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译工作方式的两种模式及其比较.doc
10页口译工作方式的两种模式及其比较口译工作方式的两种模式及其比较发布: 2008-9-05 11:27 作者: 翻译考试 来源: Internet 查看: 30 次 TAG: 口译 翻译考试 英语翻译 口译模式 1.. 口译口译的两种模式的两种模式1..1 吉尔模式吉尔模式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法国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文化语言学院高等翻译学院教授及吉尔在其著作《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式》(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一书中针对口译的工作方式提出了“同声传译的口译模式”与“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Gile,D 1995: 179)(1) SI=L M P C即: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effort) 言语传达(Speech Production)(2) Phase I: CI = L N M CPhase II: CI = Rem Read P即:连续传译(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 笔记(Note-taking)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 协调(Coordination)连续传译(第二阶段)=记忆(Rembering) 读笔记(Note-reading) 传达(Production)在上述模式中,吉尔阐述的实际上是同声传译与连续传译的口译过程。
吉尔强调在口译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并专门提出了口译的理解模式: (Gile,D 1995:80)C=KL ELK A即: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知识(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 言外知识(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分析(Analysis)1.2 厦门大学模式厦门大学模式厦门大学模式是厦门大学林郁如教授及英国西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的 Jack Lonergan 教授带领的“中英英语项目合作小组”根据吉尔的模式进一步提出的适合口译训练的模式:(林郁如 1999:xxiv)A(D CC)C(SL K)R(TL K)S PI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上述模式中,I=Interpreting (口译结果)A(D CC) 即:对语篇(discourse)与跨文化交际成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分析;C(SL K)(Comprehension in source language knowledge)即:对原语及原语言外知识的理解;S P(Skills Professional Standard)是口译过程中,口译人员遵守的职业准则与应用的口译技巧;R(TL K)(Reconstruction in target language knowledge)是口译者在对原语的语言与知识进行理解、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做了分析之后,应用口译技巧对原语的信息在目的语中进行重组,进而完成整项口译工作。
1.3 两种模式之比较两种模式之比较对比吉尔模式与厦门大学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这就是两者都强调语言知识与言外知识及其对两者的分析是口译理解的重要内容;两个模式都强调理解是口译的第一步吉尔的模式来自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模式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具体、直观,对于从事口译实践的人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口译过程阐述的比较清晰、明了,对口译技巧提的较为具体(如:口译笔记、短期记忆等)而厦门大学模式则较为宏观,厦门大学模式以技巧与职业准则为训练核心,强调口译过程中对语言及言外知识的理解、语篇与跨文化交际因素的分析及语言信息及知识的重组强调技巧的重要性,给口译培训者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口译训练应以技巧(技能)训练为主上述两种模式对口译工作人员及口译训练者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口译训练的内容、方法及口译课的课程设置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发布: 2008-9-05 11:25 作者: 翻译考试 来源: Internet 查看: 25 次 TAG: 口译 同声传译 翻译考试 英语翻译 同声传译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1. 记忆力训练(记忆力训练( memory training ))源语复述目的语复述2. 记笔记训练记笔记训练口译口译笔记的特点:即时的、简短的、框架的、鲜明的个人特色口译笔记的方式:缩进式的、垂直的、分隔的3. 同传训练同传训练“ 影子 ” 训练 (shadowing exercise )视译训练( sight interpretation )带小时训练 (tape hours)同声传译的技巧同声传译的技巧同传是一个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职业,我们承认他确实不容易,但并非就高不可攀,否则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职业培训了,既然他的实践性很强,那么,肯定其中有大量的技巧在里面。
我总结了一下,同传技巧的核心或者灵魂是断句,即将简单句划分为主胃宾,将复句断分为不同的意群 (sense group), 并最终还是回到主胃宾上来下面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系统介绍一下一些同传中的技巧,这些技巧有些是从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的1 、节奏章法:、节奏章法:即翻译的切入点和时间的选择英文的传译音节通常比中文稍多一点,比如,如果读一种中文要用时 30 秒,用相似的节奏读该段中文的英文翻译稿可能要耗时 35 秒以上,所以,演讲中文稿,传译英文时,速度需要加快一点,反之则稍微慢一点就切入时间来讲的话,可以根据自己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以及自己的瞬时记忆力来具体对待和处理如果自己相对在这两方面都有比较扎实的功底,则可以滞后演讲人 3/4 句或一句,如果欠缺一点, 则必须在滞后半句后及时跟上注意:同传翻译是内容对内容的翻译,而不是词组对词组的翻译,首先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动口翻译,否则一些独立的词组或者短语是不能传递有效信息的换而言之,并不是演讲者蹦出一个单词你就紧紧跟上,这样不久你就会发现自己被演讲者无意中导入了一个死胡同2 、欧化句式:、欧化句式:同传在词语的翻译上可以做到地道和相对准确,但句子结构不可能向交传那样按照中文的句式习惯组织安排,对于英汉传译,往往需要采用英语句式的顺序:例 1 : Frankly, ideas and goods will travel around the globe with or without our help.译:坦率地讲,思想和商品都将会在全球流通,不管有没有我们的帮助。
例 2 : we should look for polices which help and do not harm our neighbors.译:我们应该寻求各种政策,使之帮助而不是损害我们的领国3 、意群断句和巧用连词:、意群断句和巧用连词:即我刚才所提到的大可不必紧更演讲人,只要保持半句到大半句即可,将句子划分为不同的句群处理好长句,是同传的基本功之一,翻译长句,除了断成译群外还有一个关键要掌握,即英文句子之所以长是因为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词,于是用 who, which, that 来代替主语或者宾语,因而使得句子很长,而在中文中就不怕重复使用这个词,例如: that is the single monetary policy which will be discussed at the next European Union conference译:那就是单一货币政策 // 该政策将在下一届欧盟会议上讨论为了保证译出语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同传时尽量使用译入语的文法结构,在将其断为多个句群后可以使用一些润滑剂,即连词,将单个的句群联系起来,如: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market, forward looking and capable of radiating 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 ?译:欧盟怎样做才能对欧洲的电影和电视业有所贡献, // 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 使其前景不错并且有能力发挥欧洲文化文化的影响,并且在欧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呢?该句大体上循着原句的结构,在将其断为不同的译群后采用了一些连词将其有机地串起来,效果不错。
再比如:The uniqueness of the Caux Round Table lies not in our expertise i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but in our dedication to honest discussion of international issues and to building trust and friendship among corporate leader form Japan , Europe and Us译: 科克思圆桌会议是独特的 // 不过这不在于我们擅长改善政府间的关系 // 而在于我们致力于坦诚的探讨 // 即探讨国际问题 // 同时还致力于建立信任和友谊 // 特别是在企业领导之间 // 他们来自于美国,日本和欧洲例如: it is normal for companies to suffer significant losses at the start of operation.译:正常的是 // 公司会有较大的亏损 // 在刚开业时尤其如此例如: our foreign secretary on one occasion spelt our objectives in terms of three quite simple principles which I think are still true.译:我们的外交大臣有一次阐明了我们的目标 // 它主要包括三项简单的原则 // 我想现在还适用。
4、调整顺序:、调整顺序:在一些有 after and before 的句子中可以将其反说,比如:I would like to make one point clear before I move on to the next point.译:我想先澄清一下,然后再讲下一部分I would like to move on to the next part after I clarify one point我想谈下一部分,在这之前先澄清一点The Japanese surrendered in 1945 after the US practiced two bombs.日本在 1945 年投降了,在这之前,美国投放了两颗原子弹5、、 转换词性和语态转换词性和语态1 )) 名词转动词名词转动词例如: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lecom service, 如果听到整个句子的主语后才开始切入翻译的话就会稍微显得滞后了一些,此时我们可以试着将这些名字翻译成动词,这样其实也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可以译为:开发和运用新的电信业务再如;In China , the full opening up and the profound reform in the public services areas to the foreign encounter parts greatly give 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