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章末检测卷(五)(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6页章末检测卷(五)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某地自然带分布图,基带为温带阔叶林带读图回答1~3题1.图中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 B.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解析:选C 从图中信息判断:温带阔叶林带、寒温带针阔混交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高山岳桦矮曲林带、山地苔原带的分布是由西向东变化,既不符合纬度地带性分布、也不体现经度地带性规律,而且材料中还出现了山地自然带,故直接选C2.我国平原地区缺失苔原带的原因(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海陆分布解析:选A 苔原带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而我国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纬度低是我国缺失苔原带的原因,所以选A3.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A.美国东南部 B.中国东北地区C.巴西高原 D.俄罗斯北部解析:选B 美国东南部为常绿阔叶林带,A错;中国东北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符合题意,选B;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带,C错;俄罗斯北部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带,D错2019届长沙市长郡中学调研)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 200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地面1.3 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 368 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 mm左右,据此完成4~6题。
4.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 B.秦岭 C.武夷山 D.大别山解析:选C 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2 000 m左右且山体所在地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丰富说明东南坡为迎风坡,据此结合选项,武夷山符合,选C5.海拔1 600 m~2 000 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解析:选C 由图示可知,海拔1 600 m~2 000 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水热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这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示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据此分析选C6.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A.东南坡海拔1 400米处 B.西北坡海拔1 600米处C.西北坡海拔1 200米处 D.东南坡海拔1 900米处解析:选B 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中乔木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应该是三类乔木都有并且比例相差不大的地区。
由图并结合选项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 600米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据此选B2019届长沙市长郡中学调研)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7~9题7.图中M自然带东西宽度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C.土壤 D.人类活动解析:选A 图中M自然带位于大分水岭东侧,沿海区域范围小,所以自然带的东西宽度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对洋流、土壤、人类活动不是影响自然带宽度的主要因素,B、C、D错 8.甲、乙、丙、丁四自然带中,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选A 郁闭度是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甲、乙、丙、丁四自然带中,甲地是热带雨林带,植被茂密,郁闭度最高,A对乙是热带草原带,丙是热带沙漠带,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郁闭度低,B、C、D错9.我国下列地区植被景观与N岛最相似的是( )A.海南岛 B.长江三角洲 C.山东半岛 D.柴达木盆地解析:选C 图中N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我国植被景观与N岛最相似的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应是山东半岛,C对海南岛是热带季雨林景观,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常绿林景观,柴达木盆地是荒漠景观,A、B、D错2018届山东潍坊高考预测卷)读早春短命植物大致分布范围图,回答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早春短命植物分布在内陆地区,这些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②植物利用早春融化雪水或雨水生长发育 ③夏秋季无植物的原因是该区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④短命的原因是一年中只有早春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解析:选D 从图中分布的地区看早春短命植物一部分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这些地区会受到海洋气团控制,①错;植物利用早春融化雪水或雨水生长发育,②对;夏秋季无植物的原因是该区域夏季炎热,短命植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逃避干旱的夏季休眠现象,这些地区不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③错;短命的原因是一年中只有早春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④对11.我国伊犁(伊宁)一带短命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是( )A.冬季受北冰洋气流影响,降雪量大B.早春积雪融化,为植物提供充足水源C.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植物生长速度快D.从河谷到高海拔地区落差大,植物种类多解析:选D 冬季受北冰洋气流影响,降雪量大,早春积雪融化,为植物提供充足水源,这些只能说使植物生长好,不是导致种类多的主要原因,A、B错;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植物生长速度快,不是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C错;从河谷到高海拔地区落差大,水热条件差别大,植物种类多,D对。
二、综合题(共56分)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解析:(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读图可知,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此题可借鉴热带迁移农业的知识来进行作答。
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答案:(1)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2)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
4)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13.(3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砾石比重较高该高山苔原带的2 140~2 220米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至2 140~2 220处的苔原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苔原带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1)判断草本植物入侵前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的所在部位,并说明判断依据2)说明坡度较大部位易被草本植物入侵的原因3)分析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 解析:(1)2 140~2 220米海拔处,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物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特殊区域”指较低海拔、陡坡处,根据图示,草本植物易入侵的部位,海拔低,坡度大,说明在该自然环境下草本较灌木具有竞争优势。
2)坡度较大部位的土壤较薄,草本植物较灌木易于着生和定植,所以易被草本植物入侵3)植被与土壤间的联系密切,土壤理化性质会因植被类别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与灌木相比,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耗水量少,所以土壤水分含量增加,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答案:(1)较低海拔、陡坡处依据:草本植物易入侵的部位是低海拔和高坡度,说明在该自然环境下草本较灌木具有竞争优势2)土壤较薄,草本植物较灌木易于着生和定植3)与灌木相比,草本涵养水源能力较强;草本入侵导致灌木减少,生物量减少,耗水量减少;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