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物态变化总复习和练习.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9923039
  • 上传时间:2024-0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知识点梳理1、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 热; 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 热2、总结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例子右图中填出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吸放热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 ,吸热温度不变的是 、 ;放热的物态变化有 、 、 ,放热温度不变的是 二、 例题解析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1)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2)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蒸发需要吸热.(3)凝华是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4)液化是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解答:解: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正确;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错误;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的.故错误;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 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要判断发生什么物态变化要看物质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解答:解:A、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故A是错误的;BC、露和雾都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是露,附着在灰尘上形成的是雾,故BC是错误的;D、霜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D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该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搞清楚变化前后的状态.同时要解决此题也要了解一些自然现象.3.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飘渺的雾”是气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化现象D.“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D、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解答这类题我们首先要判断出生成物的状态.4.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口中呼出的“白气”B.冰冻的衣服晾干 C.玻璃上的“冰花”D.河面上的冰块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应用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B、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B正确;C、玻璃窗上有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D、河面上的冰块,是河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5.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  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热.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发生的是凝华现象;雪在熔化时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变成液态的水;故答案为:凝华,吸.点评:掌握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是凝华.冬季,房间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答案为: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三、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山间的“云海”B.树枝上的“雾凇”C.花草上的“露珠”D.房檐下的“冰凌” 2.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汽化和液化B.汽化和升华C.凝固和凝华D.凝固和熔化 4.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里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5.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拭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A.酒精熔化时吸热B.酒精液化时吸热C.酒精汽化时吸热D.酒精升华时吸热15.(2011•呼和浩特)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 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成的 D.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升华现象6.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汽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汽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C.两者均吸热D.两者均放热7.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 A.使空气液化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 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8.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9.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洒在地板上的水变干   ;(2)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   ;(3)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消失   .四、课堂小结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1、升华和凝华(1) 碘变为碘蒸气是 ,冷却后又变为碘粒是 ;(2) 冰冻的衣服干了是 ; (3) 北方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 ; (4)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 ;(5) 冬天树枝上出现“雾松”是 ;(6) 早上打霜是 ;(7) 白炽灯灯丝变细是 ;(8) 舞台上的雾景是利用干冰 吸热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雾;(9) 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 吸热,空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晶,遇暖气流 成雨水。

      2、液化和汽化(1) 雾、露的形成是 现象;(2)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腔中的 水蒸气 遇冷 而成的;(3)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 ;(4) 夏天早晨自来水管外在“冒汗”是 ;(5) 游泳上岸后觉得冷是因为 ;(6) 烧红的铁放进水里“哧”的一声见一股“白烟”上升,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7) 装冰琪淋的杯底附着一层水珠是 现象;(8)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放入空气中示数为先 后 ;对着干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示数 3.熔化和凝固(1)北方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 时 热,不致使菜窖温度过低而冻坏菜2)吃冰棒凉快是因为 五、 课后练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