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一轮选练练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6页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选练练题(9)及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摆球的运动情况,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C到达与A等高的B点,D,E,F是OC连线上的点,OE=DE,DF=FC,OC连线上各点均可钉钉子.每次均将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绳与钉子碰撞时机械能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若只在E点钉钉子,摆球最高可能摆到A,B连线以上的某点B.若只在D点钉钉子,摆球最高可能摆到A,B连线以下的某点C.若只在F点钉钉子,摆球最高可能摆到D点D.若只在F点以下某点钉钉子,摆球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解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在E点和D点钉钉子,摆球最高可摆到与A,B等高的位置,选项A,B错误;当在F点钉钉子时,摆球不可能摆到D点,因为摆球如果摆到D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其速度为0,可是摆球要想由C点摆到D点,在D点时必须有一定的速度,至少由重力提供向心力,选项C错误;若在F点以下钉钉子,则摆球摆到最高点时能够具有一定的速度,有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选项D 正确.2、将一横截面为扇形的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一小滑块A放在物体B上,如图所示,除了物体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之外,其余接触面的摩擦力均可忽略不计,已知物体B的质量为M、滑块A的质量为m,当整个装置静止时,滑块A与物体B接触的一面与竖直挡板之间的夹角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物体B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gB.物体B受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tan θC.滑块A与竖直挡板之间的弹力大小为D.滑块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为解析:选C.以滑块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运用合成法,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挡板对滑块A的弹力大小为N1=,C正确;物体B对滑块A的弹力大小为N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A对物体B的压力大小为,D错误;以滑块A和物体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则水平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N=(M+m)g,故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为(M+m)g,A错误;A和B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则水平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为f=N1=,B错误.3、(2018山东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木块m和M叠放在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它们始终相对静止,m、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 若m、M一起匀加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B. 若m、M一起匀速运动,一定有μ1=0,μ2≠0C. 若m、M一起匀加速运动,一定有μ1≠0,μ2=0D. 若m、M一起匀速运动,可能有μ1≠0,μ2≠0【答案】D4、(多选)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上的A点有一粒子发射源,沿半径AO方向发射出速率不同的同种粒子(粒子重力不计),垂直进入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率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B.速率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偏转角越小C.速率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D.速率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角速度越大解析:选BC.根据r=可知,速度大的粒子的运动半径较大,运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越小,在磁场中运动的偏转角越小,根据t=T,则运动时间越小.故A错误,B正确;根据qvB=ma可知,速率越大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选项C正确;据T=可知,粒子的周期和角速度与粒子的速率无关,选项D错误;故选BC.5、如图所示,某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b∶c=5∶3∶2.在此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在1,2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1;在3,4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U,通过导体的电流为I2,则I1∶I2为( C )A.9∶25 B.25∶9 C.25∶4 D.4∶25解析:在1,2两端加电压U时,R12=ρ,I1==;在3,4两端加电压U时,R34=ρ,I2==.则I1∶I2=a2∶c2=25∶4.6、关于光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德布罗意是历史上第一个实验验证了物质波存在的人D.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解析:选A.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的理论可知,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康普顿效应也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A正确;光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B错误;德布罗意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物质波的人,C错误;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实物,是一些硬的小球,是按照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子是一种不连续的,分离的粒子状的波动,这两种学说在本质上是不同的,D错误.7、(多选)如图所示的火警报警装置,R1为热敏电阻,若温度升高,则R1的阻值会急剧减小,从而引起电铃电压的增加,当电铃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铃会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可以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动势B.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降低,可以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动势C.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可以把R2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D.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降低,可以把R2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解析:选BD.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R1对应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电流会增大,电铃两端的电压会增大,而电铃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铃会响,要使电铃的电压仍为原来的值,必须适当减小电源的电动势,相反,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降低,可以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动势.故A错误,B正确.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升高,R1对应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将使电铃的电压增大,要使电铃的电压仍为原来的值,可以把R2的滑片P适当向上移,以减小R2,相反,要使报警的临界温度降低,可以把R2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8、如图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的光滑楔形滑块A上的顶端O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静止在A上。
若滑块从静止向左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a取.)A. 当a=5m/s2时,线中拉力为B. 当a=10m/s2时, 小球受的支持力为C. 当a=12m/s2时, 经过1秒钟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是6mD. 在稳定后,地面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两个物体的重力之和【来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物理试题【答案】 A【点睛】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为零时的加速度,从而判断小球是否离开斜面,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绳子的拉力二、非选择题如图所示,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ABC与足够长的粗糙轨道CD在C处平滑连接,O为圆弧轨道ABC的圆心,B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半径OA、OC与OB的夹角分别为53°和37°.将一个质量m=0.5 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A点左侧高为h=0.8 m处的P点水平抛出,恰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已知物体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物体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v0;(2)物体经过B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FN;(3)物体在轨道CD上运动的距离x.(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由平抛运动规律知:v=2gh竖直分速度vy==4 m/s初速度v0=vytan 37°=3 m/s.(2)从P点至B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有mg(h+R-Rcos 53°)=mv-mv经过B点时,由向心力公式有FN′-mg=m代入数据解得FN′=34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N=34 N.(3)因μmgcos 37°>mgsin 37°,物体沿轨道CD向上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不会下滑.从B点到上滑至最高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R(1-cos 37°)-(mgsin 37°+μmgcos 37°)x=0-mv代入数据可解得x= m≈1.09 m.答案:(1)3 m/s (2)34 N (3)1.09 m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