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航保障与服务保障装备项目核准申请_参考模板.docx
31页泓域咨询 /通航保障与服务保障装备项目核准申请报告说明结合我国“十四五”新发展格局,提升我市航空经济发展水平依托我市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的建设契机,结合我市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无人机、通用航空运营等航空经济基础条件,充分把握新发展格局所蕴含的市场机遇,加快航空制造、航空运输、航空物流、通航保障与服务保障等业务发展步伐,进一步壮大我市航空经济产业规模,提升我市航空经济发展水平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1551.6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429.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97%;建设期利息243.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流动资金2878.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92%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252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0688.02万元,净利润3301.3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31%,财务净现值4793.5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3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建设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建设单位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建议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其早日建成发挥效益。
目录一、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 7二、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11三、 项目建设背景 12四、 结论分析 12五、 项目背景分析 13六、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14七、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15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5八、 机会分析(O) 16九、 公司经营宗旨 17十、 节能综合评价 18十一、 防范措施 18十二、 环境管理分析 20十三、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22十四、 设备选型方案 2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 23十五、 项目总投资 2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24十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2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25十七、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 26十八、 项目风险对策 28十九、 总结 30二级标产业环境分析在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建设在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打造中高端消费品贸易之城和制造之城取得新的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运行健康平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039.6亿元,增长7.4%,连续4年荣获“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称号。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37:59,新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3%、4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9%和10.4%,达到38240元和17275元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相适应,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调控目标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5%,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新增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目标范围内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时期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总的趋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和治理结构深刻调整,发达国家在抢占技术优势的同时强化经贸规则主导权,新兴市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性调整,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通道,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转型升级阶段,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为主的新旧转换时期。
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上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资本、技术、人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结构性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从面临机遇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采取超常规措施对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倾斜支持,释放了一系列发展利好政策,为我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小康增添了新动力;“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加快向西开放步伐,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及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速度加快,为我省以开放促开发带来了新契机;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国家战略平台深入实施,经济转型升级产生巨大需求等政策、市场机遇多重叠加,为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新空间从面对挑战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延续疲弱复苏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带动力减弱,对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需要努力化解国内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下行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减速、工业品价格下跌、实体企业盈利弱、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负面传导效应需要努力化解。
我省属欠发达地区,发展阶段滞后,经济总量小,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原材料工业占比高,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弱外送不足,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重化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传统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和成本压力风险加大;交通、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依然突出,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工程性资源性缺水并存,水土资源不匹配,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保障水平低,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非公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开放程度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活力不强;高精尖和实用型人才缺乏、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人才支撑能力较弱,这些困难和矛盾需要下大力气化解一、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环境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推动航空经济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长期来看,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增长以及中产阶级规模增加,航空运输业的稳健发展,将有利于提升航空旅客的满意度和出行便捷性,航空运动作为一种新型消费形态,较好地顺应了国内消费市场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促进消费、构建国内大循环过程中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坚持航空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航空发动机、基础材料和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提升我国航空制造产业供应链的独立性,减少对外循环的依赖,提升我国航空科技产品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对于稳定出口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进一步促进航空经济提质增效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关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目前,我国正在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民航运输总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民航局“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加快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由运行服务为主向更加注重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在此背景下,民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进全行业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促使航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我国经济整体受疫情影响有限,有利于推动“十四五”航空经济稳步恢复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101.6万亿元,占世界经济份额由2019年的16.3%上升到17%左右。
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在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在疫苗接种等利好因素作用下,受疫情冲击的航空运输业将逐步得到恢复2021年中央本级国防支出预算比2020年增长6.8%,继续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将为我国“十四五”军机装备市场稳步增长奠定基础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日益凸显,航空科技创新是衡量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市场空间广阔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以大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配套制造、通用航空、无人机为代表的航空科技创新产业具有高附加价值和高技术含量的特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层规划引领航空经济发展方向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提出了全国“建成布局合理、便利快捷、制造先进、安全规范、应用广泛、军民兼顾的通用航空体系”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目标,明确了通用航空产业的国家级战略性地位2017年2月,民航局印发了《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这是我国行业管理部门首次出台的通用航空五年专项规划,通用航空产业的战略地位逐步凸显。
2018年12月,民航局印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加快实现从航空运输大国向航空运输强国的跨越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推动低空飞行旅游发展,培育充满活力的通用航空市场,深化空域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顶层规划纲要的提出,为航空经济领域整体的产业发展、行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与保障多方政策大力推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与载体,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2012年5月,民航局发布《通用机场建设规范》文件(MH/T5026-2012),提出应合理确定通用机场建设规模与运行设施,保证通用机场的安全适用性,针对通用机场建设做出明确规范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发改高技〔2017〕4号),提出到2020年建设50个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成50个以上通用机场2020年1月,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民航发〔2020〕1号),提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等机场建设新方向,同时强调推进和完善通用机场分级管理制度,坚持放管结合,促进通用机场健康发展,以此实现中国民航机场发展“两翼齐飞”。
多部门鼓励措施不断推动航空经济市场化、规模化、融合化发展针对我国通用航空发展,民航局切实深化改革,树立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的通用航空发展新理念,形成了通航业务框架和通航法规框架,《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提升通用航空服务能力工作方案》《民航局关于通用航空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总体建设方案》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出台2016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会同相关部委发布《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飞机跳伞、滑翔伞和滑翔机飞行营地的建设工作,不断普及航空文化,培养航空人才,更好发展航空运动产业2020年5月,民航局正式印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在城市场景、海岛场景、支线物流等5个领域开展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的遴选、申报工作,引导产业发展、培育产业生态,形成促进无人驾驶航空行业管理与社会管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提高创新技术水平鼓励发展航空制造装备制造水平直接影响到行业总体发展水平,因此国家有关部门也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航空制造产业发展早在2013年《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工信部就提出鼓励发展通用飞机、直升机与公务机,鼓励航空工业企业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合作,拓展通用飞机产业链。
2018年,民航局印发《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培。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