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下历史全册《知识提纲+思维导图》.doc
68页九下历史全册《知识提纲+思维导图》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2、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统治:(1)掠夺(2)屠杀(3)强迫劳动3.拉美独立战争原因(背景):①政治: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②外部: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③思想启蒙的传播,激发了拉美人民的独立意识4.拉美独立运动时间: 19世纪初5.拉美独立运动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6.主力构成:印第安人、黑人和土生白人7.拉美独立运动领导者:(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2)南部地区:圣马丁(3)他们被称为南美洲解放者8.拉美独立战争结果(事迹):(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2)圣马丁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9.拉美独立战争特点:南北联合,协同作战10.拉美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1)拉美各国人民协同作战,南北夹击(2)有统一的指挥,领导人的卓越领导3)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弱11.拉美独立运动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12.拉丁美洲独立的意义(1)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2)南美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 基本上形成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3)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1)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2、印度民族大起义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3、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4、印度民族大起义杰出代表: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的激战,直到壮烈牺牲5、印度民族大起义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①英国殖民者的分化政策②起义力量分散③缺乏统一指挥7、拉美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有什么相同点:(1)根本原因相同: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2)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3)都有英雄人物出现8、联系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1851~1864年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比较它们的异同?相同点:都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气焰;都显示了人民勇于抗争的反抗精神;都以失败告终,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等 第2课 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彼得一世改革背景:(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时间: 18世纪初3、领导人:彼得一世4、彼得一世改革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5、彼得一世改革方式:向西方学习6、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4)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5)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6)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7、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1)积极: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2)消极: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1、废除农奴制原因:(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失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内部矛盾2、废除农奴制时间和领导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3、改革的实施者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改革的前提:维护地主利益4、废除农奴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5、废除农奴制的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6、废除农奴制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7、废除农奴制影响(意义):(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四、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②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③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第3课 美国南北战争一、美国领土的扩张1、方式:购买、抢占、吞并2、方向:由东向西3、结果:美国成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大国二、美国内战1.美国内战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制度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2.南北矛盾的具体表现:(1)原料、市场(2)关税税率(3)处理西部土地(4)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3美国内战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4.美国内战爆发:南方7个州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5、美国内战时间:1861--18656.美国内战领导人:林肯7.美国内战战争初期,北方失利原因在: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8.美国内战转折点:林肯政府在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法令,9.美国内战结果:1865年,内战以北方的失败告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10.美国内战战争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既是内战,也是资产阶级革命)11.美国内战影响: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2.林肯的贡献:(1)废除了黑人奴隶制;(2)维护了美国的统一13、《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内容:①《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2)作用:提高了林肯的威信,而且调动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14、对林肯的评价: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三 、美国内战中北方取胜的原因:①北方力量占优势②林肯的杰出才能③广大人民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④维护国家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⑤战争的正义性注意: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取得胜利的相同原因是在: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四、英法美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变国家的性质,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但三国在政治体制上表现又各不相同: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美国:联邦制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一、倒幕运动1、倒幕运动背景:内忧:(1)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实权的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2)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外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2、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3、倒幕运动主力:中下级武士4、倒幕运动经过:(1)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倒幕运动(2)1868年1月,倒幕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睦仁天皇亲征5、结果: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成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为明治维新运动提供了政治保障 二、明治维新1、明治维新原因:(1)根本原因: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2)直接原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2、明治维新时间: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 明治维新 ”。
3、明治维新领导者:明治天皇4、明治维新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富国强兵,殖产兴业5、明治维新内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3)经济上:推行地说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6、明治维新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7、明治维新影响:(1)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择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消极影响:日本改革保留了大量的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8、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1)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要符合国情;(2)改革是强国之路;(3)对外开放,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科教兴国 三、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了解)相同点:①都是在国家面临严重危机情况下进行的②都是由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使两国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④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⑤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四、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几种?举例说明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②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独立战争③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五、19世纪中期,美、日、俄等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1、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奴隶制的废存问题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2、解决途径:美国通过1861-1865年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日本推翻幕府后,明治天皇政府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即明治维新;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即)1861年改革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条件)(1)前提条件: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政治局面相对稳定(2)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含义: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19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