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硫富集研究相关资料.doc
9页一、国内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硫总量:一、国内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硫总量:排放二氧化硫的主要行业有:钢铁行业、化工行业、火电行业、电力行业、焦化行业在 2005 年,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居于世界的首位,达到了 2549.4万吨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间接的对经济造成了损失,酸雨的覆盖面积每年都在加大,中国的酸雨区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国内的农林业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居民的人身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可见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经势在必行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在2007 年制定了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社会上的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推行清洁型的能源来代替煤炭资源,严格控制环境质量到 2009 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到了 2214.4 万吨,虽然有所改善,但总排放量还是居高不下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及中国的实践经验,污染物的排放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何协调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成为新一轮研究的热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资源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耗国家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的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这些都显示出了对能源的迫切需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走的是高能耗的发展路线,而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尤其是火电厂对煤炭的消耗,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则与日俱增。
中国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从 2001 年的 1948 万吨增至 2009 年的2214.4 万吨由表 3.1 可见,生活二氧化硫排放呈现增长、调整、再增长的趋势,于 2005 年达到高峰,调整后又呈现增长的趋势,总的来看排放水平在减少,由 2001 年的 381 万吨减少到 2009 年的 348 万吨, ;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现先增长再减少的趋势,于 2006 年达到峰值,之后出现下降,但总的呈现增长的趋势,由 2001 年的 1567 万吨增加到 2009 年的 1865.9 万吨工业排放的绝对额远大于生活排放的绝对额,使总的排放水平呈现增长的态势由图 3.1 可知,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变化总趋势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于 2006 年出现峰值2234.8 万吨,之后出现了回落,增长的速度要大于下降的速度目前,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能耗量居世界第二二、影响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因素:二、影响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因素:1、能源结构和消耗量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其中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资源占到了大约 67%,远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煤炭资源的消耗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其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污染物,也是中国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来源,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中占到了 90%以上。
中国国内的燃烧消耗的燃煤基本都是未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原煤,其中燃煤火电厂、工业锅炉和窑炉三类消耗煤炭的比例占到国内总消耗的 95%左右然而,全国燃煤火电厂占有煤炭消耗 45%的比例,但平均的发电率仅能保持在 30%多;全国工业锅炉的燃煤占 30%,燃煤热效率平均约为 65%,而发达国家的燃煤热效率平均能达到 80%以上;工业窑炉燃煤占 20%,工业窑炉燃煤热效率平均约为40%;城镇居民生活燃煤热效率平均仅为 22%左右从数据的结构比例上看,中国的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不仅仅是造成了煤炭能源的浪费,而且还增多了二氧化硫、烟尘等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加大了污染程度2、污染治理能力针对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带来严重污染这一问题,世界上早就研究了对其的治理办法,中国对二氧化硫排放的污染治理主要是通过对含硫燃料的脱硫来达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目的,这项技术可分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烟气脱硫三大类燃烧前脱硫是指燃烧前将燃料进行处理、加工程序,将燃料里的硫分离出去主要包括燃料的替换、洗选加工、形态转换等技术燃烧中脱硫就是炉内脱硫,指在燃料燃烧的过程中进行脱硫,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其实就是一种清洁燃烧工艺,例如工业型煤固硫、流态化燃烧等。
燃烧后脱硫就是对燃烧后生成的废气通过特制的烟道是进行脱硫的技术,在形态上可归纳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三种,主要包括:石灰石湿法、喷雾干燥法、海水脱硫、电子束法等就现阶段的技术和其它综合条件来看,烟道脱硫是最实用经济、有效地的脱硫方式,在世界范围上也是应用最多、最广和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手段我国对二氧化硫减排工作起步较晚,脱硫技术水平不高,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进度缓慢,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3、环境管理能力环境管理就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宣传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通过全面规划和有效监督,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早在 1978 年就把“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 1979 年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该法规定了污染者的责任、污染治理和排污费等作为强制性的法律制度确定下来1989 年 12 月 26 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在 1995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首次提到了有关酸雨的条文,要求对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酸雨的地区和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划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简称两控区) 。
在两控区内火电厂和其他大中型企业,属于新建项目不能用低硫煤的,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置或采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尘的措施随着二氧化硫排放量的逐年加重,在 2000 年我国又通过了最新修订的《大气法》 ,进一步对控制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的各种政策、措施做了明文规定除去这些法律法规外,国家还大力的推广清洁新能源,限制甚至关停了一些高能耗、污染重的工厂,修订现行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有效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交易也是国家为了控制监督二氧化硫排放的一种经济手段,它更加的市场化,能激励商家主动的进行污染治理工作三、国内在烟气脱硫方面的市场容量及主要公司介绍三、国内在烟气脱硫方面的市场容量及主要公司介绍1 1、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分析脱硫市场的容量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新增发电机组的脱硫容量按照新的环保政策,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燃煤机组,不论燃煤含硫量是多少,都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我们预测,到2020 年我国的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超过 1.24 亿千瓦,即在 2003 年 3.84 亿千瓦装机的基础上需新增 8.56 亿千瓦,其中火电机组约.642 亿千瓦(按火电装机比例 75%计算),这些机组均需要安装脱硫设施。
按烟气脱硫的单位投资 250 元k/W 计,新建机组脱硫设施静态投资为 1605 亿兀2)已有机组的脱硫容量要达到 2020 年基本控制酸雨污染的国家环保目标,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必须控制在 1200 万吨以内,即在 2003 年 2158.7万吨的基础上减排 958.7 万吨,其中有 325 一 385 万吨需要靠火力发电厂的减排来实现见下表:表中对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贡献率走势的预测,参考了美国、日本、德国等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历史,即随着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下降,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排放的绝对量也呈下降趋势,但行业的排放贡献率却逐步提高这意味着在控制新建机组二氧化硫排放的同时,还必须从现有燃煤机组中实现脱硫 325 一 385 万吨根据我国煤矿的平均含硫量,这一脱硫量对应的装机容量约为 1.2 亿 kw,脱硫设施静态投资为 300 亿元2 2、目前从事该方面工作的公司、目前从事该方面工作的公司((1 1)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迪电力)于 1993 年 2 月 26 日首次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注册,注册资本为 28,119 万元,主要致力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重点发展高含硫煤和劣质煤发电、城市垃圾发电、秸秆发电、小水电、风能等可再生环保型能源的投资与建设,以及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
公司的优势主要在于行业经验丰富,同时具有湿法和干法 FGD 技术及循环流化床(CFB)技术,示范工程的存在对其竞标成功也有积极意义而烟气脱硫工程特殊的合同收款方式(1:8:1)决定了公司必须垫付大量资金,资金周转压力会很大,同时凯迪电力没有五大发电集团的股东背景 以火电厂烟气脱硫、烟气脱硝为主的电力环保业务仍然是国内长期大规模发展的市场领域,凯迪电力现有的综合优势仍将在此领域获取增长空间,复杂的市场竞争和由此产生的合同价格及利润水平下滑,将是一段时期内烟气脱硫行业的主要挑战 凯迪电力发展战略规划主要是: 在电力环保领域,坚持以中国环保第一品牌为发展目标,以高质量的工程业绩不断巩固市场领先地位,通过技术开发、优化应用提高业务盈利能力,逐步实现向国际市场的拓展和增长 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公司将优选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项目,由本公司及相关子公司共同开展投资、建设、运营,获取长期稳定收益 ((2 2)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菲达环保)是全国最大的环保机械科研生产企业,环保产业中唯一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环保科技先进企业,国家机械工业局和浙江省大型重点骨干企业,主要从事电除尘、烟气净化、气力输送等方面的开发、生产、销售、安装及其它工程服务。
公司由浙江菲达机电集团公司为主发起成立,原注册资本 6000 万元 菲达环保研发实力强劲,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设电除尘研究所(联合国援建) 、气力输送研究所、电气研究所、烟气脱硫与净化研究所、布袋除尘研究所等 5 个专业研究所,以及设在浙江大学的大气污染防治研究中心先后获得了 45 项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奖励,6 项专利菲达环保还是国家电除尘器标准化委员会挂靠单位,负责制订了 29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公司拥有一流的试验研究设施和测试手段,实验室固定资产达 3000 多万元 菲达环保“十一五”发展战略:立足环保机械行业,实现纵横向产品多元化,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抓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以治理大气污染相关的环保产品为核心,精细化工及其它环保产业为支柱的产业格局,打造科技高新化、市场全球化、管理现代化的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环保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 ((3 3)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净环保)是我国环境保护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国内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制造除尘装置和烟气脱硫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及其他环保产品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
龙净环保引进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顶部振打电除尘器全套技术、拥有德国鲁奇公司侧部振打电除尘器技术、引进德国鲁奇-能捷斯-比晓夫(LLB)公司的石灰石—石膏湿法和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澳大利亚气力输送技术主要产品包括电除尘器、烟气脱硫装置、气力输送装置、电袋除尘器、IPC智能电除尘控制系统、微机控制高压硅整流设备、微机控制低压电控设备等,产品先后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及部、省级科技进步成果奖等六十多项 龙净环保发展战略:坚持“不断创新”的核心理念,坚持“稳健务实”的经营方针,把握“盈利第一”的经营理念,以“开放创新”为 2006 年主题,着眼公司的发展,用更加开放的思想解决公司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用不断创新的核心理念把握公司的各项工作,保持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未来两年烟气脱硫业务有望超越电除尘成为公司的第一大利润来源公司烟气脱硫业务的发展势头逊于凯迪电力而胜过菲达环保(600526) ,但钢价不断走高及行业竞争激烈等是电力环保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4 4)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远达环保)是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投资组建的专业环保企业,是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