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2695019
  • 上传时间:2018-06-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15.63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中国经营报》:我国城镇化率水平每提高 1 个百分点, 就要有 1000 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对城市管理带来的挑战有哪些? 赵世洪: 快速城镇化给城市带来的挑战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包括城市的治安、环境、城市配套等 结合廊坊实际,我认为比较核心的挑战是对城市配套水平和城 市管理能力的挑战对城市配套水平的挑战 人 口大量进入城市导致城市资源不足,既对城市硬件设施提出挑战,也对民生保障水平提出挑战,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 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城市的交通压力、 入学难、就医难等等廊坊为适应快速城镇化的需 要,加强对公共性、基础性设施的投资 几年时间里,先后建设了万达广场、龙河中心区、银河新区等大型设施,提高了城市承载力 把修缮下水道作为政府良心工程, 过去 5 年投资 100 多亿元用于地下设施建设 同时,我们每年集中财力解决一批百姓急需、 个人和 家庭难以承担、 市场机制又无法有效解决的民生难题, 提高城市民生保障水平 仅去年市级财政就投入 26.3 亿元,实施了就业、住 房、医疗、教育、饮水等十大民生工程 市区新改扩建 10 所中小学,班容量在全省率先达标 新上100 辆智能公交,实现城区智能公 交全覆盖。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县级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另外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挑战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很多城市出现了城市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的问题,存在社会治安乱、公 共设施无人维护等情况廊坊把精良管理体现到城 市发展的全过程,用高科技手段将管理延伸到城市发展的神经末梢 廊坊是河北第一个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城市 我们实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把整个市区划分为 228 个万米单元网格, 每个网格都有自己的数字信息和相关负 责单位 系统建成后,城管问题的平均处理时间由原来的一周左右缩短到 12 小时以内, 每周的问题处理量相当于原来半年 的处理量《 中国经营报》: 当前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城镇化都比较 简单粗暴,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建设新城, 但这些新城很容易变成鬼城,不考虑市场需求,不考虑产业支撑,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有质量 的新型城镇化?赵世洪: 有个顶层设计十分必要 有些困难又是中下层无法解决的,需要顶层推动 廊坊在推 进城镇化过程中, 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第一是制定覆盖全市域的高端城市发展规划 廊坊历届市委、 市政府始终重视规划的指引作用, 无论是在城市建设、 产业定位、空间布局等宏观举措中,还是水系、园林等微观工作上,都坚持 规划先行。

      规划一旦形成,则具备法律效力,任何单位、任何人都必须遵照执行 我们聘请美国 HOK公司制定的城市总规划提升方案,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奖,在世博会上被誉为 “ 廊坊案例” 第二是抓好老城建设使最广大的原住民受益 与改造老城相 比, 建设新城涉及的拆迁等问题更少,更容易操作,也更能看到成果和变化 这是有些城市选择建新城而不改老城的原因 廊坊市委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坚持 “ 缓在新区摊大饼,先下笨功改老城”,让最广大的原住民受益 从 2008 年起, 我们实施了老城区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 拆迁面积相当于市区建成区面积的 24% 为了给发展腾出空间, 对市委市政 府原办公地进行了拆迁, 廊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建成开 业 同时,苏宁广场、火车站南北广场等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目前, 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在主城区拔地而起, 廊坊日益彰显出现代城市气息 第三是积极推进产城共建防止城市空心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决避免把城镇化变成盖房 子、搞房地产,应做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 我们瞄准 “ 生态、智能、休闲、商务”的城市定位,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引进 了万达广场等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建设了龙抬头、凤回首”的环城水系,瑞龙园、丹凤园、 自然公园西扩等城市园 林, 城市更具吸引力、 更具承载力。

      华为、富士康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先下 “ 笨功”改老城2013.3.4中国经营报CHINA?BUSINESS?JOURNAL编辑 / 李正豪美编 / 纪翊实习校对 / 刘珊珊lizhenghao@???622006220@.com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文 / 金碚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也是中国当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的重点之一 只有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推进城镇化进程, 才能有效解决制约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问 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报记者 周丽敏 廊坊报道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既代表国 家意志也代表党的意志, 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表现出了 积极主动的态度不过,在尚未出台顶层指导方案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均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实施城 镇化在一些城市,盲目 “ 造城”现象十分普遍, 新型城镇化该如何 有质量地推进, “ 新”在哪里?为此我们特邀一直比较注重产城融合建设的河北廊坊市委书记赵世 洪, 从一个地方官员的角度诠释新型城镇化一般意义的城镇化是指由于人类基本生存方式———劳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所导致的农 村居民不断集聚而形成的市民居住点。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 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和消费;城镇化就是为集聚化生存的 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提供适宜条件的过程 与分散于农村 的生产和消费相比,集聚于城镇 的生产和消费不仅数量更大,质量更高,而且具有极大的创新倾 向和进步能力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将近二三百年的工业化时期,就 是人类生存方式发生最大变迁的阶段 进入工业化时期,工业 发展促进成百上千座城镇的崛起, 城镇的发展又对工业和人 口进一步集聚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城市工业成为最具竞争 力的产业, 大多数科学发明都是以工业和城镇为载体, 运用 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总之,工业化是人类生存方 式的一次伟大革命, 城镇化同其如影随形 工业化创造了城镇化的物质基础, 城镇化提高 了产业的竞争力 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推动人类发展进入最辉煌的时代, 创造的财富超过 以往数千年的总和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 是相辅相成、 相互推动的 工 业创造了城市( 或者将以往的“ 消费城市” 转变为“ 生产城 市”),城市聚集了工业,创造了财富 在此过程中, 产业发 展、 园区开发和城市建设,成为各地区大多数城市共同的经济发展路径 招商引资、 农民 进城、工业强市、新城崛起、老城改造, 成为大多数地区相似 的时代故事。

      农民进城务工不仅为城市 工业输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成为农村家庭脱贫致富最有效的 方式和途径之一 可以说,工业 化和城镇化彻底改变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城镇化和工业化如影随形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城镇化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造, 工业化和城镇化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世界地理的面貌 这是人类理性的伟大实现, 也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创造出来的 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成就 但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人类也可能迷失方向, 偏离城镇化本应向往的以人 为本方向,而走向歧路,产生异化现象 例如,产城发展变得结构失衡 产业和城镇的盲目发展可能会破坏工业 化与城镇化的协同关系: 或者是城镇没有产业支撑,居民难以就业,成 为 “ 穷城” “ 睡城” “ 空城”;或者是进 驻企业因为没有高质量城镇化基础的支撑,而难有长期竞争力,表现为 工业生产貌似繁荣、粗放增长,但却 留不住人才,产业既不能扎根于此,也无力攀登技术制高点; 再或者是 城镇的包容性差, 边缘人口长期无 法融入,利益矛盾突出 总之,产业 和城镇似乎在发展, 但是结构和质量均处于低水平 这样低质量的城 镇化往往导致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实现集聚却变得很不便利 人口向城镇的集中原本是为了便于生 产和生活, 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但是,无序的人口集聚和城镇的 管理不善却使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不便利 生活成本提高过快,生产服务 和生活服务供应不足,且水平低下, 城市内部以及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不畅 生产和生活充斥着无尽的麻烦, 居民感觉办事难、 出行 难、就医难、处处难 规避风险却变得危情四伏 人 口进入城镇原本是为了减少灾难和风险, “ 城” 的本意就是对人和财产的护卫和防止祸害冲击 但是,由于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不善, 却使城市生活的安全缺乏保障, 反而成为高风险地区 例如犯罪、车祸、工伤、火 险、环境污染、疾病传染、安全事故以及饮食不卫生、群体性事件等,居 民感觉生活在高度风险的环境中,农村居民进城更觉缺乏安全感 吸纳人口却变得阻碍融合 城镇化原本是一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 城镇具有吸纳更多人口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但也可能由于 种种物质上和制度上的缺陷, 城镇化却反而阻碍了社会一体化, 导致 人口社会性分裂和城乡差距扩大, 等级压抑、制度歧视、贫富不均现象严重, 由于公平公正的缺失而引发 民众不满创造财富却变得失去幸福。

      工业 化和城镇化原本是人类创造财富的伟大创举,但是,低质量的城镇生活却并 没有让更多的居民更加幸福,甚至反而感觉不如乡村生活,尽管那里没有城市 的繁华,但也不像城市生活那样使人抑郁、焦虑甚至愤懑 城镇化是喜剧还是悲剧? 完全取决于是否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农 业转移人口进城寻梦, 最终的结果是 实现市民化梦想, 还是陷于被边缘化的窘境, 也取决于城镇化能否坚持以 人为本的原则和政策取向以人为本是城镇化成败关键城镇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性构建,向城镇集聚是现代人类的向往因为,城镇可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集聚地, 而且能够以其强大的 经济实力和社会政治影响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统筹的 “ 两型”社会 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这一性质, 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 化道路城镇居民基本活动的空间状态是劳作、休闲、居住和通行 所以 城镇化必须给居民提供更适宜的创业就业条件、 休闲文化场所、居 住房屋环境以及人车交通便利,为此,需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 设, 包括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劳、闲、住、行提供公共产品的供应 保障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周期性 的,在其幼年、青年、壮年、老年 的生命周期中,对于劳、闲、住、行的生存空间需要是不尽相同 的。

      特别是人类还有不可回避的弱点:生、老、病、死 所以城镇化 的实质应是为满足居民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物质、精神和空间 需要提供更完备的条件:哪些由居民家庭自己解决,哪些由企业或者非营利机构解决,哪些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建立的公共服务系统解决? 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有系统的规划安排、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人类具有长久记忆的需要, 城镇是人类文明记忆集结之地每一座城镇都有其历史、 现状和未来, 并形成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构成人类文明进程的历 史年轮 因此,城镇的历史遗迹、文化博物、标志性建筑等,都是最宝贵的人类财富和永久记忆 毁 坏城镇的历史年轮, 就是消灭人类的文明记忆 所以,城镇化应成 为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具文化建树的创造过程, 而决不能成为损毁 文明记忆的历史遗忘过程 人类惧怕遗忘,遗忘是最大的不幸! 当前, 许多城市都在努力创建 “ 幸福城市”,幸福城市必定是 以人为本的城市 城镇化进程实质上就是让更多居民成为享受幸 福生活的市民的过程, 即不仅城 镇市民更加幸福, 而且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后也能获得同样的幸福感受, 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新型 城镇化的最终体现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增进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精髓“ 新型城镇化是让各类人群过上幸福生活”访河北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 中国经营报》:近 30 年来,我们 对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等词语一直都不陌生。

      上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 代, 中国大地上甚至刮过小城镇热,近几年也出现过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但为什么此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