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docx
4页《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优点: 1、变更教材 教材中供应的小强比较大小的两组,只包含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了拓宽学生的学问,在例题中有意加入了减法性质的一组题,有效把握简算教学的难点 2、学生主体地位凸显 在这节课中,依据数学学问的以旧引新,学问迁移的特点,依据本课教学的学问我采纳学生自主探究发觉规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沟通,得出整数的加法、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子,老师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不易理解或简单出错处给与帮助和点拨 缺点: 1、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不太合理,对学生的导向作用不够好在出现例二的三个等式时,我提出“你能视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的问题,想以此引发学生的视察,得出等号左右两边的数相同,只是位置交换或者运算依次不同,顺理成章得出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而学生干脆答出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在老师的引导下才一步一步说出,有些牵强附会,牵着鼻子走 2、教学时间把握不够好,前松后紧复习中为了顾全大局,用的时间较长。
《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其实是建立在整数的简便计算的基础上的,因此在简便计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节奏,学生简单疏忽的是对小数数据的视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复习引入时把凑整练习提上来,可以先是一位小数的凑整,然后给出一列数字,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凑整练习进一步巩固成果给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创设沟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总结小数凑整的留意事项:在凑整的时候还真的不能光看最终一位是不是可以凑成整数还要看看整个小数部分的位数是不是相同才可以的 胜利之处: 练习中,学生由于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在计算中都很自觉地采纳了简便计算,学生学习上不存在什么困难,新知的学习特别顺当,练习的巩固也很顺畅 不足之处: 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学生出错较少,但是在应用减法的性质上学生出错较多例如:7.3-4.8+1.2和12.89-(6.89+2.3),因而在新知的教学上要多设计应用减法性质的练习题及变式练习,让学生敏捷解决问题《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2 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之前,学生已接触过这类应用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驾驭两种解答方法,但对这算法没能归纳、概括,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应重在让学生发觉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并通过详细的计算、比较,得出结论:有时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比较简便,有时依次减就比较简便。
从而敏捷的驾驭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实力 1、对例题的选取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详细情景中学习数学对课本上的例题,在备课时我迟疑了许久:是采纳现成的'例题,还是另选生活中的素材重组新题进行教学,后来经过思索,我发觉学生对学校图书室购书并不生疏,并对这种应用题有肯定的解答实力,于是在备课时,我确定采纳书上的例题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用两种方法解答这一题目,又指名说解答此题时每一步的算理,最终让学生分组探讨举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这样通过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很好地体验生活数学,激活了学生原有的学问与阅历,使学生情愿去主动探究学问 2、对优化方法的教学 算法多样化,算法优化既是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新课程的标准理念之一,特殊是算法优化,是提高学生计算实力的重要环节,本节课在学生通过分组计算、分组探讨已能明显感受到: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改为从一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可以使计算简便,并能利用这种方法正确、快速的计算出例2为开发学生的心理定势,更为了让学生选择最佳的计算方法,我出了这样一道题376—138—176,通过计算、比较,使学生感悟到不是全部题都选取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简便,而应选择先减176,再减138的方法更为简便,从而使学生明白:计算题也要仔细审题,选取最佳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应用中比较,在比较中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3、对合作学习的思索 本堂课的教学,虽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已基本达到目的;从教学手段上来说,采纳了学生有爱好的编题、竞赛、探讨、数学医院的方式,整节课学生也活跃,但平常内向、不敢发言的学生仍未能举手答问,在合作沟通时,就只做了一个听众,而不能主动主动地参加大家的探讨,我也始终在苦苦思索:怎样才能在短短的四非常钟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培育每一个学生的参加合作意识《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