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幼儿园德育方法研究新进展.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7678242
  • 上传时间:2022-06-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幼儿园德育方法研究新进展我国幼儿园德育方法研究新进展时间:2008-8-7栏目:综合教育论文 长期以来,在幼儿园经常使用的德育方法不外乎说服、榜样、行为练习、奖惩法它们往往是自上而下、 由外而内地把一定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实践而得到正确的观念,更不 是让幼儿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正确的认识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道德观念,不容易牢固, 稍有变化,便会出现动摇 为此,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引进国外行之有效的德育技术,再通过实验应用完善我国现有的德育 方法现选择介绍几种经实验证明应用有效的德育方法 一、移情训练法 1991年,韩兰、琚贻桐在参考美国“学会关心:移情训练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幼儿的具体情况编制 了一套“幼儿移情——亲社会行为系列教育活动”方案该方案强调认知——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 认知提示、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移情训练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地展开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教育,训练技术简便易学,教育活动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采用移情训练法的教育活动一般可分为三步,现结合《关心生病的小朋友》这一教育活动作一说明第一 步,主要是运用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技术,组织幼儿回忆、联想、讨论自己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过的 情绪、情感体验,并鼓励其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如上述活动中首先要求幼儿先想一想:自己生病时是什么样 子的?心情怎么样?会想些什么?引导幼儿追忆自己的体验,从而为下一步理解他人心情打下认知和情感上的 基础第二步,主要是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情境表演等基本训练技术,促进幼儿设想他人观点 、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上述活动中要求幼儿进一步考虑:××小朋友生病在家会怎么样?会怎么想?等 等,从而促使幼儿设身处地地替“生病的小朋友”着想,并鼓励幼儿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第三步,向幼儿展 示假设的社会性情感情境,让幼儿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性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同时,教师 运用巩固深化的技术,让幼儿把想法付诸实践,强化行为练习,使幼儿正确对待情境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 积极的行动 移情训练法共包括认知提示、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巩固深化、情境表演等子方法,其主要作用和心理效 果如下: 认知提示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组织幼儿讨论、绘画、唱歌、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辨别各种不 同的情感及其面部表情,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想法、观点和情感,促进幼儿辨别他人情感、设想他 人观点及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认知基础 。

      情绪追忆是运用言语提示唤醒幼儿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 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建立的联系 情感换位是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家庭——父母——老人——邻居,幼儿园——同伴——老师 等),让幼儿进行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从而使幼儿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某种情绪、情感状态,并促进其 角色转换能力的发展 通过情绪追忆和情感换位,幼儿得以把过去的情绪、情感体验迁移到相应的社会情境之中,使自己置身于 其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验或设想他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 巩固深化是对上述活动的延伸,它引出“人不应只想到自己,还应考虑到别人,应该给别人带来幸福、高 兴和快乐”的概括性主题,其作用在于把幼儿引向更高的层次,使之不再拘泥于具体的情境,而是掌握普遍性 的行为规范 情境表演包括事例分析和行为练习,即先举出假设的各种典型的社会情境或事例,让幼儿分析出在该种情 形下怎样做才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并根据幼儿的提议,让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中体会不同的 情感;或通过欣赏、表演儿歌等,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并鼓励情感反应。

      其作用在于强 化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使之正确地把握积极的行为方式,并进一步促进促儿设想他人观点和进入他人角色 能力的发展 通过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可以使幼儿从更高的社会认知层次上去把握积极的行为方式,强化其正确的行 为技能,从而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并作出亲社会行为 二、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 “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认为,幼儿在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或观点不同而争论,导致社会认知上的冲突在 解决冲突时,幼儿不仅要考虑自己,而且还得考虑其同伴的动作、观点这样,冲突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导 致幼儿认知结构改变的过程,也是使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1992年,徐彩华、李辉设计了“有教师指导的社会认知冲突训练”这种旨在使幼儿在活动 中发生认知上的冲突的教育模式,并将它们与传统的教师说教分析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这种模式 的教育训练能使幼儿正确而牢固地掌握社会概念,而说教分析法则做不到这一点这一方法若和角色扮演法等 常见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则效果会更佳如《小羊过桥》教育活动,就是通过讲故事创设一个冲突的情 境——“两只小羊同时都要过桥”,然后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表演)和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寻求正确的解决“ 冲突”的办法,并付诸实践。

      有教师指导的社会认知冲突训练法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够诱发社会认知冲突的客观情 境,并且不急于向幼儿陈述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要求这样可以使幼儿在争论、辩解和表演(即社会认知冲突) 中去主动探索,并寻求解决办法在经历了冲突和解决冲突之后,教师的总结概括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 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可以让孩子考虑一些常见的社会认知冲突情境:只有一个苹果时是给爷爷吃还是给自己吃?车上只有 一个空座,是自己坐呢还是给抱孩子的阿姨坐?只有一台电视机,自己想看动画片,爸爸想看足球,到底该怎 么办?等等,让孩子们来演一演、扮一扮,促使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孩子得出正确的结论后,再及时 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他们付诸行动,使之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指角色承担者在特定的情境中,遵循社会对该角色的要求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即模 仿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从他人的立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 时的反馈,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道德规范角色扮演训练能显著提 高幼儿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而实现其角色转换过程,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 人情感和行为经验,从而相应地习得该角色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我们周围的每一个社会角色都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幼儿扮演某 一个社会角色,从而掌握该角色所应具有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例如,幼儿普遍活泼好动、缺乏耐心、 怕吃苦、畏难,老师就可以让孩子扮一扮哨兵,而且可以跟他比赛,“看看谁是个好哨兵”当然,一定要强 调好哨兵的标准,即保持固定动作越久越好一开始,老师最好故意“输”给孩子几次,以激发其兴趣和勇气 ,等孩子接受了,习惯了玩这个游戏以后,就可以把这种要求迁移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鼓励孩子时刻以哨 兵自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于无意中习得哨兵所具有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如坚守岗位、一丝不苟)和道德要 求(如坚韧不拔、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等)这是固定模式的角色扮演训练另外还有一种开放模式的角色扮 演训练它一般是给幼儿提供一个故事情境,这故事没有结尾,是让幼儿扮演情境中的主人公并尝试以自己的 行为给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如“早晨,小朋友在排队做操,小明往后退时不小心踩了小海一脚做操结束了 ,小海趁小明不注意,也狠狠地踩了他一脚,并转身就跑小明愣了愣,赶紧去追小海”老师可以让孩子扮 演故事中的“小明”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然后把结局表演出来。

      老师可以协助扮演,并启发幼儿想出一个好 的结尾幼儿亲自“表演”出来,才不易忘记,而且以后可以落实到行动上 四、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让幼儿在活动中直接思考一些价值选择的途径,使他们对社会活动和周围人产生积极的态度 其实质就是让幼儿利用“理性思考”和情绪体验来“审查”自己的行动,“分析”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念, 揭露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和别人进行价值观念的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行事该方法结合幼儿道德发 展的阶段特征,具有简单、灵活、生动有趣的特点 1995年,冯文革根据价值澄清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套适合我国幼儿特点的“幼儿价值澄清训练方案”, 实验研究证实,该方案能够明显提高幼儿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水平,改善幼儿道德行为,提高其道德认知— —情感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该方案围绕《幼儿园品德教育大纲》,确定了“一是帮助幼儿澄清价值观;二是 帮助幼儿建立起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价值观”等两个活动目标根据这两个活动目标,每一主题教育活动分两 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诱发幼儿的态度和价值陈述教师就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或班里常出现的问题向幼儿提 问,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充分陈述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他们充分参与到教育活动之中。

      在这一阶段,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价值澄清策略,如价值表决、公开提问、愿望表达、自我展示等等 第二阶段:从认知、情感、行为上对幼儿进行价值观的澄清教育根据价值观形成所经历的四个步骤的标 准,对幼儿实施价值澄清训练教师利用故事、图片、幻灯、电影片断或情境表演等形式向幼儿提供一些生活 中常遇到而又感到困惑的较为典型的道德情境,引发幼儿的思考,组织他们对此进行讨论和评价活动按以下 步骤进行:①列举选择途径针对所提供的情境提问:“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还有什么别的方 法?”鼓励幼儿充分思考,尽可能多地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也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注意强调 各种不同的意见,而且要让幼儿意识到这种种不同,但教师对所有答案并不作出或“好”或“坏”的判断② 想象后果提问:“这样做最后会怎样呢?”“那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让幼儿充分考虑到每一种途径可能 会引起的后果,然后加以比较比如有的方法可能会顺利地解决问题;有的方法虽然解决了问题却会引起冲突 ;有的方法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会造成不良后果③自由选择在引导幼儿对每一种途径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比 较后,提问:“现在你是怎么看的?愿意怎样去做?”让幼儿自由地作出选择。

      然后问“为什么”,让幼儿阐 明选择理由以对其认知进行强化④情感体验让幼儿从多方位去体验某种情境中不同角色的情绪或情感状态 ,引导幼儿对情境中不同人物的角色地位进行分析,从而进入他人角色,从他人的立场上去感受或认识有关问 题如让幼儿想自己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的心理,设想别的小朋友遇到困难而非常焦虑时的感受,想象帮助小 朋友之后自己会不会高兴、小朋友会不会高兴等然后再想一想对自己所作的选择是否满意、愿不愿意告诉爸 爸妈妈,使幼儿对所作的正确选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⑤行为强化鼓励幼儿把自己的选择在生活中表现出 来,还可让幼儿把自己做过的有关事情讲述出来,并鼓励幼儿坚持下去,无论在哪里都要保持一致的行为如 有的幼儿在幼儿园经常帮老师做事情,教师就鼓励他在家也要爱劳动,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焱下加木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