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析如何开展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程.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9134699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3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析如何开展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程    摘 要:在地理学科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新时期教育必然的发展形势,其中包含了对地质区域的认知、人文地理的协调观等等,本文将结合该能力的重要性,讨论设计区域地理探究、引入实际生活理念、兼并课上课外作业、拓展可视化内容等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措施,推进操作能力与思维水平的协同提升关键字: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地理课程引言: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能够有效培养个人行为能力,当前观察自然环境、建设生态结构、保护人类家园都是个人行为能力的良好体现该课程类型有别于一般的“纸上談兵”,通过户外真实情景演练与社会考察,将学科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动手与动脑并行,加深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一、培养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可直接影响到个人未来发展,例如: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地质勘察等一系列内容都需要以良好的地理知识为基础因此,高中学习地理知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认知范围内,要积极拓宽认知视野,培养良好的实践技术2017年我国教育部门下达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系列文件中指出,想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找准核心素质的培养方式,积极调动思维发散能力。

      综合实践是地理学科必然发展趋势,该学科能够有效推进人类社会的人口、经济、自然环境发展,因此在高中阶段就需要以真实的课程活动来锻炼自我能力,提高综合素质[1]二、开展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一)设计区域地理探究近几年我国新课改正在不断深入,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要求也从单纯的教材知识讲授向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进行所以现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也就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了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结合高中地理教学标准,有规律的、有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活动,利用课外拓展活动梳理学生良好的地理应用意识,并积极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例如: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中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相关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对当地自然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开展实地研究首先,明确课题的规划,分好其中的阶段性目标然后,带领学生利用采访、调研等方式明确当地水资源使用情况以及人们对自然资源保护问题的了解最后,还能够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制定出改善当地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建议,通过这种课题活动去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分析水平二)引入实际生活理念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因此在繁杂的地理环境中,人类与地理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现实联系。

      该学科知识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加大课堂知识点与课外活动的联系,能够强化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计划来引入历史故事,从而调动课堂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国际日期相关内容时,引入麦哲伦航海日记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引入实际生活理念时,可以进行社会性调查活动,例如:探究太阳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城市2016-2018年气候变化;交通沿线的建设等等在构建此类课程活动时,教师要重视课堂的步骤性与匹配度,确保活动内容与教材知识点之间有交互性多元化的课程形式不仅仅能够增强课程的宽度,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有效刺激学习动力,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增强课堂效率三)兼并课上课外作业课堂作业是反馈教学质量的重要权衡因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适当、高效的作业来确保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入了解想要彻底落实这一目标,可以将课外作业形式分为两种:知识类作业、实践力活动知识类作业以传统作业为主,例如:定量课堂训练、单元试题测验、错题反思等等实践类作业以社会调查为主,可以将班级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共同执行一些简单的作业,例如:某小区各家各户月均用水量数据研究、太阳的应用类型,植物标本制作、地貌模具制作、城市郊区气温差异调查、交通线路沿线人们生产生活情况调查等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能够提升对学科的兴趣程度。

      四)拓展可视化内容高中地理涉猎范围较多,其中涵盖了地球表面、地质环境、水文形式等多方面内容,因此所有关于此类知识的现象、事物都属于学生需要掌握的范围面对多种多样的人文要素与自然变化,教师需要整理教学手段,打破单一化教学方式的制约,当前很多教师仍采用“板书+教材”的授课方式,不仅不能直观的表现知识结构,同时也不便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为改善这一现象,就需要从该科目的综合性出发,发展可视化内容,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改变授课模式具体来说,将教材内容可视化的方式就是把抽象性、逻辑性的文字与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影音资料首先,有关于高中地理知识的视频、音频、图片都属于可视化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其整理为课件,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利用课下时间收集有关课堂的可视化资料,提高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在下一堂课上利用口头、书面、PPT等形式表现出来,锻炼其综合思维,有效解决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思维瓶颈[2]结论:综上所述,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给高中地理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想要顺应社会进程发展,就必然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明确实践活动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必然联系,结合实际课程进度出发,遵循高中生身心特点,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Reference[1]陈红.关注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升地理核心素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07):76-79.[2]顾婵.课堂与课程:核心素养随处生长的地方(连载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21):42-44.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