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博物馆导游词范文.doc
4页镇江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镇江市博物馆占地70余亩,她西依云台山麓,北邻浩荡长江,东毗西津渡古街,是英国在中国沿海沿江建造的最早的领事馆之一,共5幢,建筑风格为东印度式她依山傍江,错落有致,虽经百年风雨,但风姿照旧这幢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遗存,风貌之独特,保存之完好,在全国比拟少见,故被国务院于1996年11月26日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下面是介绍镇江博物馆的导游词,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 镇江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综合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馆址为原英国领事馆原址,占地11700平方米,五幢东印度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1995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文物库房,馆舍面积到达5456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座艺术殿堂中,珍藏着3万余件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和10万册古籍书其中国宝级文物一件,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余件西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这些珍宝,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展示着古城镇江历史开展的足迹 有两层楼的展示厅 ,展厅内展出《镇江出土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展》、《馆藏历代陶瓷器精品展》、《馆藏古代金银器精品展》、《馆藏古代工艺精品展》、《“京江画派”书画精品展》五个根本展览,分别展出了该馆的精品文物。
还有一些民俗文化也有一个单独的展示厅 大家先看看这个青铜鸳鸯尊 江苏省镇江市的大港一带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分布着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贵族墓葬1982年9月镇江博物馆在这里开掘了母子墩一座西周墓葬,出土文物900件左右,有几何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和青铜器此墓为研究吴国早期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青铜鸳鸯形尊是该墓出土文物中的精品 鸳鸯形尊是一件实用的盛酒器通高22.2厘米,口径18.3厘米腹深17厘米整体作鸳鸯形,昂颈平视,头顶一冠,背有侈口,与常见圆尊同,身体丰腴,双脚并立与后面一螺旋状支柱共同支撑全器,保持稳定全身素面造型写实逼真,反映出极强的地方特色这类仿鸟兽的像生器在商周青铜酒器中是一种特殊的形制,《梁书.刘杳传》中说:“按古者樽彝皆刻木为鸟兽,凿顶及脊,以出内酒认为这种仿鸟兽像生器是受木质立体雕刻的影响西周早期器 然后我们看看旁边的青铜双耳簋 青铜双耳簋为直口,深腹,卷沿,圈足,双兽首下垂小珥口沿下饰几何形勾联纹,中间并附饰蝶形浮雕牺首,腹部饕餮纹,圈足几何形勾联纹高14厘米,口径22.2厘米,腹深11.5厘米,重3.15公斤簋相当于如今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在商周奴隶社会,簋跟鼎一样,也曾作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
据礼书记载跟考古发现,簋往往成偶数出现,四簋跟五鼎相配,六簋跟七鼎相配,八簋跟九鼎相配青铜双耳簋出土在江苏丹徒大港乔本山脊的母子墩,时代为西周早期这件器物保存完好,纹饰铸造精良、优美具有地方性、时代性特色现藏镇江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 接着大家看对面那个是青铜凤纹尊 该器1976年12月出土于江苏丹阳司徒公社窖藏,通高34厘米,口径41.1厘米、腹围107厘米器侈口、倾垂腹、圈足,通体饰纹华美口沿下为四组由相向的长尾鸟组成的瓣形饰,鸟长尾上卷呈∽形,作鸣叫起舞状;颈部以两道弦纹作栏,以乳钉、牺首为界,饰以两对大型凤鸟纹,凤鸟相向、顾首、展翅挺立,目光炯然有神,喙上举,长冠逶迤,甩向颈部,两侧分尾上下卷曲作C形,鸟爪等均用曲线勾出两鸟中各有一小形动物纹,其形式圆首、凸睛、四足有长爪,前足前扑,后足屈伸,一为长形体躯,一为圆形体躯,似为雌雄相异其有尾似龟,然四足似蛙,龟纹多见于中原青铜器,常用作族徽标志,如1955年郑州白家庄所出商代中期兽面纹罍,蛙纹多见于南方青铜器,如广西恭城蛇蛙纹尊及铜鼓等 该器在形制和纹饰上与陕西扶风庄白出土之丰尊极为相似,但器体更阔,所有留心纹身躯左右不对称,两鸟之爪亦不完全一样,作为地纹的云雷纹亦显系随意勾填而成,其龟纹似蛙,或其蛙纹似龟,亦就缺乏为怪了。
丰尊年代为西周早期偏晚,此尊当为西周中期吴国的仿铸之器 再往下看到的是釉陶虎子 釉陶是指外表施釉的陶器,以陶土作胎,器青施釉,温度较低,一般在900℃以下烧成,属于低温釉陶,釉色有绿色、黄色或黄褐色 1972年金坛县香草河出土的东汉釉陶虎子,身长24.5厘米,高21厘米,腹径14.5厘米,黄褐色釉,通体作一虎伏状虎首左转,四肢屈曲,张口露齿,以右耳为流,左耳与上翘的尾巴相连,形成把手,纹饰刻以羽毛,全器施釉此器釉色匀净,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刻划线条流畅,想象力丰富,到达了美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最后这个是青瓷虎子 1984年宜兴出土,时代南朝口径7.4厘米,通长30厘米,通高20.4厘米虎头上仰,虎子前身大而耸峙,腰部收小,前后腿部微鼓,四足呈俯伏状,显得娇健有力,北有绹索形提梁 此件青瓷虎子为浙江瓯窑产品,瓯窑位于温州一带,汉代的时候开场消费原始瓷器,东汉末年烧制青瓷瓯窑青瓷胎呈色较白,釉色淡青,透明度高南朝时期,釉色泛黄,开冰裂纹,容易脱落瓯窑青瓷的品种和造型与越窑根本一样,但在造型上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这件青瓷虎子,器型奇特,手法简易,有别于其它窑的青瓷虎子 南朝时期盛行圆形虎子,虎形虎子少见,在墓葬中虽然出土有虎形虎子,但器形很少,不是实用器,而是明器。
像这样外形美观,而又较大的青瓷虎子,实属罕见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