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视力残疾儿童早期教育.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08783455
  • 上传时间:2022-09-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0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视力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视力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是针对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一般和特殊发展的补偿性教育与训练措施实施早期干预不仅能够极大地补偿视力残疾儿童的缺陷,还能使其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和学习的工具,有利于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和融入社会视力残疾儿童早期干预的主要内容有智能训练、生活能力的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培养、运动能力的训练以及定向和行走训练等其他特殊内容的培养1.智能训练(1)语言发展:包括口语训练和盲文点字训练进行口语训练时,要注意词汇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儿童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汇,学会利用各种非言语的方式来表达;盲文点字训练要先进行点字前技能训练,然后进行盲文点字基础教学    (2)数概念发展:对数的认识可以按照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的顺序进行训练;还要让孩子接触与数概念相关的知识,如简单的图形、钱币、长度和重量单位等    (3)社会生活常识: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家人和朋友,各种生活场所,知道简单的自然现象、动植物、食品,以及交通工具等4)认知的发展:包括分类、顺序等方面的发展,并逐步建立空间、时间关系等概念2.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包括饮食、如厕、衣着、睡眠、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能力,视力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采用任务分析策略,把生活的技能或动作分成多个步骤,逐步学习。

      对于0-3岁的儿童,家长应给予孩子很好的护理和照顾,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合理的喂养,按时进食,穿轻软的衣服注意发展婴儿的触觉,尽可能多的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在成人帮助下更衣、自己入睡,让孩子学习使用便盆大小便3-6岁的视力残疾儿童已经能够独立行走,这一时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显得十分重要1)吃饭:教他们把菜盘、饭碗和筷勺等餐具放在固定位置,如何用筷子夹菜、用勺子喝汤,并反复训练在吃饭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所用餐具的名称2)穿衣:让孩子认识衣服各部分名称,识别衣服里表,有意识的训练穿简单的衣服3)如厕:让孩子学会用便盆,口头报告大小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并能够独立大小便4)睡眠:让孩子知道床的位置,认识床上用品的名称和用途,能独立上床睡觉起床后,能自己整理好床铺5)盥洗:学会自己洗脸、洗手,并且擦干,别人的帮助下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培养(1)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0-3岁:要经常给予婴儿听觉刺激,与婴儿交谈;在家长的指导下与他人打招呼和道别;模仿声音;提供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机会,发展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学会等待食物或玩具;学习独处等3-6岁:学习与他人相处的规则,如不擅自触摸他人;适当表达自己的要求;懂得批评与表扬;鼓励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学习不同角色的社交技巧等。

      要从小培养视力残疾儿童的独立性,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儿童自己去做鼓励儿童多与他人交往,玩合作性游戏,体验同伴交往的过程;加强社交技巧的训练,要教会儿童恰当的表达方式此外,家长要给予儿童良好的示范    (2)良好个性的培养首先,要让盲童正确认识自己,这是形成良好个性的基础从小时候就要使孩子明白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区别,并正确看待自己的特殊之处另外,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其次,让儿童理解良好个性所具备的品质,如吃苦耐劳,勇敢,团结,乐于助人,宽容,积极进取,性格随和、开朗等    最后,要通过各种活动陶冶儿童的良好情操:①让儿童接触一些好的音乐作品,增加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陶冶性情②利用体操、舞蹈等形式,培养儿童对韵律、节奏的感受能力,帮助儿童抒发内心感受,养成良好的性情③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和低视力儿童美术教学,培养儿童的空间概念和想象力④通过猜谜语、讲故事、手指游戏等游戏形式,让他们懂得游戏规则,学会正确的游戏方法4.运动能力的训练   (1)大肌肉训练:包括走、跑、蹲、跳、爬;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运动和协调、平衡能力以及手部大肌肉的训练0-1岁:卧位训练,包括翻身、抬头等;坐位训练,靠坐、独坐、坐位重心转移训练等;爬行,俯爬、四肢爬、高位爬;站立,扶物站立、独站、站立位的重心转移训练。

      1-2岁:定向行走、跑步训练;2-3岁:上下楼梯训练,儿童简易体操等3岁以后:各种动作的综合性练习,身体关节更加灵活和协调的运用,平衡能力的训练等   (2)小肌肉训练:主要是训练手指部分的灵活性、手部的整体协调具体的活动包括:用手指和掌心抓握物品;敲击玩具;双手相向敲击;交替使用左右手;拾起小物体;将玩具放入(取出)容器;绘画;串珠子;旋钮物品;叠积木;折纸;使用剪刀等等5.方向辨别(定向)和行走训练方向辨别,又称定向,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儿童利用各种感官确定自己以及自己与环境和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位置及其关系的过程行走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他们从一处安全、有效的移动到另外一处的过程定向和行走训练对视力残疾儿童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大意义1)感知觉训练定向和行走训练离不开各种感官的配合,因此,要注重感知觉的训练,以辅助定向和行走训练①听觉训练:通过各种游戏训练儿童对声音的种类、性质、来源等的辨别,提高儿童对各种声音的感知和辨别②触觉训练:让儿童触摸不同质地、形状、大小的物体,体验对不同特性物体的触觉感受;还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发展双手的精细动作,增加双手的灵活性。

      ③味觉与嗅觉的训练:利用口、鼻分辨不同的味道和气味及其来源,增加儿童认识事物的途径④本体感觉训练:包括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带来的感受(如用脚踩),各种姿势的感受(躺卧感受),以及面颊、鼻尖、嘴唇等的感受,训练它们的灵敏,让身体各个部位都成为个体感知事物的通道⑤感觉统合训练:由于视力残疾幼儿先天或后天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会导致感觉统合功能失常,因此要重视通过运动等训练,帮助视力残疾儿童把各种感知信息输入组合起来,进行感觉整合⑥残余视力训练:按照残余视觉的发展顺序,进行注视、定位、追踪、调节辐辏等视觉技能的训练,教会儿童利用残余视力进行感知2)定向和行走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定向的内容包括儿童要理解空间方位的概念(如上、下、高、低),和方向、距离有关的概念与名词(如直走、长度单位、马路、人行道等),感知觉的名词与概念(如噪声、大/小声、亮/暗处、香/臭等)行走的内容包括独走、人导、盲杖法、犬导法和电子导盲法根据儿童的发展顺序,学龄前视力残疾儿童的定向与行走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具体如下:①0-3岁的视力残疾儿童在儿童能独立坐以前,要提供能发声的玩具,如铃铛、音乐盒等;多与儿童谈话;让孩子能够自由活动孩子能独立坐时,鼓励孩子学习站立;学会利用事物保持身体平衡;让儿童用汤匙进食,训练孩子用触觉、嗅觉来辨别食物,培养饮食习惯。

      当儿童开始学习走步时,鼓励视力残疾儿童自由活动,探索周围环境,利用玩具引导孩子走向目标引导孩子走路的同时要确保其安全,并培养其行走的独立性②3-6岁的视力残疾儿童向儿童提供更复杂的玩具;让儿童辨别各种动物的声音;带儿童到各种公共场所体验各种环境,认识各种事物;进一步训练其触觉认知和各种生活技能;让孩子理解高、低、远、近等空间概念和常识性词语;训练他们对声音的理解,以及声源方向、远近的确认这一阶段的行走训练主要是培养儿童在不同的环境中独走的能力在进行方向辨别与行走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儿童理解相应的概念,如空间概念、时间概念、各种事物和生活常识等等;另一方面要利用残余视力,三分之一以上的视力残疾儿童具有一定的残余视力,要依靠残存视力进行定向行走训练此外,要提供儿童独立行走机会,鼓励儿童正视残疾,并勇于接受他人的帮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