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改善胃肠道的功能性食品课件.ppt
82页第10 10章 改善胃肠道的功能食品 一二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整体概述三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主要内容一、胃肠道的功能及障碍二、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三、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四、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物质五、改善胃肠道功能的食品评价胃的位置贲门部:胃的“把关者”胃体幽门部胃底幽门管幽门窦(胃窦):胃癌和胃溃疡 好发部位胃底胃体贲门部幽门管幽门窦幽门部胃的组成胃底胃体幽门部贲门部胃肠道:由胃、小肠、大肠组成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途径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食物在小肠消化和吸收后,剩下的残渣经大肠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消化道解剖消化道解剖 Lower Esophagus Sphincter 下食道括约肌Pharynx 咽Esophagus 食道Stomach 胃Pancreas胰腺SmallBowel 小肠Rectum 直肠Anal Sphincter 肛门括约肌Liver 肝脏Gallbladder 胆囊Duodenum 十二指肠Colon 结肠Appendix 阑尾Sphincterof Oddi Oddi括约肌Upper Esophagus Sphincter 上食道括约肌 UESLESPylorus 幽门胃肠道的功能1、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2、对机体的屏障保护作用。
一)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1、蛋白质始于胃,主要在小肠中进行消化吸收蛋白胨、肽等胃小肠胃蛋白酶盐酸(主场所)胰液肠液胆汁蛋白胨、肽、氨基酸等 2、碳水化合物:始于口腔,主要在小肠中进行口腔小肠 唾液淀粉酶(主场所) 胰淀粉酶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乳糖不适症 3、脂类v吸收部位:胃、小肠上部v脂类 脂肪酸、甘油、甘油单酯等 4、维生素v在小肠中吸收,水溶性比脂溶性吸收速度快脂肪酶5、矿物质及水v 矿物质在小肠和大肠中均可吸收v 水:渗透和扩散作用 6、膳食纤维v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v缩短食物在消化道内的通过时间;v 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二)对机体起屏障保护作用l消化液的杀菌和抑菌作用l消化吸收过程中将不能利用的残渣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粪便形式),以保护机体机体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酒精,铁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应激:严重疾病、创伤、烧伤、精神因素n应激状态下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害称应激性胃炎,少数可发生溃疡(应激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v多由药物、急性应激造成v主要病损表现为糜烂和出血胃肠道功能障碍十二指肠胃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其它因素 吸烟、酗酒、浓茶、咖啡、过冷过热及过于粗糙食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NSAID等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致胃黏膜供血不足,营养不良v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病因v自身免疫n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 antibody,PCA)n内因子抗体(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IFA)nIFA与内因子结合导致VitB12吸收障碍n常见于A型胃炎 慢性胃炎胃炎的预防1.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和疲劳,容易造成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返流而发生慢性胃炎。
2.应戒烟忌酒3.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4.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5.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胃肠道紊乱产生的影响营养素消化吸收障碍,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屏障作用下降,发生中毒和感染等疾病,主要表现为呕吐、便秘、腹泻等不良症状二、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 胃肠道的健康与肠道菌群息息相关人的体表和体内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这些微生物中的大部分并无致病性,不但无害,而且有益,这些微生物相互制约、相互群居、相互平衡,就由此而构成了人体的微生态系统(正常菌群)这个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道、肠胃四大部分,而其中尤其以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生存着很多种细菌人体的微生态一个健康人全身寄生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有1271g1271g,其中眼1g1g、鼻1g1g、口腔20g20g、肺20g20g、阴道20g20g、皮肤200g200g,最多的还是肠道,达1000g1000g,总数为100100万亿个(10101414),相当于人体细胞数(10101313)的1010倍。
在人体微生态系统中,肠道微生态是主要的、最活跃的,也是对人体健康有显著影响的一)肠道菌群概况23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需氧菌外袭菌(过路菌)正常菌群绝大多数如双歧杆菌、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等少数如葡萄球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人类肠道菌群:约400400余种,1010121210101313个/g/g粪便,以厌氧和兼性厌氧菌为主,需氧菌少有拟杆菌、球菌、拟球菌和梭菌这些细菌产生各种酶,起着对人体有益、无关和有害的作用肠道菌的变化:婴儿在出生之前的肠道是无菌的出生后各种菌开始在婴儿的肠道内繁殖最初是大肠菌和肠球菌、梭菌占主体,出生5天后双歧杆菌开始占优势,婴儿期双歧杆菌保持绝对优势的状态,母乳喂养抗病力强,原因之一就是肠道内双歧杆菌起到防御感染的作用断奶后双歧杆菌逐渐减少,类杆菌真细菌等成年人型菌逐渐占优势中老年以后,双歧杆菌进一步减少,有害菌增加26( (二) )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有益菌:也叫益生菌,是人体肠道内栖息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菌,主要是双歧杆菌与乳酸菌,他们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肠道pHpH,抑制韦永氏球菌、梭菌等腐败菌的增殖,减少腐败物质产生。
有害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菌,主要是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它们制造了氨、胺、吲哚、硫化氢、苯酚等十几种毒素,大便和屁的恶臭,都是他们造成的它们是菌群紊乱的制造者,是万病之源和短寿的诱因27益生菌占优势时(占总数的80%以上),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否则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有害菌大量增加时,就会引发腹泻、肠炎、结肠炎、肠肿瘤等疾病二)肠道主要有益菌及其作用1 1、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在肠道菌群中占有绝对优势,在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8%98%双歧杆菌主要栖居于人体和动物的肠道小肠上部几乎检测不出,小肠下部数量可达103-105/g,103-105/g,大肠粪便中可达108-1012/g108-1012/g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1 1)抑制肠道致病菌(2 2)抗腹泻与防便秘(3 3)免疫调节与抗肿瘤(4 4)调节血脂(5 5)合成维生素和分解腐败物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体内缺少双歧杆菌?便秘腹泻小儿偏食厌食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血脂过高体内毒素淤积(表现为皮肤粗糙、长斑、长痘,无光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等)2 2、乳杆菌:乳杆菌同双歧杆菌一样也是人体的正常生理菌, ,作用仅次于双歧杆菌, ,没有芽孢。
乳杆菌也可在肠道内正常无害地定植, ,具有合成维生素、辅助食物消化、帮助营养吸收、促进代谢、克服肠内腐败过程、降低血清胆固醇. 酸奶中的ABLS是什么?A 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B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 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S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酸奶VS牛奶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鲜奶中钙含量丰富,经发酵后,钙等矿物质都不发生变化,但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可有效地提高钙、磷在人体中的利用率,所以酸奶中的钙磷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三)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 1 1、年龄与个体差异l出生前l出生时(5 d后)l婴幼儿(婴儿双歧杆菌)l青壮年(青春双歧杆菌)l中老年 2 2、膳食结构 对婴幼儿影响较大 3 3、免疫与精神因素v免疫是支配肠道菌群的主要因素v主要与肠粘膜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多少有关v精神状态(免疫力、内分泌系统) 4 4、药物代谢 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者。
5 5、其它 微生物污染、辐射治疗、季节变化、生存环境等 (四) )肠道菌群失调与调整肠道菌群失调(enteric dysbacteriosis)(enteric dysbacteriosis):由于机体内外的各种原因,导致栖息在人体肠道的菌群生态平衡破坏,某种或某些菌种过多或过少,外来的致病菌或过路菌的定植或增殖,或者某些肠道菌向肠道外其他部位转移,均称为肠道菌群失调失调的原因:较多,如婴幼儿喂养不当、营养不良、中老年年老体弱;肠道与其他系统急慢性疾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抗肿瘤药、放疗或化疗等41腐败菌显著增多、双歧杆菌与乳杆菌减少v常见于中老年人;v无临床症状,但会出现食欲不佳、腹涨、产气、便秘等不适反应;v是改善肠道菌群功能食品的最适宜人群,效果明显肠道菌群失调表现:肠道菌群比例失调程度,分为3 3度1度失调:由于某种食物或药物引起轻微短期的大肠菌与肠球菌减少,原因去除后即可恢复v2度失调:正常肠道菌显著减少,过路菌增多,可引起肠道异常发酵及各种肠炎,如各种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肠炎及消化道传染病v3度失调:肠道正常菌被抑制,而由过路菌所代替,引起肠炎等肠道菌群的调整 1、强调婴儿的母乳喂养;2、膳食结构合理化,尤其是保持乳品在膳食构成上的适宜比例;3、适当控制抗生素等药物的应用;4、利用有益活菌制剂及其增殖促进因子。
补充:酸奶的起源酸奶起源于保加利亚古代保加利亚游牧民族色雷斯人以酸奶为主要膳食,他们常用羊皮袋装满牛奶系在腰上,利用体温使牛奶里的细菌繁殖、发酵制成酸奶190819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马克尼科夫观察到:喜爱喝酸奶的保加利亚人比当时其他人群的寿命明显要长经研究他发现了酸奶中的微生物,命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做酸奶的菌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46第二节 改善胃肠道功能食品的开发开发改善胃肠道功能食品的原则包括:促进消化调节肠道菌群通便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一、促进消化 1.口腔内的消化:咀嚼时,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胃内的消化 :在胃蠕动下,胃蛋白酶和脂肪酶 分别将蛋白和脂肪分解为肽和脂肪酸 3.小肠内的消化 :肠蠕动下,胰液中的胰淀粉酶、麦芽糖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肽酶、核糖核酸酶、凝乳酶、胰脂肪酶等对糖、蛋白质、脂肪进行消化并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多数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一)食物的消化胃肠道是营养物质的摄取、消化与吸收的器官,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主要是依靠其运动、消化酶的分泌来完成的如果某一保健食品能对其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有调节作用,那它就有可能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总黄酮、总皂甙、多酚、粗多糖、益生菌和促消化的复合消化酶都可能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二)促进消化功能作用的功能因子促进消化的功能性食品 1、山楂v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v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v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药效成分,有降压、调节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注意事项:不能空腹吃 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等,空腹食用,会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发胀、泛酸,若在空腹时食用会增强饥饿感并加重原有的胃痛少吃生山楂 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与胃酸结合容易形成胃石,很难消化掉如果胃石长时间消化不掉就会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 2、鸡内金 为家鸡胃内膜,含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少量的胃蛋白酶、淀粉酶等 v促进胃液分泌v增强胃的运动机能,提高消化能力 1985 年瑞典人GBE 曾提出: 一个健康人全身寄生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有1.271kg之多其中肠道1kg 、皮肤200g 、口腔20g、肺20g、阴道20g 、眼1g、鼻1g ,总数为100 万亿个(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