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中学高三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7页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中学高三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x,y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8,则a+ b的最小值为A. 2 B. 4 C. 6 D. 8参考答案:B略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 B.“若,则”的逆命题为真命题.C.,使成立. D.“若,则”是真命题.参考答案:D对于A. “若,则”的否命题是“若,则”,故A错误;对于B.“若,则”的逆命题为“若,则”,当时, ,故B错误;对于C.因为,所以C错误;对于D.“若,则”是真命题,故选D.3. 设命题,,则为( )A. , B. , C. , D. ,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的知识直接选出正确选项.【详解】原命题是全称命题,其否定为特称命题,B,D选项是特称命题,注意到要否定结论,故D选项符合.所以本小题选D.【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属于基础题.4. (5分)(2015?万州区模拟)设复数z=(a∈R,i为虚数单位),若z为纯虚数,则a=( ) A. ﹣1 B. 0 C. 1 D. 2参考答案:【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 根据复数的基本运算,即可得到结论.【解答】: z===,若z为纯虚数,则且,解a=1,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有关概念,利用复数的基本运算先化简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 设,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为双曲线的左顶点,以为直径的圆交双曲线某条渐近线于、两点,且满足:,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D.参考答案:A略6. 若集合 , ,则集合 不可能是( )A. B. C. D. 参考答案:C7. 若是函数的极值点,则的极小值为( )A.-1 B. C. D.1参考答案:A∵函数∴∵是函数的极值点∴,即∴∴令,得,即在内为减函数令,得或,即在和内为增函数∴当时,取得极小值为故选A8.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参考答案:C9. 函数为奇函数,且在上为减函数的值可以是( )A. B. C. D.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首先将函数化简为;然后根据函数为奇函数可得:,即;再根据函数在上为减函数知,.显然令知,值可以是.故应选D.考点:函数的奇偶性;三角函数的单调性.10. 已知函数f(x)=asinx﹣bcosx(其中a,b为正实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且?x1,x2∈R,且x1≠x2,f(x1)f(x2)≤4恒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不等式f(x1)f(x2)≤4取到等号时|x1﹣x2|的最小值为2πC.函数f(x)的图象一个对称中心为 D.函数f(x)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参考答案:B【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利用函数的对称轴,判断A的正误;利用函数的最值,判断B的正误;通过函数的周期以及对称性判断C的正误;利用对称轴以及周期判断D的正误;【解答】解:对于A,函数f(x)=asinx﹣bcosx(其中a,b为正实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可得,显然A不正确.对于B,?x1,x2∈R,且x1≠x2,f(x1)f(x2)≤4恒成立,说明函数最大值为2,不等式f(x1)f(x2)≤4取到等号时|x1﹣x2|的最小值为2π,满足题意.对于C,函数f(x)=asinx﹣bcosx(其中a,b为正实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周期为2π,函数f(x)的图象一个对称中心为,不是,所以C不正确;对于D,函数f(x)=asinx﹣bcosx(其中a,b为正实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x=﹣函数取得最小值,x=,函数取得最大值,函数f(x)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是不正确的.故选:B.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60,,则 .参考答案: 12. 设,则函数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 .参考答案:,略13. 直线x+y+1=0的倾斜角是 . 参考答案:14. 设命题:实数满足,其中;命题:实数满足且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4]略15. 已知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该图象的两个端点, 点满足,(其中,为轴上的单位向量),若 (为常数)在区间上恒成立,则称在区间上具有 “级线性逼近”.现有函数:①;②;③;④.则在区间上具有“级线性逼近”的函数的是 (填写符合题意的所有序号).参考答案:①②③16. 设等差数列{an}前n项和Sn,a3+a8+a13=C,a4+a14=2C,其中C<0,则Sn在n等于 时取到最大值.参考答案:7【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函数思想;综合法;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题意可得通项公式,可得前7项为正数,从第8项开始为负数,可得结论.【解答】解:由题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3+a8+a13=3a8=C,a4+a14=2a9=2C,∴a8=,a9=C,∴公差d=,∴a1=﹣7=﹣,∴an=﹣+(n﹣1)=C(2n﹣15),令an=C(2n﹣15)≤0可得2n﹣15≥0,解得n≥∴递减的等差数列{an}前7项为正数,从第8项开始为负数,∴当n=7时,Sn取最大值.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从数列项的正负入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17. .我们把焦点相同,且离心率互为倒数的椭圆和双曲线称为一对“相关曲线”,己知 是一对相关曲线的焦点,P是它们在第一象限的交点,当 ,则这一对相 关曲线中椭圆的离心率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如图,在四棱锥A﹣BCED中,AD⊥底面BCED,BD⊥DE,∠DBC=∠BCE═60,BD=2CE.(1)若F是AD的中点,求证:EF∥平面ABC;(2)若AD=DE,求BE与平面ACE所成角的正弦值.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分析】(1)取DB中点G,连结EG、FG.证面EGF∥平面ABC,即可得EF∥平面ABC.(2)以点D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xyz,则A(0,0,),E(0,,0),B(2,0,0),C(,,0).求出平面ACE的法向量即可【解答】证明:(1)取DB中点G,连结EG、FG.∵F是AD的中点,∴FG∥AB.∵BD=2CE,∴BG=CE.∵∠DBC=∠BCE∴E、G到直线BC的距离相等,则BG∥CB,∵EG∩FG=G∴面EGF∥平面ABC,则EF∥平面ABC.解:(2)以点D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D﹣xyz,设EC=1,则DB=2,取BC中点C,则EG∥BC,∴BC=3,∵AD=DE,则A(0,0,),E(0,,0),B(2,0,0),C(,,0).,.设平面ACE的法向量,,令y=1,则,|cos|=.∴BE与平面AC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9. 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衡量,并依据质量指标值划分等级如表:质量指标值mm<185185≤m<205M≥205等级三等品二等品一等品从某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中抽取200件,检测后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根据以上抽样调查的数据,能否认为该企业生产这种产品符合“一、二等品至少要占到全部产品的92%的规定”?(2)在样本中,按产品等级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8件,再从这8件产品中随机抽取4件,求抽取的4件产品中,一、二、三等品都有的概率;(3)该企业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开展了“质量提升月”活动,活动后再抽样检测,产品质量指标值X近似满足X~N,则“质量提升月”活动后的质量指标值的均值比活动前大约提升了多少?参考答案:【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1)根据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一、二等品所占比例的估计值,判断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是否符合“一、二等品至少要占到全部产品的92%的规定”;(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一、二、三等品的频率值,计算样本中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的件数,求出从这8件产品中随机抽取4件,一、二、三等品都有的情形,计算所求的概率值;(3)计算“质量提升月”活动前、后产品质量指标值的均值,比较得出结论.【解答】解:(1)根据抽样调查数据,一、二等品所占比例的估计值为0.200+0.300+0.260+0.090+0.025=0.875,由于该估计值小于0.92,故不能认为该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符合“一、二等品至少要占到全部产品的92%的规定”;(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一、二、三等品的频率分别为0.375、0.5和0.125,故在样本中,一等品3件,二等品4件,三等品1件;再从这8件产品中随机抽取4件,一、二、三等品都有的情形有2种,①一等品2件,二等品1件,三等品1件;②一等品1件,二等品2件,三等品1件,故所求的概率为P==;(3)“质量提升月”活动前,该企业这种产品的质量指标值的均值约为1700.025+1800.1+1900.2+2000.3+2100.26+2200.09+2300.025=200.4;“质量提升月”活动后,产品质量指标值X近似满足X~N,则数学期望E(X)=218;所以“质量提升月”活动后的质量指标值的均值比活动前大约提升了218﹣200.4=17.6.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在x=2处取得极值为c-16.(1)求a,b的值;(2)若f(x)有极大值28,求f(x)在[-3,3]上的最小值.参考答案:解 (1)因f(x)=ax3+bx+c,故f′(x)=3ax2+b,由于f(x)在点x=2处取得极值c-16,故有即化简得解得 …………..6分(2)由(1)知f(x)=x3-12x+c,f′(x)=3x2-12.令f′(x)=0,得x=-2或2,当x∈(-∞,-2)时,f′(x)>0,故f(x)在(-∞,-2)上为增函数;当x∈(-2,2)时,f′(x)<0,故f(x)在(-2,2)上为减函数;当x∈(2,+∞)时,f′(x)>0,故f(x)在(2,+∞)上为增函数.由此可知f(x)在x=-2处取得极大值f(-2)=16+c,f(x)在x=2处取得极小值f(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