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外国语大学朝鲜语专业.pdf
9页西安外国语大学朝鲜语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基本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2.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3. 掌握本专业外的一门外国语,该外语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 能阅读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运用该语种写作论文摘要4.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及其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二、 研究方向朝鲜语语言学三、 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前两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习、论文准备,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第三年用于调研、论文写作及答辩等。
四、 培养方式与方法采取理论学习、 参加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 学科集体培养和学生自学钻研相结合, 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应努力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五、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研究生课程分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为学位课程 本专业各个研究方向除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之外,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另设一些专业选修课程1.研究生毕业学分为33 学分课程实行学分制,各门课程均按授课时数确定学分;专业 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原则上为每学期每周2 学时为 2 学分政治课为1.5 学分,二外课为2 学分2.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1) 公共必修课: 7 学分(政治课和二外课)2) 专业基础课: 10 学分3) 专业必修课: 8 学分4) 专业选修课: 8 学分3.社会实践及学术报告的学分分配1)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取学分2 个2)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 次的学术报告活动,并获取学分1 个六、 各研究方向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朝鲜语语言学研究方向:基础课:一般语言学理论韩国语与韩国文化对比语言学基础朝鲜语语法古代朝鲜语必修课:朝鲜语语法学朝鲜语词汇学朝鲜语语音学朝鲜语语义学选修课:文学作品赏析现代汉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七、 课程考核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均进行考核。
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 读书报告或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 可闭卷, 也可开卷, 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期末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一至两周内进行考核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计分,70 分以上为合格八、 调查研究和教学、科研实践硕士生在学期间要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应利用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究; 可根据培养的需要外出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第 3 年可外出调研一次在学期间应在国家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至少1 篇论文,应参加累计不少于80 小时的“三助”工作,工作结束时由所在单位(或导师)写出评语,交研究生部存档九、 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研究生修满学分后, 即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并拟定提纲,在此基础上外出调研, 收集资料、 研究问题、请教专家,然后对提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并着手撰写论文初稿初稿完成后送指导教师审阅并根据其意见修改定稿申请答辩的研究生必须参加资格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如考核未通过, 可于下一年再参加一次考核,但费用自理第二次考核如仍通不过,则取消参加答辩的资格,只发给肄业证书朝鲜语语言学研究方向教学计划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与周学时1 2 3 4 公共必修课政治72 3 2 2 外语144 4 4 4 小计216 7 专业基础课一般语言学理论36 2 2 韩国语与韩国文化36 2 2 古代朝鲜语36 2 2 对比语言学36 2 2 基础朝鲜语语法36 2 2 小计180 10 专业必修课朝鲜语词汇学36 2 2 韩国语语音学36 2 2 朝鲜语语法学36 2 2 朝鲜语语义学36 2 2 小计144 8 专业选修课韩国文学作品赏析36 2 2 现代汉语36 2 2 翻译理论与实践36 2 2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6 2 2 社会应用语言学36 2 2 小计144 8 总计684 33 朝鲜语语言学专业主要课程描述一般语言学理论教学内容和目的: 本课程以语言学为研究对象, 对朝鲜语进行多角度、 全方位的研究, 在阐明 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朝鲜语的演变历程, 掌握朝 鲜语内部规律, 为语言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朝鲜语的能 力。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语言学简介及语言的社会功能、朝鲜语的结构及演变规 律、朝鲜语语音学、朝鲜语语法学、朝鲜语词汇学、朝鲜语体系归属、朝鲜语与 朝鲜文化的关系等 主要参考书目:1. 廉光虎主编《语言学概论》第一版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8 年2. 南基心《语言学概论》韩国塔出版社 1997 年版 3. 岑运强《语言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4. 李基文著《国语学概说》,太学社 2006 (韩文)5. 李益燮 等, 《韩国的语言》 , 新旧文化社 , 2001 (韩文)韩国语与韩国文化教学内容和目的: 语言学习与其所在的社会及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韩国语与韩国文化》 旨在让学生了解语言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韩国语与其固有的历史文化之间 的不可割舍的纽带渊源 同时通过中韩两国语言及文化的比较考察两国人的思维 方式的异同, 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和交流文化比较的主要内容包括中韩两 国的地理和季节的比较, 中韩两国人的衣食住生活方式的比较,中韩两国历史传 统文化的渊源阐述及中韩两国人的思维方式比较,两国语言生活的比较等主要参考书目: 1. 李承载,李趾扬《韩国语与韩国文化》 ,新文社, 1999年 2. 刘守华《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2年 3. 金毅《中国文化概论》(上下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4.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 , 1988年 5.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 ,首都师大出版社 ,1999 年版 6.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4年 7.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商务印书馆 ,1994 年 8. 南基心《现代国语通史论》 ,太学社, 2001年(韩文) 9. 李善伊《韩国现代文化》 ,韩国文化社, 2007年(韩文)10. 李基文《国语学概说》 ,太学社, 2006(韩文)对比语言学教学内容和目的: 《对比语音学》主要包括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定义、发展与现状、研究范围与 对象、基本理论与方法、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及中介语理论、对比语言学在外语 教学中的应用。
着重从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篇章、修辞等方面,对 语言的异同进行对比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基本理论,掌握语言对比的基本研 究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进行语言微观对比研究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在外语教学 中应用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实际能力主要参考书目: 1. 赵永新《语言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5年 2. 张起旺、王顺洪《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3. 麦基 《语言教学分析》(王得杏译),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 4. 严学宭 《中国对比语言学浅说》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5年 5. 周小兵 《第二语言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朝鲜语词汇学教学内容和目的: 《朝鲜语词汇学》旨在学生能够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了解韩国语词汇学这 一领域的一些词汇学理论, 能够运用词汇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词汇学习中的一些 问题 其内容主要包括词的定义,词是形态的、句法的、语义的具体特征的结合;词义 分析,即从概念意义、 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3 个方面分析词汇; 词的构成及分类; 词汇的来源;词语搭配的色彩意义;熟语的结构特征及来源;四字成语的结构、 功能、语义及释义特征;方言、新语、流行语的分类及构成;修辞色彩和修辞方 法及文体特征;南北语言比较等。
主要参考书目: 1. 张寿康《构词法和构形法》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年 3. 郭良夫《词汇》,商务印书馆, 1985年 4.周荐, 《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5. 宋元勇, , 太学社 , 2005 (韩文) 6. 金光海 , , 集文堂 , 2004 (韩文) 7.沈在其 , , 集文堂 , 2000 (韩文)朝鲜语语法学教学内容和目的: 本课程以朝鲜语的词法与句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朝鲜语语法学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的学习, 深入研究语法形式及意义并探求它们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从而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 从理论的高度看待语法现象的能力语法学既要研究词 法,又要研究句法,既要研究静态的结构,又要研究动态的变换;还要从理论上 研究语法与语义的种种关系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词的分类、 结构及特 殊词类的用法; 词在句子中的形态变化; 句子中各个词或词组之间的关系;句子 成分;句子的结构规律及句子的种类等另外随着语言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本 课程也包括中朝语法比较的相关内容 考虑到从本科阶段的学习语法到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语法之间的跨度之大,又 考虑到语法乃是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故将本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学习, 即基础 课阶段的《基础朝鲜语语法》和必修课阶段的《朝鲜语语法学》,基础阶段主要 以学校语法为主, 即学习已获得公认的语法准则,必修课阶段为研究阶段, 即实 际的语料库资料中去发现语法,去研究语法。
主要参考书目: 1. 韦东升、许东振主编,《新编韩国语实用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年 2. 林从纲、任晓丽主编,《韩国语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 许维翰主编,《现代韩国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4. 李官究 , 《学校语法论》 , 月印出版社 , 1999 (韩文) 5. 徐正秀 , 《国语语法》 ,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 1996 6. 林志龙 等, 《学校语法与语法教育》 , 博而精 , 2005 (韩文) 7. 南基心 , 高永根 , 《标准国语语法论》 , 塔出版社 , 2003 (韩文)朝鲜语语音学教学内容和目的: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的发音机制, 语音特性和 在言谈中的变化规律 本课程以朝鲜语语音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朝鲜语的发音特 点及语音特性的习得, 指导非母语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朝鲜语拼读及拼写方法,从 而顺利达到交流的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包括: 语音学的定义及分类、 语 音的发音机制、 朝鲜语的元音辅音及其分类、发音器官的构造及特征、 语音的变 化、语句的声调变化及节奏、音韵变化、超音段音位等。
主要参考书目:1. 林焘 王理嘉 著《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2. 朱晓农《语音学》商务印书馆 2010 3. 徐正秀 , 《国语文法》 ,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 1996 朝鲜语语义学教学内容和目的: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研究蕴涵于语言的各种表层现象之下的内部的意义组成本课程也将通过语言对比的方式,研究同一语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是否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同一表达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是否有不同的意义等具体言之,则是通过比较分析中韩语言中的惯用语,谚语,隐喻等各种表达形式下蕴含的深层语义的异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把握韩国语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