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孟子三篇练习.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02106768
  • 上传时间:2023-08-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解释词语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天下顺之2、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本文选自《     》,文章主要论述了         、  和  的关系,三者当中  最重要,这体现了作者的    思想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指   4、作者在认证本文观点时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5、有关人和的名言警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武王伐纣;陈胜和吴广起义、抗日战争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词语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降大任于是人也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翻译句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本文的中心句是             。

      作者认为国家要想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    位圣君贤相的例子,这些人他们的共同点是:                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          的道理7、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二是    ;得出的结论是“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即多难兴邦8、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名言?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10、试比较两篇短文论证方法之异同鱼我所欲也1、解释词语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亦我所欲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    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何加焉      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2、翻译句子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第一段文字开头写鱼和熊掌目的是什么?4、本段哪句话体现了孟子性善论观点?5、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是亦不可以已乎”中是指的是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指的是什么?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8、历史上有许多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行为准则,试举例分析文天祥、朱自清、闻一多、夏明翰9、出自《孟子》一书的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杯水车薪、夜以继日文学常识填空孟子,名  字  ,   时期  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称为   ,与孔子并称为    孟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    、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阐述的是    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所体现的是    思想,《鱼我所欲也》一文体现的是     思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