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doc
6页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6.2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课题共筑生命家园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典型范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2、通过分析典型范例,明确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和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列举具体措施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3、通过联系身边事例,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难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看视频《地球受伤了》,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谈一谈有什么感受?小结: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带来了许多灾害,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珍爱生命,珍爱家园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新课观看视频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初中学生喜欢图片音视频的形象思维,通过观看视频,学生知道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同意境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讲授新课主题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活动一:观看视频读教材,答问题:结合视频、P81-82合作探究一: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内容,结合课本知识,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时间3分钟)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幻灯片71、人与自然的关系(1)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有致、“纷乱”中的有序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只是一味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活动二:看图片读教材,答问题:结合P83-84塞罕坝的绿色奇迹与传承三代人,55年,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苦干实干,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第一代塞罕坝人将林子建起来了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据粗略统计,从1962至1982的建场前二十年,塞罕坝人共造林90余万亩,4.8亿余株,保存67.93万亩,保存率75.5%,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第二代塞罕坝人望着绿色的林场,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守护和经营好这片林子塞罕坝林场牢固树立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把二代林培育作为林场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先后实施了良种壮苗培育、容器苗造林、幼林施肥工程。
通过不懈经营,林场森林质量明显提高如今第三代塞罕坝人已经成为林场的主力军,他们把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启动实施了攻坚造林工程,争取把林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饱和值86%,实现增林扩绿新的目标合作探究二:在绿色奇迹的创造过程中,塞罕坝林场三代人是如何去做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时间4分钟)教师提示:创新、绿色、可持续、规律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幻灯片113、我们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过渡:看图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来之后,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共识,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了联合国关于环保方面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更说明我们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主题二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活动三:观看视频读教材,答问题:结合视频、P85-87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合作探究三: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谈一谈你们是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幻灯片172、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活动四:思考回答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可从衣食住行方面考虑)提示: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袋子,改用环保袋;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等过渡:看图片我们学校、社区、公共场所都能看到垃圾分类,南京市在今年7月13号正式出文规定实施垃圾分类政策。
小结:(3)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过渡:看图片我们知道在政策引导的同时必须要法治的保障,南京市11月份开始要动真格的了,其实早在2014年国家就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习近平也做了重要指示小结:(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过渡:看图片“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3、建设美丽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随堂训练 1、(宁波中考)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结合右图,下列对厨余垃圾资源化认识正确的是( D )①增加成本,得不偿失 ②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 ③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光盘行动”倡导人们就餐时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光盘行动”旨在倡导( D )A.拒绝购买盗版光盘,维护知识产权 B.妥善回收废旧光盘,保护生态环境C.积极满足市民需要,接受市民监督 D.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勤俭节约3、轻轻刷一下卡,就可以提取一辆公共自行车,轻松自如地在拥堵的市内穿行现在许多城市推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智能交通系统这一惠民措施( C )①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汽车尾气排放 ②体现了用法治建设生态文明 ③能够进一步引导市民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 ④有利于绿色惠民的实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4、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出台了补贴、税收、牌照、通行等一系列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 B )①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②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 ③彻底扭转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④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后思考5、小青家坐落在一条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上游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直接排放进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
1)请同学们针对造纸厂的行为进行评价2)假如你是当地居民,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3)通过以上分析,对我们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有什么启示?(4)共筑生命家园,除了国家,谁还应有责任?参考答案:(1)评价:造纸厂的行为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造纸厂的违规排污行为不仅污染河流,破坏生态平衡,还会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2)向造纸厂厂长反映,要求安装排污设备,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向当地的环保部门反映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4)企业:①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②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环保节能投入,节能减排等公民:①要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选择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如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绿色理性消费等③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勇于同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代表回答观看课件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读教材找问题标记要点交流讨论代表展示欣赏图片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代表展示观看课件标注要点代表回答熟记要点标注要点做题展示对教材资知识进行再整合,增添音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用形象的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视频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教会学生学会归纳调整学习节奏,引出主题:绿色发展道路熟悉教材,抓住知识点用形象图片,展示知识点间的关系,便于学生抓住知识点间的逻辑结构用音视频吸引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过程,增强教学趣味性学以致用,训练学生综合素养课堂小结教师寄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 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 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明确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