
校园中的人物、景物摄影范本.docx
7页校园中的人物、景物摄影 校园中的人物、景物摄影 要想说明白拍摄校园摄影作品的拍摄技巧与内涵,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校园摄影”摄影作品可以按照被拍摄对象进行分类,例如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建筑摄影等,也可以按照摄影手段来分类,例如常规摄影、显微摄影、移轴摄影等,当然也可以按照事件来进行分类,例如新闻摄影、体育摄影等(当然,新闻、体育本身也是摄影对象,但这些对象不是实在的)校园摄影以“校园”作为主题,拍摄对象应当落实到校园中的人、景、事上,拍摄手法则不拘一格校园摄影应当表现校园生活,突出校园特色,展现校园精神;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作品,即使是在校园里拍摄的,也不应被认为是校园摄影作品 大学是知识的天堂,也是思想的圣地,因而大学中的校园摄影更应该着重于展现大学的精神另一方面,拍摄的对象必须在校园内,这就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拍摄的内容,这就要求优秀的校园摄影突出新意下面将分别讨论以人和景作为拍摄对象时的拍摄技巧与内涵,并浅谈如何通过对校园中的人和景的摄影展现大学的精神 一、校园中的人 校园中的人是由不同身份的人所组成的校园内除了教师和学生,还有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性岗位的人员、退休教师、校友、游客等其他身份的人。
而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摄影的主题的莫过于拍摄教师与学生 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与科研,如果要拍摄教师,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必然也跟教学或科研有关这一类作品容易出现“摆拍”的现象,原因是拍照片的人陷入认识的误区,以为非手持粉笔或在研究生的簇拥中指向一个实验仪器不能体现教学或科研其实,摄影虽然是静止的艺术,但优秀的作品每每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到其动感,猜测出人物的动作例如在课堂中用“抓拍”的方法拍摄教师的动作表情,可以很好地表现教师在课堂上神采奕奕的风貌,间接体现教师的学识和精神状态关于科研的摄影,可以拍摄获取成果之后的喜悦,可以拍摄思考时的神情,甚至可以拍摄紧张的实验间隙中教师的休息,这样就能够获得有新意的摄影作品 例如这一张关于杨振宁先生的摄影作品(南 都周刊,刘浚摄),虽然未必是在校园中拍摄的, 但可以作为一个例子熟悉杨振宁先生的人知道 杨先生经常做出照片中的这个手势,因而这是一 幅有特点的照片,而不是随意的生活摄影作品 中的杨先生面色沉稳,坚定的目光看向作品之外, 仿佛在与他人探讨问题;他脸上的皱纹和斑点诉 说着他的高龄,更让人联想到杨先生老有所为, 关心科学事业、关心学生的精神。
这张照片展现 了杨先生作为学术大师的风貌 以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摄影,内容和方法可谓 五花八门,这里只能讨论以突出人物为主的校园 摄影其实此时摄影的需求与一般的人物摄影并无二致,都是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这种特点可以是人物的动作、表情或衣着校园摄影要突出学生的身份,而考虑到学生缺乏表演天赋,为了突出真实感,还是应该采用抓拍的方法如果着重于 创造力和艺术性,可以在画面中安排一些精心选择的装饰道具,例如书本、笔等,或以宿舍、教室等具有鲜明的校园特征的景物作为背景我认为,属于校园摄影的作品,应该体现出学生积极向上、勤奋求学、活泼开朗的特点学生也有迷惘、懒惰的一面,表现这些方面固然可以获得有新意且有启发意义的作品,但这样的作品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校园摄影的范畴,因为它们不符合观念中的校园所应当具有的特点 例如这一张《清晨的作画者》(清华大学 机械工程系,李彦达摄),画面中一个年轻 人坐在图书馆前作画,从他的衣着可以看出 他是一名青年学生这张作品选择图书馆作 为背景,具有鲜明的校园特征;通过作画这 一动作,表现了大学生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 最妙的是,光线从人物前方照过来,在人物 身形外产生半圈亮光,恰好勾勒出人物的轮 廓,从而使人物处于突出的位置,这就让观者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物身上。
二、校园中的景 每一座校园都必然有其独一无二的景物,一类景物是各种建筑,如别具特色的教学楼、图书馆、纪念碑;另一类景物是非建筑的景色,如河流、湖泊、小山或操场、道路以这些景物作为拍摄对象,作品既是校园摄影作品,也是建筑或风景摄影作品 相对而言,建筑物是精心设计的,甚至说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而可以通过建筑物区分大学但如果只是单纯的表现建筑物,尤其是一些实用主义造型的建筑物,那么就失去了校园的特色;为了体现校园特色,作品中就不应当只有建筑:可以在作品中包含少量的人物,他们给建筑带来校园气息;也可以通过拍摄建筑物上斑驳的墙体或有爬墙虎的墙体,体现建筑年代之久远,间接体现校园的文化积淀(不过此类照片较多,难以拍出新意);也可以通过寻找极具特色的视角,拍摄出非常新鲜的照片 例如这一张《天圆地方·人文馆》(清华 大学自动化系,宋天瑜摄),视角新颖,布 局独特,画面对称,让人眼前一亮摄影者 从高处俯拍人文图书馆,以人文图书馆地下 的方块为中心,周围的一圈书架如辐射状, 而二、三楼的边缘又体现出圆的弧度,契合 了“天圆地方”的主题,表现出了大学作为 知识的中心所具有的崇高地位,让人对大学 的精神心生敬畏。
当然,一处具有特色的景物,首次拍摄 得到的作品非常新奇,但如果再去拍摄,就 不容易有所突破解决的办法可以是改变光 线的强弱对比,改变对焦的位置,改变画面 布局等等 与此相反,校园非建筑景物的拍摄不容易体现校园特色这更需要发挥摄影师主观的创造能力,有意识地对画面进行布局例如下面左图《2022-04-20》(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魏铭摄),虽然照片色彩明快(彩色照片中是粉红色的花和嫩黄嫩绿色的叶),从技巧上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在体现“校园”这一主题方面做得不够,原因就是在画面中我们没有看到与校园有直接关系的人或景画面左边有一个骑车的人,焦点没有落在他身上,使他只剩下模糊的身影,而看不出他的身份,也就失去了校园的特点如果摄影师 能够进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画面左边安排 手牵手的情侣,或是安排右图《男生的浪漫 梦想》(清华大学电子系,王健摄)中的情 侣,让观者能够意识到他们是校园的主人, 那么摄影作品就带上了校园的气息,更是借 着大好春光衬托美好的青春年华,在艺术性 和思想性上都有所升华。
总而言之,校园摄影在内容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一幅优秀的校园摄影作品应当通过表现校园生活,达到突出校园特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展现校园精神;校园摄影的内涵又是宽泛的,因为校园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摄影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技巧套路,需要的是摄影师的艺术表现能力为此摄影师应当追求创新,在拍摄中关注能够体现大学特色的细节,烘托大学思想的人、景、事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和创造美的意识,我们就能够在校园中找到富有校园生活情趣的画面,凝固在摄影作品中,获得校园摄影的佳作 补充: 雨中光线阴暗柔和,景色笼罩在雾气中,别有 一番情趣右图就是一幅优秀的校园摄影作品(清 华大学崔彧摄),表现了下课之后校园主干道的拥 堵在原作中,青翠的行道树、色彩斑斓的雨伞、 密集的人流、伸向远方的焦点,重叠堆砌,就像乐 章一样回环反复,唱出年轻学子追求知识、追求进 步的青春之歌它是如此真实地再现了生活,让人 身临其境,引发观者强烈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