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参考.doc
8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第二章 声现象2.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新课 1课时) 【目标导学】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学习重点: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学习难点:设计探究的实验阅读学习目标,根据目标阅读教材,知道学习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一、、自学质疑(一)、读p27“声音的产生”和p28“声音的传播”两个主题,完成: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2、传播:声由 传播,一切 固体 、 、 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通常听到的声是靠 作介质传播的; 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着二)读p29“声速”主题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 ,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 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 m/s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 (同、不同)声在 中传播最快,在 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 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 加强,觉声音更响亮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 米才能产生回声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二、互动释疑与精讲1、体验: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1)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2)每个小组利用自己的器材(如:橡皮筋、尺子等),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3)敲击音叉、盅子,转化观察乒乓球的震动(4)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声音的传播 1、讨论:老师的讲课声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的? 2、实验: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 3、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个钢球在水中撞击,在外面能否听到撞击声?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 观看老师演示真空罩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_______ 5、讨论:①有发声体存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吗?②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___________ ___ 6、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 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 、 传过来的7、p30 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 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 的形式传播, 引起 振动,然后通过 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这是耳传导感知声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P31三、反馈延伸1.通常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有发声体存在 B.发声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C.发声物体在真空中振动 D.人看到了发声物体的振动2 .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 A.固体能传播声音快 B.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C.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D.固体传播声音传播得慢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间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奇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___________造成的音响效果5.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6.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 图1.1-17.月球上的宇航员 直接对话(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月球上 .8.在鼓上放一些小纸屑,敲一下鼓面可听到鼓声,同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如图1.1-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吊着的小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我们将看到小球 ,此现象表明 ;实验中小球起到的作用是 9.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 (1)耳朵贴在课桌上,可以听到放在课桌上的机械手表的滴答声,是 传播的. (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说话声,是 传播的. (3)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纸盒制成的“土”进行对话,是 传播的.10.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 一定是大钟的回音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1.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增大 B. 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减小C. 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 D. 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四、作业布置:【反思小结】:2.2节 声音的特性 (新课 1课时)【目标导学】1、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2、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为什么我们还能分辨它们?一、自学质疑(一)读p32~35 “音调、响度、音色”三个主题,完成: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 、 2、①音调:它是指声音的 ,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 它是指声音的 ,它跟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越大,距发声体越近, 越大③音色: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 是不同的用 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3、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 ,它的单位是 4、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 HZ~ HZ人们把高于 HZ的声叫做 波;把低于 HZ的声叫做 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 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 声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 (广、窄)二、互动探究与精讲1、演示动手一:完成课本P32演示实验:按教材的样式,将钢尺条压在桌子边,使钢尺露出的长度不同,然后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比较所听声音的不同:振动钢尺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钢尺长度的1/4钢尺长度的3/4结论结论:音调与______________有关,_______越快,音调就越高。
2)flash模拟波形2、探演示动手二:完成课本上图2.2-3所示的实验,记录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注意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同时观察小球被弹起的幅度有什么不同结论: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________, ________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______越大,声音就越响3、讨论: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三、反馈延伸1.在接听熟人的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2.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牛叫的声音调调高,响度大 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 D.牛叫的声音调低,响度大3.一把琵琶,当弹奏的人用力拨动弦时,弦振动的_____增加,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 4.大鼓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响,但音调很低,这是因为鼓面振动时_____可以很大,而振动的_______可以很小。
5.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 (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6.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 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 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 D.“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7.让钢琴和手风琴都发出C调的“do”,我们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手风琴的声音,这是依据( ) A.它们声音的高低的不同 B.它们的音调不同 C.它们的响度不同 D.它们的音色不同8、音乐委员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 ,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 ;我们能辨别是数学老师的生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 辨别的9、用相同的瓶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位,对着瓶口吹起,产生的音调高低为 ;敲击瓶子产生的音调高低为 。
p3710、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 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 声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 (广、窄)11.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12.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