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首乌的栽培技术.doc
5页何首乌的栽培技术2009级中药学本科 @@ 学号 @@@@@@摘要 本文主要从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农残控制等方面总结了何首乌的栽培技术关键词 何首乌 栽培 繁殖 采收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 summary about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s cultivation technique.It involved choosing and preparing land、reproductive methods、field management 、pest prevention and cure and pesticide residue.Key words: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 cultivation; produce;recovery 何首乌,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根细长,末端成肥大的块根,外表红褐色至暗褐色植物的块根、藤茎及叶均可供药用,中药名分别为:何首乌、夜交藤、何首乌叶。
中药何首乌有生首乌与制首乌之分:生首乌功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主要化学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蒽醌、大黄素甲醚等等主产于河南、湖北、贵州、四川、江苏、广西等地区1 生态环境和生长发育特性1.1 生态环境野生于灌木丛、 丘陵 、 坡地等向阳或半荫蔽处 ,适应性强,喜温暖和潮湿气候 喜生长在排水良好 、结构疏松、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土壤,黏士中生长不良[1]1.2 生长发育特性 何首乌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率为64%,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降低,贮藏三年以上的种子不再发芽何首乌分蘖和分枝力强,茎腾节间能生不定根3月中旬播种的何首乌,在4—6月间,其地上茎腾生长较迅速,此期间,地下根亦逐渐膨大形成块根,而同期用茎腾扦插的何首乌,当年只在茎上张根,其中有1—5条较粗的根每次年3—6月才能逐渐膨大形成块根不论是春季播种还是扦插繁殖,均能在当年开花结实据记载,何首乌地上部分长势的优劣与地下根块的多少和大小成正相关何首乌3月上、中旬出苗,8月开花,9—10月熟果,11月中、下旬枯萎,年生育期255天左右[2]2 栽培技术2.1 选地整地种植何首乌可选择林缘、沟边、山坡等地。
种前深翻土地,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或堆肥作基肥,耙平如采用分根繁殖,一般不做畦采用种子或扦插繁殖者,可按地长做成宽100~130cm的平畦,畦问留33cm宽的排水沟[3]2.2 繁殖方法何首乌的繁殖方法比较多有种子、压条、扦插和根茎繁殖一般用扦插繁殖比较多,不仅成活率高,而且产量大,品质好2.2.1 种子繁殖 播种期4上旬,播前作好苗床,按行距2O厘米开沟条播,沟深3~ 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 ,薄覆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略加填压,盖草一层 播后保持土壤湿润1O~2O天出苗,苗高10~l3厘米即可定植,每亩用种量1一1.5 千克 2.2.2 压条繁殖可用波状条法,即在植株生长旺盛季节,选近地面的健壮枝条连续弯曲成波形 ,然后将其着地部分埋在土中,深3厘米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待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分别剪断定植2.2.3 扦插繁殖生根快、成活率高,种植年限短,结块多,故生产上常用此种方法繁殖6—7月雨季扦插选生长旺盛、健壮的枝条剪成长18—24cm的插条每根插条上必须有二个以上的节,上面一节留下叶片,其余均摘掉叶片接行距30—50cm,株距20—25cm挖坑,每坑内插2—3根插条,斜插,深度为厘米,不要倒插,埋土三分之二,上露三分之一为佳。
覆土压紧若外运、考虑到两端失水、易干燥,则需剪成30—35cm长,待种植时再剪去两端干燥部分[4]2.2.4 根茎繁殖 收获时,选带根茎 的小块根种植,或将大块根分切几块 ,立即栽种以上繁殖方法,均按行距4O厘米、株距33厘米定植每穴栽苗1—2株3 田间管理3.1 浇 水 和 排 水 移栽时需浇透定根水经常保持田间湿润利于幼苗成活苗成活后要少浇水雨天要注意排除积水 3.2 除草、追肥 生长期每年除草和追肥2~3次除草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定苗返青后追施沼液2000千克/亩或尿素10千克/亩(次)许结合中耕除草5—6月开花前每亩追施 饼肥50千克;10~11月以磷钾肥为主每亩施过磷酸钙25千克、氯化钾25千克 3.3 搭架、剪蔓、打顶 栽植苗成活茎蔓生长到30厘米时,要用树枝、竹杆或竹片等搭架,缚蔓一般在两株何首乌间插入一树枝、竹杆或竹片根部砍尖插入土中顶 部 1/3处用铁丝捆住三棵竹杆连接搭成“人” 字呈锥形架,一般每株只留1—2 条藤多余的剪除,到1米以上才保留分枝这样有利于植株下层通风透光如果生长过旺茎长到2.5米时可适当打顶大田生长每年剪5次同时抹去地上30厘米以下的叶片。
3.4 摘花 除留种株外于5~6月或8~9月摘除已现花蕾的花以免养分分散影响块根生长 3.5 培 土 每年12月底以前进行培土2~3次以增加繁殖材料促进块根生长,并结合 施肥 、除草[5]4 病虫害防治4.1 叶斑病 多发生于夏季气候潮湿和田间通风不良时在蔓茎下部叶上出现不规则形状的黄绿色病斑,后变为淡褐色,严重者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烧毁;发病初期喷1:1 :120 波尔多液,每7~ l0天1次,连续喷施2-3 次 4.2 根腐病 多发生在雨季排水不良的田间发病后根部腐烂,地上部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并在病穴及周围撒入生石灰消毒;杀确爽,亩用药30~ 50mL,用水稀释1200~1500倍液喷雾 4.3 蚜虫 夏季干旱时多见,成堆聚集在叶上吸食汁液,致使叶片变枯蜷缩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枯株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发生期每亩用15~20g森得保喷粉,喷粉使用前加入30~ 35倍的中性载体(轻质碳酸钙或滑石粉),每 7~1O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 2-3 次[6] 5 采收加工 留种子繁殖,约需2~3年采收。
插枝、压条和分块繁殖法定植2年就可以收获一般在秋末至春初,将块根挖出,剪去茎蔓,洗净泥土,切厚片晒干或烘 干,用石磨压碎或用机械粉碎即可入药剪下的茎叶晒干后捆成小把,即为中药“夜交藤”参考文献[1] 徐 强.何首乌的栽培(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1):38[2] 徐良. 中药栽培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21[3] 闫士珍.玲贵藏药何首乌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7):39[4] 阎永庆,赵军,李知才. 嵩县推广种植何首乌技术总结(J).中药材,1994(2):7[5] 李华荣 .何首乌的栽培与管理(J).农家科技,2007(10):20[6] 闫士珍.玲贵藏药何首乌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