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课件.ppt

80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5705765
  • 上传时间:2024-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8.50K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津市节能评估人员培训天津市节能评估人员培训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1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第一篇第一篇 节能法制与政策节能法制与政策n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n《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n相关法律的节能规定相关法律的节能规定  (略略)n节能法规与规章节能法规与规章  (略略)n节能政策节能政策   (略略)2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一)(一)n n法规与政策的概念和效力法规与政策的概念和效力法规与政策的概念和效力法规与政策的概念和效力1.1.定义: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定义: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定义: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定义:法规是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律文        件的总称件的总称件的总称件的总称2.2.立法体制:统一又分层次立法体制:统一又分层次立法体制:统一又分层次立法体制:统一又分层次( (一元两级三层一元两级三层一元两级三层一元两级三层) )       宪法(立法法)宪法(立法法)宪法(立法法)宪法(立法法)- -法律法律法律法律- -行政法规行政法规行政法规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地方法规地方法规地方法规- -政府规章政府规章政府规章政府规章                                        -                                        -特区法特区法特区法特区法     -     -部门规章部门规章部门规章部门规章3.3.效力和适用效力和适用效力和适用效力和适用★★★★     P4   P4   效力层级:效力层级:效力层级:效力层级:是指法规的效力等级或法规的效力位阶。

      是指法规的效力等级或法规的效力位阶是指法规的效力等级或法规的效力位阶是指法规的效力等级或法规的效力位阶从制定主体看,法的制定主体层级高的,法的效力的层级就从制定主体看,法的制定主体层级高的,法的效力的层级就从制定主体看,法的制定主体层级高的,法的效力的层级就从制定主体看,法的制定主体层级高的,法的效力的层级就高 “上位法高于下位法上位法高于下位法上位法高于下位法上位法高于下位法” ”;;;;“ “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 “后后后后法优法优法优法优于前法于前法于前法于前法” ”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一)(一)效力范围效力范围效力范围效力范围 :  :   法规的效力范围法规的效力范围法规的效力范围法规的效力范围   包括对人的效力(适用于那些包括对人的效力(适用于那些包括对人的效力(适用于那些包括对人的效力(适用于那些人)、空间效力(领土、领水和领空)和时间效力(何时生人)、空间效力(领土、领水和领空)和时间效力(何时生人)、空间效力(领土、领水和领空)和时间效力(何时生人)、空间效力(领土、领水和领空)和时间效力(何时生效效效效和失效和失效和失效和失效)。

           适用:适用:适用:适用:为了保证我国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体现和保证法制统为了保证我国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体现和保证法制统为了保证我国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体现和保证法制统为了保证我国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体现和保证法制统一,《宪法》和《立法法》明确了不同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宪法》和《立法法》明确了不同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宪法》和《立法法》明确了不同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一,《宪法》和《立法法》明确了不同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和法律冲突时的使用原则等级和法律冲突时的使用原则等级和法律冲突时的使用原则等级和法律冲突时的使用原则P5P5   (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 )4.4.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①①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②②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法是以对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社会规范       ③③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

      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   ④   ④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⑤   ⑤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4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二)(二)n n政策政策   分类:分类:分类:分类:①①从层次上分,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从层次上分,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从层次上分,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从层次上分,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和具体政策和具体政策和具体政策                       ②                ②从从从从时效上分,可分为长期政策、中期政时效上分,可分为长期政策、中期政时效上分,可分为长期政策、中期政时效上分,可分为长期政策、中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策和短期政策策和短期政策策和短期政策                ③                ③从从从从内容上分,又可分为经济政策、政治内容上分,又可分为经济政策、政治内容上分,又可分为经济政策、政治内容上分,又可分为经济政策、政治政策、社会政策、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等。

      政策、社会政策、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等政策、社会政策、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等政策、社会政策、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等   功能:功能:功能:功能:     一是调整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一是调整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一是调整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一是调整利益关系,调动积极性                                  二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行动步伐二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行动步伐二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行动步伐二是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行动步伐                                  三是协调社会系统,维持国家秩序三是协调社会系统,维持国家秩序三是协调社会系统,维持国家秩序三是协调社会系统,维持国家秩序  5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二)(二)特点:特点:特点:特点:①①合法性合法性合法性合法性——符合法律的规定符合法律的规定②②超前性超前性超前性超前性——指导未来指导未来③③周期性周期性周期性周期性——具有生命运动与发展过程具有生命运动与发展过程④④相对性相对性相对性相对性——同一规定对于不同的范畴,可以赋予其同一规定对于不同的范畴,可以赋予其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意义n n法规与政策的关系法规与政策的关系 联系:联系:联系:联系:     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表述和规范形式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表述和规范形式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表述和规范形式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表述和规范形式                              法律规范着政策运行的全过程法律规范着政策运行的全过程法律规范着政策运行的全过程法律规范着政策运行的全过程                              政策行动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的过程政策行动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的过程政策行动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的过程政策行动是贯彻实施相关法律的过程   6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二)(二)区 别法 规政 策制定的主体制定的主体立法机关和政府立法机关和政府党和政府党和政府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以法律条文以法律条文形式多样形式多样时时 效效具有普遍的规则具有普遍的规则可以临时、具体可以临时、具体规规 范范具有规范性具有规范性具有灵活性具有灵活性实实 施施具有制裁手段具有制裁手段靠行政、纪律手段靠行政、纪律手段7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三)(三)n n权利与义务概述权利与义务概述 定义:定义:P10 关系:关系: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是对应的;不是对立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是对应的;不是对立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是对应的;不是对立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是对应的;不是对立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统一的。

      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统一的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统一的的、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统一的n n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  n n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公民、法人和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公民、法人和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公民、法人和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其他组织其他组织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间的关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间的关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间的关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间的关系行政相对人享有权利:行政相对人享有权利:行政相对人享有权利:行政相对人享有权利:1010项项项项8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三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三))★★★★P13义务:义务:义务:义务:服从行政管理、服从行政管理、服从行政管理、服从行政管理、协助公务、维护公益、协助公务、维护公益、协助公务、维护公益、协助公务、维护公益、接受行政监督、提供真实信息、遵守法定程序接受行政监督、提供真实信息、遵守法定程序接受行政监督、提供真实信息、遵守法定程序接受行政监督、提供真实信息、遵守法定程序。

      n n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责任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责任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责任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责任         6 6项特征、项特征、项特征、项特征、 9 9项内容和行使的形式和原则项内容和行使的形式和原则项内容和行使的形式和原则项内容和行使的形式和原则 常见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常见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常见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常见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裁决行政裁决行政裁决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处罚程序:行政处罚程序: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听证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听证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听证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听证9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第二章《节约能源法》第二章《节约能源法》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7 7章章章章8787条条条条n n现行《节约能源法》的修改内容:现行《节约能源法》的修改内容:现行《节约能源法》的修改内容:现行《节约能源法》的修改内容:            一是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二是健全了节能标准体系,一是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二是健全了节能标准体系,一是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二是健全了节能标准体系,一是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二是健全了节能标准体系,三是完善了节能监管体系,四是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五是三是完善了节能监管体系,四是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五是三是完善了节能监管体系,四是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五是三是完善了节能监管体系,四是加大了政策激励力度,五是明确了节能监管主体,六是强化了节约能源法律责任。

      明确了节能监管主体,六是强化了节约能源法律责任明确了节能监管主体,六是强化了节约能源法律责任明确了节能监管主体,六是强化了节约能源法律责任n n调整范围调整范围调整范围调整范围:完善了工业,增加了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完善了工业,增加了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完善了工业,增加了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完善了工业,增加了建筑、交通、公共机构n n★★★★立法目的立法目的立法目的立法目的: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P20 战略地位战略地位战略地位战略地位:节约资源是我国的:节约资源是我国的:节约资源是我国的: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基本国策基本国策基本国策实施节约与实施节约与实施节约与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10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第二章《节约能源法》第二章《节约能源法》n n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基本制度::::①①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监督和考核)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监督和考核)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监督和考核)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监督和考核)②②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③③高耗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高耗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高耗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高耗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④④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目前国家已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目前国家已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目前国家已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目前国家已制定2828种)种)种)种)⑤⑤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制度主要是家用电器)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制度主要是家用电器)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制度主要是家用电器)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制度。

      主要是家用电器)⑥⑥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规范节能产品市场)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规范节能产品市场)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规范节能产品市场)节能产品认证制度规范节能产品市场)⑦⑦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11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第二章《节约能源法》第二章《节约能源法》n nP56P56《节能法》第五十五条从五个方面规定了重点《节能法》第五十五条从五个方面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的义务:用能单位的义务:        一是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一是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一是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一是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二是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二是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二是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二是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        三是将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的情三是将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的情三是将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的情三是将聘任符合法定条件的能源管理负责人的情况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备案。

      况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备案况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备案况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备案        四是授予所聘能源管理负责人本法规定的职责四是授予所聘能源管理负责人本法规定的职责四是授予所聘能源管理负责人本法规定的职责四是授予所聘能源管理负责人本法规定的职责        五是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五是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五是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五是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12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第二篇第二篇 能源管理基础能源管理基础n能源与能量能源与能量n基础管理基础管理n用能管理用能管理n监管制度监管制度n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n节能机制节能机制1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能源与能量能源与能量n n能源能源能源能源 1. 1. 1. 1.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定义: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资源 2. 2. 2. 2.分类:分类:分类:分类:8 8 8 8种分类方法种分类方法种分类方法种分类方法 P119 P119 P119 P119 3. 3. 3. 3.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新能源:核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新能源:核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新能源:核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新能源:核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生物质能、 氢能和新开发的两种能源(可燃冰和可控核聚变)氢能和新开发的两种能源(可燃冰和可控核聚变)氢能和新开发的两种能源(可燃冰和可控核聚变)氢能和新开发的两种能源(可燃冰和可控核聚变)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动物粪便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动物粪便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动物粪便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动物粪便14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能源与能量能源与能量n n能量能量 1.1.1.1.定义: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定义:是物质运动的度量定义:是物质运动的度量定义: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2. 2. 2. 2.分类: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分类: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分类: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分类:机械能、热能、电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 3. 3. 3. 3.★★★★特性:特性:特性:特性: 状态性状态性状态性状态性: : : :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物质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可加性可加性可加性可加性: : : :体系所获得的能量为输入该体系多种能量之和体系所获得的能量为输入该体系多种能量之和体系所获得的能量为输入该体系多种能量之和体系所获得的能量为输入该体系多种能量之和 转换性转换性转换性转换性: : : :能量的转换是能量最重要的属性能量的转换是能量最重要的属性能量的转换是能量最重要的属性能量的转换是能量最重要的属性 传递性传递性传递性传递性: : : :能量可以从不同的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能量可以从不同的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能量可以从不同的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能量可以从不同的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做功性做功性做功性做功性: : : :利用能量做功,是利用能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目的利用能量做功,是利用能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目的利用能量做功,是利用能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目的利用能量做功,是利用能量的基本手段和主要目的 贬值性贬值性贬值性贬值性: : : :能量不仅有能量不仅有能量不仅有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量的多少量的多少量的多少””””,还有,还有,还有,还有““““质的高低质的高低质的高低质的高低””””15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能源与能量能源与能量4.4.4.4.贮存:对大多数能量转换或利用系统而言,获得贮存:对大多数能量转换或利用系统而言,获得贮存:对大多数能量转换或利用系统而言,获得贮存:对大多数能量转换或利用系统而言,获得的能量和需求的能量常常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使的能量和需求的能量常常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使的能量和需求的能量常常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使的能量和需求的能量常常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使利用能量的过程连续地进行,就必须有某种形式的利用能量的过程连续地进行,就必须有某种形式的利用能量的过程连续地进行,就必须有某种形式的利用能量的过程连续地进行,就必须有某种形式的能量储存措施或专门设置一些储能设备。

      能量储存措施或专门设置一些储能设备能量储存措施或专门设置一些储能设备能量储存措施或专门设置一些储能设备n n能源与能量关系能源与能量关系n n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能源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可以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二是可以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须的各种自然资源;二是可以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须的各种自然资源;二是可以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须的各种自然资源;二是可以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须的各种能量n n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16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n n能源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储量及产量、消费储量及产量、消费储量及产量、消费储量及产量、消费     P127     P127n n现状现状现状现状1.1.1.1.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处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处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处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仍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仍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仍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持续相当的时间。

      将持续相当的时间将持续相当的时间将持续相当的时间2.2.2.2.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于改善和提高于改善和提高于改善和提高131313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3.“3.“3.“3.“高碳高碳高碳高碳””””特征突出的特征突出的特征突出的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发展排放发展排放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成为中国可,成为中国可,成为中国可持续持续持续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发展的一大制约发展的一大制约发展的一大制约17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4.“4.“富煤、少气、缺油富煤、少气、缺油富煤、少气、缺油富煤、少气、缺油” ”的我国资源条件,决定的我国资源条件,决定的我国资源条件,决定的我国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择有限5.5.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工业比重高的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工业比重高的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工业比重高的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工业比重高的产业结构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产业结构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产业结构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产业结构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6.6.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n n任务任务任务任务: :1.1.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18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能源发展现状与意义2 2.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3.3.能源多元发展,保障能源安全能源多元发展,保障能源安全4.4.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法制建设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法制建设n n能源的意义能源的意义能源的意义能源的意义          n n对经济社会的意义对经济社会的意义对经济社会的意义对经济社会的意义   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三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素三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素三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素三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因素   19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节能的意义与途径节能的意义与途径n n节能的原则与意义节能的原则与意义节能的原则与意义节能的原则与意义 P150P150P150P150 1.1.1.1.原则:原则:原则:原则:4 4 4 4条条条条 ①①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突出节能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②  ②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坚持把节能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③  ③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机制  ④  ④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

      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 2.2.2.2.意义:意义:意义:意义:7 7 7 7项项项项 (国策、战略、能源安全、低碳)(国策、战略、能源安全、低碳)(国策、战略、能源安全、低碳)(国策、战略、能源安全、低碳)   ①   ①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   ②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是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③   ③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节能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④   ④节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节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节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节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小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⑤   ⑤节能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节能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

      节能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节能是推动低碳经济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   ⑥   ⑥节约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节约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节约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节约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   ⑦   ⑦节能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节能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节能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节能是增强用能单位竞争力、提高用能单位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20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节能的意义与途径节能的意义与途径n n节能的方式与途径节能的方式与途径节能的方式与途径节能的方式与途径★★★★《节能法》对节能的定义:《节能法》对节能的定义:《节能法》对节能的定义:《节能法》对节能的定义:““““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有效、合理有效、合理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地利用能源地利用能源地利用能源 ” ” ” P149P149P149P149 1. 1. 1. 1.节能的方式:节能的方式:节能的方式:节能的方式:4 4 4 4种种种种     ①①不使用能源不使用能源不使用能源不使用能源 (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时间) )  ②  ②降低能源消耗不影响基本生活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不影响基本生活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不影响基本生活质量)降低能源消耗不影响基本生活质量)  ③  ③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真正意义节能)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真正意义节能)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真正意义节能)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率真正意义节能)  ④  ④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最好的节能方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最好的节能方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最好的节能方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最好的节能方式))))21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节能的意义与途径节能的意义与途径2.2.2.2.节能的途径:节能的途径:节能的途径:节能的途径: P153 P153 P153 P153 管理节能:管理节能:管理节能:管理节能: 14 14 14 14项项项项⑴⑴⑴⑴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政府节能考核评价制度⑵⑵⑵⑵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建设⑶⑶⑶⑶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⑷⑷⑷⑷严格执行规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执行规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⑸⑸⑸⑸严格执行落后产品、产能淘汰制度严格执行落后产品、产能淘汰制度严格执行落后产品、产能淘汰制度严格执行落后产品、产能淘汰制度⑹⑹⑹⑹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力度⑺⑺⑺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⑻⑻⑻⑻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建筑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建筑。

      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建筑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型建筑22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节能的意义与途径节能的意义与途径⑼⑼⑼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控制室内空调温度控制室内空调温度⑽⑽⑽⑽强化交通运输节能管理强化交通运输节能管理强化交通运输节能管理强化交通运输节能管理⑾⑾⑾⑾加强公共结构用能管理加强公共结构用能管理加强公共结构用能管理加强公共结构用能管理⑿⑿⑿⑿加大对用能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用能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用能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对用能单位的监督检查⒀⒀⒀⒀加大对节能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节能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节能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节能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⒁⒁⒁⒁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扶持行业协会的发展技术节能:技术节能:技术节能:技术节能: 8 8 8 8项项项项 P156 P156 P156 P156★★★★结构节能结构节能结构节能结构节能 :结构节能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结构节能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结构节能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结构节能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准入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准入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准入工艺结构、产品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能耗准入条件等方式来实现节能的活动。

      条件等方式来实现节能的活动条件等方式来实现节能的活动条件等方式来实现节能的活动 P158P1582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n n概述概述 概念:概念:概念:概念: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数量、质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数量、质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数量、质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个环节的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能源计量是能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开能源计量是能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开能源计量是能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开能源计量是能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开展节能量化管理的前提展节能量化管理的前提展节能量化管理的前提展节能量化管理的前提能源计量器具:是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能源计量器具:是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能源计量器具:是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能源计量器具:是指测量对象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载能工质的计量器具 依据:依据:依据:依据:GB17167-2006 GB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管管管理通则》理通则》理通则》理通则》 24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n n能源计量器具分类:能源计量器具分类:能源计量器具分类:能源计量器具分类:1.1.按结构特点按结构特点按结构特点按结构特点n n量具:量块、砝码和直尺等量具:量块、砝码和直尺等量具:量块、砝码和直尺等量具:量块、砝码和直尺等n n计量仪器仪表:压力表、流量表和温度计等计量仪器仪表:压力表、流量表和温度计等计量仪器仪表:压力表、流量表和温度计等计量仪器仪表:压力表、流量表和温度计等n n计量装置: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计量装置: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计量装置: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计量装置: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2.2.按计量学用途按计量学用途按计量学用途按计量学用途n n计量基准器具: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计量标准。

      计量基准器具: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计量标准计量基准器具: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计量标准计量基准器具: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计量标准n n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基准高于标准)(基准高于标准)(基准高于标准)(基准高于标准)25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n n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和企事业单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和企事业单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和企事业单包括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计量标准和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在量值传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位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在量值传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位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在量值传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位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在量值传递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即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作用即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作用即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作用即将计量基准所复现的单位量值,通过检定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计量器具量值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计量器具量值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计量器具量值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从而确保工作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可靠,确保全国测量活动达到统一的准确可靠,确保全国测量活动达到统一的准确可靠,确保全国测量活动达到统一的准确可靠,确保全国测量活动达到统一 n n工作计量器具:日常工作中所用的计量器具工作计量器具:日常工作中所用的计量器具工作计量器具:日常工作中所用的计量器具工作计量器具:日常工作中所用的计量器具n n检定检定检定检定::::        强检: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强检: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强检: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强检: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并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监测,并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监测,并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监测,并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检定。

      检定        非强检:用于生产和科研的工作计量器具非强检:用于生产和科研的工作计量器具非强检:用于生产和科研的工作计量器具非强检:用于生产和科研的工作计量器具26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n n《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n n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企业、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社会团体社会团体社会团体n n配备范围:配备范围:配备范围:配备范围:5 5部分部分部分部分①①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②②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耗能工质。

      工质③③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的能源及耗能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的能源及耗能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的能源及耗能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的能源及耗能工质27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④④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耗能工质⑤⑤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能源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能源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能源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能源及耗能工质及耗能工质及耗能工质及耗能工质n n配备原则配备原则配备原则配备原则::::分类计量、分级、分项考核,配备便携式分类计量、分级、分项考核,配备便携式分类计量、分级、分项考核,配备便携式分类计量、分级、分项考核,配备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能源检测仪表能源检测仪表能源检测仪表n n配备要求配备要求配备要求配备要求:(:(:(:(强制性要求)强制性要求)强制性要求)强制性要求)1212项要求:项要求:项要求:项要求:配备率、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配备率、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配备率、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配备率、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准确度、加工转换、满足环境要求等。

      准确度、加工转换、满足环境要求等准确度、加工转换、满足环境要求等准确度、加工转换、满足环境要求等n n配备率要求:配备率要求:配备率要求:配备率要求:n n★★★★输入、输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必须达到输入、输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必须达到输入、输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必须达到输入、输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必须达到100% 100% 28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n n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表表表表1   1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       固态能源、液态能源、气态能源(除煤气外固态能源、液态能源、气态能源(除煤气外固态能源、液态能源、气态能源(除煤气外固态能源、液态能源、气态能源(除煤气外90%90%))))配备率达到配备率达到配备率达到配备率达到100%100%,蒸汽,蒸汽,蒸汽,蒸汽80%80%,水,水,水,水95%95%。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见表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见表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见表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见表3 3       表表表表2  2  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主要用能设备能源消耗量(或功率)限定值       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单独进行能源计量考核的用能单元       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集中管理同类用能设备的用能单元n n数据源于计量,管理依靠数据数据源于计量,管理依靠数据数据源于计量,管理依靠数据数据源于计量,管理依靠数据29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n n管理要求管理要求管理要求管理要求: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

      1.1.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文件、制度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文件、制度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文件、制度建立完善能源计量管理文件、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能源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能源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能源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检定、维修、报废处理和实验室工作及岗位责任等,要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报废处理和实验室工作及岗位责任等,要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报废处理和实验室工作及岗位责任等,要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报废处理和实验室工作及岗位责任等,要有统一的管理制度￿ ￿2.2.能源计量人员配备能源计量人员配备能源计量人员配备能源计量人员配备       从事计量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从事计量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从事计量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从事计量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3.3.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       一览表:一览表:一览表:一览表: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地点、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地点、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地点、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地点、状态(合格、准用、停用)状态(合格、准用、停用)状态(合格、准用、停用)状态(合格、准用、停用)        档档档档       案:案:案:案: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

      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近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近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近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计量器具出厂合格证近2 2个连续周期检定证书计量器具维修记录个连续周期检定证书计量器具维修记录个连续周期检定证书计量器具维修记录个连续周期检定证书计量器具维修记录30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管理溯源图:溯源图:溯源图:溯源图:用能单位应具备能源计量器具溯源图其中作为用用能单位应具备能源计量器具溯源图其中作为用用能单位应具备能源计量器具溯源图其中作为用用能单位应具备能源计量器具溯源图其中作为用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自校文件:自校文件:自校文件:自校文件:凡属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凡属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凡属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凡属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的受控文件(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

      的受控文件(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的受控文件(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的受控文件(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4.4.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用能单位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计量用能单位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计量用能单位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计量用能单位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规范)应便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根据需测试记录表格(应规范)应便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根据需测试记录表格(应规范)应便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根据需测试记录表格(应规范)应便于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根据需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网络化管理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网络化管理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网络化管理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网络化管理31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统计管理能源统计管理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局20112011年修订了《天津市能源统计工作规年修订了《天津市能源统计工作规年修订了《天津市能源统计工作规年修订了《天津市能源统计工作规定》,对机构、人员、计量、原始记录、台账、制度、定》,对机构、人员、计量、原始记录、台账、制度、定》,对机构、人员、计量、原始记录、台账、制度、定》,对机构、人员、计量、原始记录、台账、制度、数据管理、统计资料管理等提出来具体要求。

      数据管理、统计资料管理等提出来具体要求数据管理、统计资料管理等提出来具体要求数据管理、统计资料管理等提出来具体要求n n概念与特点概念与特点概念与特点概念与特点   1.1.概念:概念:概念:概念:能源统计是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能源统计是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能源统计是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能源统计是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贮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工程、、转换、输送、贮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工程、、转换、输送、贮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工程、、转换、输送、贮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工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科学门专门统计科学门专门统计科学门专门统计科学   2.2.特点:特点:特点:特点: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       复杂复杂复杂复杂          一次能源到加工转换;加工转换到终端消费;最终使一次能源到加工转换;加工转换到终端消费;最终使一次能源到加工转换;加工转换到终端消费;最终使一次能源到加工转换;加工转换到终端消费;最终使用部门的使用情况。

      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用部门的使用情况用部门的使用情况32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统计管理能源统计管理n n任务与程序任务与程序任务与程序任务与程序 1. 1.任务:任务:任务:任务:5 5项项项项          P167          P167 2.  2. ★★★★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工作程序:确定统计范围确定统计范围确定统计范围确定统计范围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计指标体系采集数据,编制统计报表,计算各类能源综合指标采集数据,编制统计报表,计算各类能源综合指标采集数据,编制统计报表,计算各类能源综合指标采集数据,编制统计报表,计算各类能源综合指标对能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能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能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能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将能源统计结果报送有关部门将能源统计结果报送有关部门将能源统计结果报送有关部门将能源统计结果报送有关部门3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统计管理能源统计管理n n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原始记录、台帐和报表   1.1.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原始记录:原始记录: 5 5类类类类                  (规范表格)(规范表格)(规范表格)(规范表格)生产和销售、购进、领用和消耗、调拨、库存。

      生产和销售、购进、领用和消耗、调拨、库存生产和销售、购进、领用和消耗、调拨、库存生产和销售、购进、领用和消耗、调拨、库存要求:种类齐全、统一管理、准确及时要求:种类齐全、统一管理、准确及时要求:种类齐全、统一管理、准确及时要求:种类齐全、统一管理、准确及时 2. 2.统计台帐(满足管理需要、上级要求、与现行制度一致)统计台帐(满足管理需要、上级要求、与现行制度一致)统计台帐(满足管理需要、上级要求、与现行制度一致)统计台帐(满足管理需要、上级要求、与现行制度一致)统计报表台账:由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之间的过渡性台账统计报表台账:由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之间的过渡性台账统计报表台账:由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之间的过渡性台账统计报表台账:由原始记录到统计报表之间的过渡性台账专项指标台账:针对某一项能源活动专设的台账,如能源回专项指标台账:针对某一项能源活动专设的台账,如能源回专项指标台账:针对某一项能源活动专设的台账,如能源回专项指标台账:针对某一项能源活动专设的台账,如能源回收利用、能源投入产出台账等收利用、能源投入产出台账等收利用、能源投入产出台账等收利用、能源投入产出台账等历史资料台账:将各种有关能源的统计资料按月、年整理登历史资料台账:将各种有关能源的统计资料按月、年整理登历史资料台账:将各种有关能源的统计资料按月、年整理登历史资料台账:将各种有关能源的统计资料按月、年整理登记,以便研究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各环节变动的情况。

      记,以便研究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各环节变动的情况记,以便研究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各环节变动的情况记,以便研究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各环节变动的情况34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统计管理能源统计管理分析研究台账:根据需要,将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台账:根据需要,将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台账:根据需要,将有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台账:根据需要,将有关资料进行收集、计算、整理,集中表现在台账上,便于分析、对比、计算、整理,集中表现在台账上,便于分析、对比、计算、整理,集中表现在台账上,便于分析、对比、计算、整理,集中表现在台账上,便于分析、对比、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能源管理台账:根据能源统计、会计、业务需要,能源管理台账:根据能源统计、会计、业务需要,能源管理台账:根据能源统计、会计、业务需要,能源管理台账:根据能源统计、会计、业务需要,用能单位建立的台账有能源购入贮存台账、能源消用能单位建立的台账有能源购入贮存台账、能源消用能单位建立的台账有能源购入贮存台账、能源消用能单位建立的台账有能源购入贮存台账、能源消费台账、单位产品能耗台账、节能台账等。

      费台账、单位产品能耗台账、节能台账等费台账、单位产品能耗台账、节能台账等费台账、单位产品能耗台账、节能台账等3.3.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统计报表:2 2类(上报和内部)类(上报和内部)类(上报和内部)类(上报和内部)        205205表表表表综合能耗综合能耗=主要生产能耗主要生产能耗+辅助生产能耗辅助生产能耗+附属附属生产能耗生产能耗35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能源消耗定额管理n n概述概述   能耗定额包括单位能耗定额和用能总量定额两种能耗定额包括单位能耗定额和用能总量定额两种能耗定额包括单位能耗定额和用能总量定额两种能耗定额包括单位能耗定额和用能总量定额两种 1.  1. ★★★★能耗定额管理内容:能耗定额管理内容:能耗定额管理内容:能耗定额管理内容:       P173P173①①①①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体系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体系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体系建立能源消耗定额管理体系②②②②适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适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适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适时修订能源消耗定额③③③③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能耗定额的实现。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能耗定额的实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能耗定额的实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能耗定额的实现④④考核和分析能耗定额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提出考核和分析能耗定额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改进措施 2. 2.作用:作用:作用:作用:4 4项项项项 3.  3. ★★★★种类:单项、综合、工艺、生产、供应,种类:单项、综合、工艺、生产、供应,种类:单项、综合、工艺、生产、供应,种类:单项、综合、工艺、生产、供应,36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能源消耗定额管理n n制定制定制定制定  1.  1.原则:原则:原则:原则:● ●定质与定量:对能源品种、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定质与定量:对能源品种、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定质与定量:对能源品种、规格和质量的要求;定质与定量:对能源品种、规格和质量的要求;确定能耗量确定能耗量确定能耗量确定能耗量● ●先进性与合理性:按照历史最好水平和现行的生先进性与合理性:按照历史最好水平和现行的生先进性与合理性:按照历史最好水平和现行的生先进性与合理性:按照历史最好水平和现行的生产工艺状况,核定能耗定额。

      产工艺状况,核定能耗定额产工艺状况,核定能耗定额产工艺状况,核定能耗定额● ●快、准、全、好:走在生产前;定额准确;定额快、准、全、好:走在生产前;定额准确;定额快、准、全、好:走在生产前;定额准确;定额快、准、全、好:走在生产前;定额准确;定额完整;具有先进性,有切实可行完整;具有先进性,有切实可行完整;具有先进性,有切实可行完整;具有先进性,有切实可行● ●全面参与:共同制定,职工讨论和有关部门审全面参与:共同制定,职工讨论和有关部门审全面参与:共同制定,职工讨论和有关部门审全面参与:共同制定,职工讨论和有关部门审核,审查批准核,审查批准核,审查批准核,审查批准        37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能源消耗定额管理2.2.依据:限额标准、历史水平、三年指标、生产计依据:限额标准、历史水平、三年指标、生产计依据:限额标准、历史水平、三年指标、生产计依据:限额标准、历史水平、三年指标、生产计划、能源品质、节能技改划、能源品质、节能技改划、能源品质、节能技改划、能源品质、节能技改3.3.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技术计算:根据产品设计、工艺过程、管理水平技术计算:根据产品设计、工艺过程、管理水平技术计算:根据产品设计、工艺过程、管理水平技术计算:根据产品设计、工艺过程、管理水平实际测定:通过能耗测定,用实际计算方法确定。

      实际测定:通过能耗测定,用实际计算方法确定实际测定:通过能耗测定,用实际计算方法确定实际测定:通过能耗测定,用实际计算方法确定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考虑产品品种、产量、能耗、生产计划、:考虑产品品种、产量、能耗、生产计划、:考虑产品品种、产量、能耗、生产计划、:考虑产品品种、产量、能耗、生产计划、计划年度实施的节能技术措施计划年度实施的节能技术措施计划年度实施的节能技术措施计划年度实施的节能技术措施n n执行考核:执行考核:执行考核:执行考核:执行、检查分析、修订、考核执行、检查分析、修订、考核执行、检查分析、修订、考核执行、检查分析、修订、考核n n建立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并实行分级管理建立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并实行分级管理38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n n概述概述 1.1.1.1.基本知识:强制性(基本知识:强制性(基本知识:强制性(基本知识:强制性(GB—GB—GB—GB—)与推荐性)与推荐性)与推荐性)与推荐性(GB/T—)(GB/T—)(GB/T—)(GB/T—) 推荐性标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执行:①①①①法律法规引用的法律法规引用的法律法规引用的法律法规引用的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②②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推荐性标准 ③③③③用能单位使用的用能单位使用的用能单位使用的用能单位使用的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④④④④经济合同中经济合同中经济合同中经济合同中引用的推荐性标准引用的推荐性标准 ⑤⑤⑤⑤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的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的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的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的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⑥⑥⑥⑥获得认证并标识认证标志销售的产品获得认证并标识认证标志销售的产品获得认证并标识认证标志销售的产品获得认证并标识认证标志销售的产品39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2.2.2.2.作用:是实行科学与定量化管理的技术依据主作用:是实行科学与定量化管理的技术依据主作用:是实行科学与定量化管理的技术依据主作用:是实行科学与定量化管理的技术依据主要体现要体现要体现要体现8 8 8 8个方面 P179 P179 P179 P1793.3.3.3.等级: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级: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级: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级:国家、行业、地方、企业 国家制订了国家制订了国家制订了国家制订了28282828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天津市制订了天津市制订了天津市制订了天津市制订了100100100100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4.4.4.4.能源标准体系:依据层次清晰、划分明确、协调能源标准体系:依据层次清晰、划分明确、协调能源标准体系:依据层次清晰、划分明确、协调能源标准体系:依据层次清晰、划分明确、协调统一的原则将各类能源标准纳入能源标准体系统一的原则将各类能源标准纳入能源标准体系统一的原则将各类能源标准纳入能源标准体系统一的原则将各类能源标准纳入能源标准体系 两大类:能源技术标准和能源管理标准两大类:能源技术标准和能源管理标准两大类:能源技术标准和能源管理标准两大类:能源技术标准和能源管理标准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定期修订,不断改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定期修订,不断改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定期修订,不断改进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定期修订,不断改进和完善,保证能源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和完善,保证能源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和完善,保证能源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和完善,保证能源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40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n n能源标准化能源标准化以能源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叫做能源标准化以能源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叫做能源标准化以能源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叫做能源标准化以能源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叫做能源标准化1.1.1.1.基础:用能单位能源标准是对自身生产、储运和基础:用能单位能源标准是对自身生产、储运和基础:用能单位能源标准是对自身生产、储运和基础:用能单位能源标准是对自身生产、储运和使用各个有关环节进行能源考核和管理的规定使用各个有关环节进行能源考核和管理的规定使用各个有关环节进行能源考核和管理的规定使用各个有关环节进行能源考核和管理的规定2.2.2.2.用能单位能源标准制定程序用能单位能源标准制定程序用能单位能源标准制定程序用能单位能源标准制定程序组织、调研、起草、评审、审批、发布和实施组织、调研、起草、评审、审批、发布和实施组织、调研、起草、评审、审批、发布和实施组织、调研、起草、评审、审批、发布和实施3.3.3.3.注意问题:合法性、先进性、实用性注意问题:合法性、先进性、实用性注意问题:合法性、先进性、实用性。

      注意问题:合法性、先进性、实用性41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能源标准化与节能标准 用能单位能源标准指标不能低于国家或地方标准用能单位能源标准指标不能低于国家或地方标准用能单位能源标准指标不能低于国家或地方标准用能单位能源标准指标不能低于国家或地方标准2.2.2.2.技术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技术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 国家已公布的节能管理及设计标准国家已公布的节能管理及设计标准国家已公布的节能管理及设计标准国家已公布的节能管理及设计标准48484848项 行业标准及规范行业标准及规范行业标准及规范行业标准及规范83838383项 能源计量标准能源计量标准能源计量标准能源计量标准4 4 4 4项n n节能标准简介节能标准简介节能标准简介节能标准简介 通用、用热、用电、建筑通用、用热、用电、建筑通用、用热、用电、建筑通用、用热、用电、建筑42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节能培训管理节能培训管理《节能法》第八条规定了《节能法》第八条规定了《节能法》第八条规定了《节能法》第八条规定了“  “ 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的消费方式的消费方式的消费方式” ”。

         要求制定用能单位制定节能宣传和培训管理制度要求制定用能单位制定节能宣传和培训管理制度要求制定用能单位制定节能宣传和培训管理制度要求制定用能单位制定节能宣传和培训管理制度n n计划计划计划计划 1. 1.思路:节能培训计划的制定,旨在使节能培训工思路:节能培训计划的制定,旨在使节能培训工思路:节能培训计划的制定,旨在使节能培训工思路:节能培训计划的制定,旨在使节能培训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2. 2.计划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制定:   ★★★★原则(原则(原则(原则(P184-185P184-185)、过程)、过程)、过程)、过程4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节能培训管理节能培训管理n n原则:原则:原则:原则:超前性、有效性、系统性、统一性与灵活超前性、有效性、系统性、统一性与灵活超前性、有效性、系统性、统一性与灵活超前性、有效性、系统性、统一性与灵活性n n实施实施实施实施:师资、教材、档案、考勤:师资、教材、档案、考勤:师资、教材、档案、考勤:师资、教材、档案、考勤n n对象对象对象对象:   :  用能单位的所有员工。

      用能单位的所有员工用能单位的所有员工用能单位的所有员工n n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规划;节能体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规划;节能体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规划;节能体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规划;节能体系标准;节能技术应用;节能管理新机制;节能实系标准;节能技术应用;节能管理新机制;节能实系标准;节能技术应用;节能管理新机制;节能实系标准;节能技术应用;节能管理新机制;节能实践案例推荐等操作规程、技能)践案例推荐等操作规程、技能)践案例推荐等操作规程、技能)践案例推荐等操作规程、技能)n n评估:评估:评估:评估:满意度、理解度和应用情况满意度、理解度和应用情况满意度、理解度和应用情况满意度、理解度和应用情况44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用能单位节能规划用能单位节能规划n n概述概述 依据:依据:依据:依据:GB/T25329-2010GB/T25329-2010《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企业节能规划编制通则》n n编制流程编制流程   现状调研现状调研现状调研现状调研-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系统分析- -目标目标目标目标- -节能措施节能措施节能措施节能措施- -评估评估评估评估n n规划内容规划内容   总论总论总论总论-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节能措施节能措施节能措施节能措施- -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n n规划审核规划审核::节能主管部门节能主管部门节能主管部门节能主管部门45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节能项目管理节能项目管理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n n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分别实行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分别实行审批、核准和备案审批、核准和备案的的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①①对于政府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的政府投资项目,对于政府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行审批制,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工报告进行审批开工报告进行审批 ②②对于不使用政府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的企业投对于不使用政府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的企业投资项目,若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范资项目,若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范围内,实行核准制,对项目申请报告进行核准围内,实行核准制,对项目申请报告进行核准③③对不属于上述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对不属于上述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46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节能项目管理节能项目管理n n项目节能量和财务评价项目节能量和财务评价项目节能量和财务评价项目节能量和财务评价     节能量:节能量:节能量:节能量:GB/T13234-2009GB/T13234-2009《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财务评价:财务评价:财务评价:财务评价:8 8种种种种     P194     P194n n项目环评项目环评项目环评项目环评:  : 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法人必须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法人必须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法人必须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法人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履行的法律义务履行的法律义务履行的法律义务1.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2.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3. 3. 坚持坚持坚持坚持“ “三同时三同时三同时三同时” ”4.4.力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力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力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力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5.5.注重资源综合利用注重资源综合利用注重资源综合利用注重资源综合利用47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基础管理基础管理                 —节能项目管理节能项目管理n n项目能评:项目能评:项目能评:项目能评:为了从项目建设源头把好节能准入为了从项目建设源头把好节能准入为了从项目建设源头把好节能准入为了从项目建设源头把好节能准入关,促进能源资源合理利用,遏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关,促进能源资源合理利用,遏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关,促进能源资源合理利用,遏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关,促进能源资源合理利用,遏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和过快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剩行业盲目发展和过快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剩行业盲目发展和过快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剩行业盲目发展和过快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节能评估和审查应遵循节能评估和审查应遵循节能评估和审查应遵循节能评估和审查应遵循6 6项原则项原则项原则项原则       P197       P197n n项目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社会效益分析n n项目融资:项目融资:项目融资:项目融资:财税优惠、国家采取财税优惠、国家采取财税优惠、国家采取财税优惠、国家采取“ “以奖代补以奖代补以奖代补以奖代补” ”        资本金来源:合同能源管理融资资本金来源:合同能源管理融资资本金来源:合同能源管理融资资本金来源:合同能源管理融资        资金筹措(主要是贷款和融资租赁)资金筹措(主要是贷款和融资租赁)资金筹措(主要是贷款和融资租赁)资金筹措(主要是贷款和融资租赁)48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用能设备管理用能设备管理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1.1.1.1.概念:指所有转化、传输和利用能源,实现概念:指所有转化、传输和利用能源,实现概念:指所有转化、传输和利用能源,实现概念:指所有转化、传输和利用能源,实现其自身功能的设备总称。

      其自身功能的设备总称其自身功能的设备总称其自身功能的设备总称 2. 2. 2. 2.分类:按利用能源种类分类:按利用能源种类分类:按利用能源种类分类:按利用能源种类 ( ( ( (用电、用热设备等用电、用热设备等用电、用热设备等用电、用热设备等) ) ) ) 按设备用途:供电、供热和加热设备等按设备用途:供电、供热和加热设备等按设备用途:供电、供热和加热设备等按设备用途:供电、供热和加热设备等n n用能设备的制度用能设备的制度用能设备的制度用能设备的制度 7 7 7 7项项项项1.1.1.1.用能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组织保障和制度)用能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组织保障和制度)用能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组织保障和制度)用能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组织保障和制度)2.2.2.2.用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规程)用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规程)用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规程)用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规程)3.3.3.3.用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技术资料收集等)用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技术资料收集等)用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技术资料收集等)用能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技术资料收集等)49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用能设备管理用能设备管理4.4.4.4.用能设备点检和巡检管理制度。

      对规定部位)用能设备点检和巡检管理制度对规定部位)用能设备点检和巡检管理制度对规定部位)用能设备点检和巡检管理制度对规定部位)5.5.5.5.用能设备节能监测制度用能设备节能监测制度用能设备节能监测制度用能设备节能监测制度6.6.6.6.用能设备经济运行评价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评价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评价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评价制度7.7.7.7.用能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用能设备经济运行管理制度n n通用设备经济运行通用设备经济运行通用设备经济运行通用设备经济运行 工业锅炉、热电联产机组、三相异步电动机、风工业锅炉、热电联产机组、三相异步电动机、风工业锅炉、热电联产机组、三相异步电动机、风工业锅炉、热电联产机组、三相异步电动机、风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系统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系统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系统机、水泵、空压机、变压器、空调系统50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节能监测节能监测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节能监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节能的法规和标准,对用能节能监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节能的法规和标准,对用能节能监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节能的法规和标准,对用能节能监测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节能的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工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工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工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工作。

      目的是促进社会和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目的是促进社会和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目的是促进社会和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目的是促进社会和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依据:依据:依据:依据:GB/T15316-2009GB/T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节能监测技术通则》《节能监测技术通则》《节能监测技术通则》1.1.节能监测的范围: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测的范围: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测的范围: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测的范围: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2.2.节能监测的内容及要求节能监测的内容及要求节能监测的内容及要求节能监测的内容及要求①①用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采用节能型)用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采用节能型)用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采用节能型)用能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运行状况采用节能型)②②能源转换、输配与利用系统的配置与运行效率能源转换、输配与利用系统的配置与运行效率能源转换、输配与利用系统的配置与运行效率能源转换、输配与利用系统的配置与运行效率③③用能工艺和操作技术用能工艺和操作技术用能工艺和操作技术用能工艺和操作技术   51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节能监测节能监测④④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技术状况。

      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技术状况⑤⑤能源利用的效果要符合强制性标准)能源利用的效果要符合强制性标准)⑥⑥供能质量和用能品种供能质量和用能品种n n主要设备节能监测主要设备节能监测主要设备节能监测主要设备节能监测 1. 1.依据:国家标准依据:国家标准依据:国家标准依据:国家标准2.2.监测项目:检查内容、监测项目监测项目:检查内容、监测项目监测项目:检查内容、监测项目监测项目:检查内容、监测项目3.3.设备:燃煤工业锅炉、火焰加热炉、工业电热设设备:燃煤工业锅炉、火焰加热炉、工业电热设设备:燃煤工业锅炉、火焰加热炉、工业电热设设备:燃煤工业锅炉、火焰加热炉、工业电热设备、供配电系统、风机、泵类、空压机备、供配电系统、风机、泵类、空压机备、供配电系统、风机、泵类、空压机备、供配电系统、风机、泵类、空压机52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节能监测节能监测n n重点工序能耗监测重点工序能耗监测重点工序能耗监测重点工序能耗监测   依据多项有关国家标准依据多项有关国家标准依据多项有关国家标准依据多项有关国家标准★★★★监测测试项目:重点工序能耗、合格产品产量、监测测试项目:重点工序能耗、合格产品产量、监测测试项目:重点工序能耗、合格产品产量、监测测试项目:重点工序能耗、合格产品产量、合格产品单耗。

      合格产品单耗合格产品单耗合格产品单耗   P217P217   对重点工序能耗监测结果的考核,应将合格产对重点工序能耗监测结果的考核,应将合格产对重点工序能耗监测结果的考核,应将合格产对重点工序能耗监测结果的考核,应将合格产品单耗作为考核的重点,合格产品单耗必须符合国品单耗作为考核的重点,合格产品单耗必须符合国品单耗作为考核的重点,合格产品单耗必须符合国品单耗作为考核的重点,合格产品单耗必须符合国家、天津市制定的能耗限额标准家、天津市制定的能耗限额标准家、天津市制定的能耗限额标准家、天津市制定的能耗限额标准5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能量平衡是考察一个体系的输入能量与有:能量平衡是考察一个体系的输入能量与有:能量平衡是考察一个体系的输入能量与有:能量平衡是考察一个体系的输入能量与有效能量、损失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效能量、损失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效能量、损失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效能量、损失能量之间的平衡关系n n输入能量输入能量输入能量输入能量= =有效利用能量有效利用能量有效利用能量有效利用能量+ +损失能量损失能量损失能量损失能量n n企业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依据:依据:依据:依据:GB/T3484-2009GB/T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通则》《企业能量平衡通则》《企业能量平衡通则》《企业能量平衡通则》天津市节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天津市节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天津市节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天津市节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 “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应应应应当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电平衡测试和热效率测试当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电平衡测试和热效率测试当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电平衡测试和热效率测试当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电平衡测试和热效率测试” ”。

      54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知识:1.1.企业能量平衡框图企业能量平衡框图企业能量平衡框图企业能量平衡框图         P220         P2202.2.能源流向四个环节能源流向四个环节能源流向四个环节能源流向四个环节①①①①购入、贮存购入、贮存购入、贮存购入、贮存②②②②加工转换加工转换加工转换加工转换③③③③输送分配输送分配输送分配输送分配④④④④最终使用最终使用最终使用最终使用 ★★★★7 7 7 7项指标项指标项指标项指标 (P221) (P221) (P221) (P221) 企业能量平衡表企业能量平衡表企业能量平衡表企业能量平衡表 企业能量平衡报告企业能量平衡报告企业能量平衡报告企业能量平衡报告55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n n企业电能平衡企业电能平衡企业电能平衡企业电能平衡依据:依据:依据:依据:GB/T8222-2008GB/T8222-2008《用能设备电能平衡通则》《用能设备电能平衡通则》《用能设备电能平衡通则》《用能设备电能平衡通则》★★★★电能利用率电能利用率电能利用率电能利用率= =有效利用电量有效利用电量有效利用电量有效利用电量/ /供给有功电量,供给有功电量,供给有功电量,供给有功电量,P228P228n n用能设备能量平衡用能设备能量平衡用能设备能量平衡用能设备能量平衡依据:依据:依据:依据:GB/T2587-2008GB/T2587-2008《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有效利用能量和损失能量:有效利用能量和损失能量:有效利用能量和损失能量:有效利用能量和损失能量:P231P23156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能源审计能源审计n n概述概述 概念: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概念: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概念: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概念: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作用:政府监管手段、企业提高能效的重要途径作用:政府监管手段、企业提高能效的重要途径作用:政府监管手段、企业提高能效的重要途径作用:政府监管手段、企业提高能效的重要途径 依据:依据:依据:依据:GB/T17166-1997GB/T17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形式:行政委托、企业委托和企业自审形式:行政委托、企业委托和企业自审形式:行政委托、企业委托和企业自审形式:行政委托、企业委托和企业自审   类型:初步、类型:初步、类型:初步、类型:初步、全面全面全面全面和专项能源审计和专项能源审计和专项能源审计和专项能源审计57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能源审计能源审计n n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四个环节: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四个环节: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

      ※※※※   三个层次: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节能整改措施三个层次: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节能整改措施三个层次: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节能整改措施三个层次: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节能整改措施※※※※   八个方面: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八个方面: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八个方面: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八个方面: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管理、员工和废弃能产品、管理、员工和废弃能产品、管理、员工和废弃能产品、管理、员工和废弃能n n内容内容内容内容::::★★★★1010项项项项                P236—P241P236—P241n n程序程序程序程序     策划准备策划准备策划准备策划准备- -现场审计现场审计现场审计现场审计- -总结会总结会总结会总结会- -提交报告提交报告提交报告提交报告- -备案备案备案备案注:注:注:注:内容要全面、符合深度要求、内容要全面、符合深度要求、内容要全面、符合深度要求、内容要全面、符合深度要求、205205表、不同行业能耗指表、不同行业能耗指表、不同行业能耗指表、不同行业能耗指标计算方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

      标计算方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标计算方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标计算方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58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能效对标能效对标n n概念:概念:概念:概念:能效对标活动是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能效对标活动是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能效对标活动是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能效对标活动是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       能效对标活动开展应遵循企业主体原则、先进性原则、突出能效对标活动开展应遵循企业主体原则、先进性原则、突出能效对标活动开展应遵循企业主体原则、先进性原则、突出能效对标活动开展应遵循企业主体原则、先进性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注重实效原则。

      重点原则、注重实效原则重点原则、注重实效原则重点原则、注重实效原则n n分类:分类:分类:分类:全面对标和专项对标全面对标和专项对标全面对标和专项对标全面对标和专项对标n n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同行业对标和一般性对标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同行业对标和一般性对标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同行业对标和一般性对标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同行业对标和一般性对标n n作用和意义:作用和意义:作用和意义:作用和意义: 1. 1.寻找差距,明确方向寻找差距,明确方向寻找差距,明确方向寻找差距,明确方向     2.     2.学习标杆,加速发展学习标杆,加速发展学习标杆,加速发展学习标杆,加速发展 3. 3.制定方案,规范管理制定方案,规范管理制定方案,规范管理制定方案,规范管理     4.     4.加强沟通,共同发展加强沟通,共同发展加强沟通,共同发展加强沟通,共同发展59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用能管理用能管理               —能效对标能效对标n n依据:依据:依据:依据:       200720072007200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重点耗能企业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重点耗能企业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重点耗能企业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 n n实施实施实施实施 ★★★★P246P246P246P246 1. 1. 1. 1.实施内容:确定目标、建立数据库。

      实施内容:确定目标、建立数据库实施内容:确定目标、建立数据库实施内容:确定目标、建立数据库 2. 2. 2. 2.实施条件:最高管理者、企业员工的角色实施条件:最高管理者、企业员工的角色实施条件:最高管理者、企业员工的角色实施条件:最高管理者、企业员工的角色★★★★P249P249P249P249 3. 3. 3. 3.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实施步骤: 6 6 6 6步步步步 ★★★★动态闭环动态闭环动态闭环动态闭环 P249 P249 P249 P249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现状分析现状分析- - - -选定标杆选定标杆选定标杆选定标杆- - - -制定方案制定方案制定方案制定方案- - - -对标实践对标实践对标实践对标实践- - - -对标评对标评对标评对标评价价价价- - -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持续改进60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n n概述概述    P54 依据:依据:依据:依据:   ★★★★   《节能法》五十三条规定《节能法》五十三条规定《节能法》五十三条规定《节能法》五十三条规定“ “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利用状况报告利用状况报告利用状况报告 ””””   。

      发改委发改委发改委发改委[2008]1390[2008]1390号文号文号文号文★★★★编制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内容:编制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内容:编制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内容:编制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内容: P54目的:为政府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用目的:为政府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用目的:为政府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用目的:为政府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用能单位管理水平能单位管理水平能单位管理水平能单位管理水平n n编制编制编制编制     ::::6 6张表张表张表张表   ★★★★节能量计算一般采用环比法节能量计算一般采用环比法节能量计算一般采用环比法节能量计算一般采用环比法P255P25561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n n审查审查审查审查     主体: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主体: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主体: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主体: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

      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     内容: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内容: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内容: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内容: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合理性、对应性、完整性、真实性等方面告的合理性、对应性、完整性、真实性等方面告的合理性、对应性、完整性、真实性等方面告的合理性、对应性、完整性、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审查进行审查进行审查进行审查审查要求:审查要求:审查要求:审查要求:5 5项项项项    P256    P256审查方法:审查方法:审查方法:审查方法:2 2种种种种( (观察判断法和逻辑分析法观察判断法和逻辑分析法观察判断法和逻辑分析法观察判断法和逻辑分析法) )62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n n定义定义定义定义          节能评估节能评估节能评估节能评估: : : :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并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以下统称节能评估文件)或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

      能登记表的行为能登记表的行为能登记表的行为 节能审查节能审查节能审查节能审查: : : :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项目节能评估文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件进行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或对节能登记表进行登记备案的行为n n依据、原则依据、原则依据、原则依据、原则   依据:《节能法》依据:《节能法》依据:《节能法》依据:《节能法》1515条,发改委条,发改委条,发改委条,发改委[2010]6[2010]6号令号令号令号令   原则:先进性、合法性、前置性、公正性原则:先进性、合法性、前置性、公正性原则:先进性、合法性、前置性、公正性原则:先进性、合法性、前置性、公正性6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n n★★管理:管理:管理:管理:分级管理分级管理分级管理分级管理          P261P2611.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需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需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需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需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1 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吨标准煤以上(含吨标准煤以上(含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3000吨标准吨标准吨标准吨标准煤,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煤,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煤,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煤,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油消费量油消费量油消费量1000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100万立方米以万立方米以万立方米以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 2)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在5 5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建筑面积在在在在20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

      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64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2.2.不满足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条件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不满足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条件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不满足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条件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不满足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条件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需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的,需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的,需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的,需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1 1)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1000至至至至30003000吨标准煤(不含吨标准煤(不含吨标准煤(不含吨标准煤(不含30003000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吨,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200200万至万至万至万至500500万千万千万千万千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瓦时,或年石油消费量500500至至至至10001000吨,或年天然气消吨,或年天然气消吨,或年天然气消吨,或年天然气消费量费量费量费量5050万至万至万至万至10010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 2)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在)建筑面积在3 3万至万至万至万至5 5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建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建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建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项目及建筑面积在筑面积在筑面积在筑面积在7 7万至万至万至万至202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项目。

      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项目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项目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项目3.3.上述范围以外的项目,需填写节能登记表上述范围以外的项目,需填写节能登记表上述范围以外的项目,需填写节能登记表上述范围以外的项目,需填写节能登记表65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n n方法内容方法内容方法内容方法内容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评估方法:评估方法:7 7种种种种   1.1.政策导向判断法政策导向判断法政策导向判断法政策导向判断法2.2.标准规范对照法标准规范对照法标准规范对照法标准规范对照法3.3.专家经验判专家经验判专家经验判专家经验判断法4.4.产品单耗对比法产品单耗对比法产品单耗对比法产品单耗对比法5.5.单位面积指标法单位面积指标法单位面积指标法单位面积指标法6.6.能量能量能量能量平衡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平衡分析法7.7.能源流分析法能源流分析法能源流分析法能源流分析法      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评估内容:评估内容:8 8部分部分部分部分评估依据、项目概况、能源供应、建设方案、能耗水平评估依据、项目概况、能源供应、建设方案、能耗水平评估依据、项目概况、能源供应、建设方案、能耗水平评估依据、项目概况、能源供应、建设方案、能耗水平节能措施、问题及建议、结论。

      节能措施、问题及建议、结论节能措施、问题及建议、结论节能措施、问题及建议、结论n n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监督检查:过程检查、竣工验收过程检查、竣工验收过程检查、竣工验收过程检查、竣工验收66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能耗限额制度能耗限额制度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能耗限额制度是国家为推进技术进步所能耗限额制度是国家为推进技术进步所能耗限额制度是国家为推进技术进步所能耗限额制度是国家为推进技术进步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为监督评价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状况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为监督评价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状况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为监督评价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状况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为监督评价主要耗能行业能源消耗状况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提供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n n依据、原则和内容依据、原则和内容依据、原则和内容依据、原则和内容依据:依据:依据:依据:GB12723-2008GB12723-2008《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n n实施实施实施实施   监管:政府委托监察机构、用能单位分解考核、监管:政府委托监察机构、用能单位分解考核、监管:政府委托监察机构、用能单位分解考核、监管:政府委托监察机构、用能单位分解考核、标准化部门复审。

      标准化部门复审标准化部门复审标准化部门复审   67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能耗限额制度能耗限额制度 监察:节能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监察监察:节能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监察监察:节能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监察监察:节能监察机构进行监督监察   评价:新项目符合能耗限额标准和行业准入条评价:新项目符合能耗限额标准和行业准入条评价:新项目符合能耗限额标准和行业准入条评价:新项目符合能耗限额标准和行业准入条件,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件,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件,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件,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标:政府推动,企业行为对标:政府推动,企业行为对标:政府推动,企业行为对标:政府推动,企业行为   处罚:处罚:处罚:处罚:《节能法》第《节能法》第《节能法》第《节能法》第1616条和条和条和条和7272条条条条n n主要限额标准主要限额标准主要限额标准主要限额标准:国家:国家:国家:国家2828个,天津市个,天津市个,天津市个,天津市100100个个个个★★★★能耗限额标准中强制性指标是现有行业能耗限额能耗限额标准中强制性指标是现有行业能耗限额能耗限额标准中强制性指标是现有行业能耗限额能耗限额标准中强制性指标是现有行业能耗限额限定值和新建项目的能耗限额准入值。

      限定值和新建项目的能耗限额准入值限定值和新建项目的能耗限额准入值限定值和新建项目的能耗限额准入值P264P26468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淘汰落后制度淘汰落后制度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P19      P19《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落后的耗《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落后的耗《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落后的耗《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制度淘汰制度淘汰制度 ★★★★定义:定义:定义:定义:P267P267(重点掌握)(重点掌握)(重点掌握)(重点掌握)n n规定:规定:规定:规定: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定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定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定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规定n n实施实施实施实施※※工作原则: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扶优劣汰、工作原则: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扶优劣汰、工作原则: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扶优劣汰、工作原则: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扶优劣汰、依法推动、统筹考虑、综合治理。

      依法推动、统筹考虑、综合治理依法推动、统筹考虑、综合治理依法推动、统筹考虑、综合治理   69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淘汰落后制度淘汰落后制度※※工作措施:工作措施:工作措施:工作措施:6 6个个个个1.1.严格市场准入严格市场准入严格市场准入严格市场准入2.2.运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机制3.3.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加大执法力度4.4.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5.5.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6.6.妥善安置职工妥善安置职工妥善安置职工妥善安置职工   ※※工作程序:国家确定工作程序:国家确定工作程序:国家确定工作程序:国家确定- -分解分解分解分解- -省分解省分解省分解省分解- -下达下达下达下达- -市落实市落实市落实市落实企业企业企业企业- -企业淘汰企业淘汰企业淘汰企业淘汰- -现场验收现场验收现场验收现场验收70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节能考核与奖惩制度节能考核与奖惩制度n n概述:概述:《节能法》《节能法》《节能法》《节能法》6 6条条条条n n对象及内容对象及内容   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对象: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对象: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对象: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对象:各级政府、重点用能单位各级政府、重点用能单位各级政府、重点用能单位各级政府、重点用能单位   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内容: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内容: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内容:节能目标考核评价内容:       省、市政府:省、市政府:省、市政府:省、市政府:GDPGDP降低率及进度、落实节能措施降低率及进度、落实节能措施降低率及进度、落实节能措施降低率及进度、落实节能措施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量、落实节能措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量、落实节能措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量、落实节能措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量、落实节能措施n n方法:方法:方法:方法:量化(目标量化(目标量化(目标量化(目标4040分,措施分,措施分,措施分,措施6060分),分),分),分),4 4个等级个等级个等级个等级n n程序:程序:程序:程序:自查自查自查自查- -监督核查监督核查监督核查监督核查-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评价报告评价报告- -公告公告公告公告- -奖惩奖惩奖惩奖惩n n用能单位自查报告编写:用能单位自查报告编写:用能单位自查报告编写:用能单位自查报告编写:内容内容内容内容1010项,计分表项,计分表项,计分表项,计分表n n奖惩:奖惩:奖惩:奖惩:71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节能监察制度节能监察制度n n概述概述 定义定义定义定义::对执法机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执行法规、标准对执法机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执行法规、标准对执法机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执行法规、标准对执法机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执行法规、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帮助被监察单位加强节能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帮助被监察单位加强节能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帮助被监察单位加强节能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帮助被监察单位加强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的活动。

      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的活动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的活动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的活动 ★★主体:主体: ① ①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及有关部门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及有关部门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及有关部门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及有关部门 ② ②节能法规授权的节能监察机构节能法规授权的节能监察机构节能法规授权的节能监察机构节能法规授权的节能监察机构 ③ ③受委托的节能监察机构受委托的节能监察机构受委托的节能监察机构受委托的节能监察机构72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监管制度监管制度                —节能监察制度节能监察制度n n内容内容::1414项项项项     执行规定、制度、标准情况执行规定、制度、标准情况执行规定、制度、标准情况执行规定、制度、标准情况       P282P282       根据节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主要监察用根据节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主要监察用根据节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主要监察用根据节能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主要监察用能单位执行各项制度、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情况能单位执行各项制度、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情况。

      能单位执行各项制度、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情况能单位执行各项制度、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情况n n处罚程序处罚程序处罚程序处罚程序:立案:立案:立案:立案- -取证取证取证取证- -告知告知告知告知- -听证听证听证听证- -决定决定决定决定- -执行执行执行执行n n法律救济途径:法律救济途径:法律救济途径:法律救济途径:        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73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能源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PDCAPDCA模式模式模式模式★★★★初始能源评审初始能源评审初始能源评审初始能源评审      P288      P288   准备:确定初始能源评审范围、成立机构准备:确定初始能源评审范围、成立机构准备:确定初始能源评审范围、成立机构准备:确定初始能源评审范围、成立机构   评价:法律法规、能源管理制度和现状、能源利用现状评价:法律法规、能源管理制度和现状、能源利用现状评价:法律法规、能源管理制度和现状、能源利用现状评价:法律法规、能源管理制度和现状、能源利用现状n n体系建立体系建立体系建立体系建立   识别能源因素识别能源因素识别能源因素识别能源因素- -建立方针目标建立方针目标建立方针目标建立方针目标- -职责分配与资源职责分配与资源职责分配与资源职责分配与资源- -编制文件编制文件编制文件编制文件n n体系实施体系实施体系实施体系实施   发布发布发布发布- -培训培训培训培训- -全过程控制(执行全过程控制(执行全过程控制(执行全过程控制(执行- -沟通沟通沟通沟通- -监测监测监测监测- -纠正)纠正)纠正)纠正)n n体系改进体系改进体系改进体系改进   内审:策划内审:策划内审:策划内审:策划- -准备准备准备准备- -审核审核审核审核- -编报告编报告编报告编报告- -纠正预防纠正预防纠正预防纠正预防   管理评审:目的,输出,有效性改进(管理评审:目的,输出,有效性改进(管理评审:目的,输出,有效性改进(管理评审:目的,输出,有效性改进(   ★★★★ P307 P307))))74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主要节能机制主要节能机制——能源效率标识与节能产品认证能源效率标识与节能产品认证项目项目项目项目能效标识能效标识能效标识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节能产品认证概念概念概念概念信息标签信息标签信息标签信息标签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5 5个等级、个等级、个等级、个等级、   ★★★★强制强制强制强制性、准入标准性、准入标准性、准入标准性、准入标准无等级、无等级、无等级、无等级、   ★★★★自愿性、节自愿性、节自愿性、节自愿性、节能指标、第三方认证、能指标、第三方认证、能指标、第三方认证、能指标、第三方认证、标志标志标志标志蓝白背景蓝白背景蓝白背景蓝白背景级别标识级别标识级别标识级别标识节字标节字标节字标节字标流程流程流程流程统一制定规则统一制定规则统一制定规则统一制定规则申请申请申请申请- -核查核查核查核查- -批准批准批准批准制定认证实施规则制定认证实施规则制定认证实施规则制定认证实施规则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产品实物质量产品实物质量产品实物质量产品实物质量检验检验检验检验+ +获证后监督和抽样检验获证后监督和抽样检验获证后监督和抽样检验获证后监督和抽样检验75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76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主要节能机制主要节能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n n概述概述概述概述   定义:定义:定义:定义:契约约定、一条龙服务、提高能效契约约定、一条龙服务、提高能效契约约定、一条龙服务、提高能效契约约定、一条龙服务、提高能效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   类型:类型:类型:类型: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设备租赁型节能设备租赁型节能设备租赁型节能设备租赁型n n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   类型:资金、技术、市场依托类型:资金、技术、市场依托类型:资金、技术、市场依托类型:资金、技术、市场依托   流程:接触流程:接触流程:接触流程:接触- -检测检测检测检测- -估算估算估算估算- -意向意向意向意向- -调研调研调研调研- -合同合同合同合同- -检测检测检测检测- -设计设计设计设计- -安装安装安装安装- -验收验收验收验收- -维护维护维护维护n n节能量计算方法:节能量计算方法:节能量计算方法:节能量计算方法:设备、能耗、单耗、模拟设备、能耗、单耗、模拟设备、能耗、单耗、模拟设备、能耗、单耗、模拟n n发展现状及推广、案例发展现状及推广、案例发展现状及推广、案例发展现状及推广、案例77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主要节能机制主要节能机制 ——节能自愿协议节能自愿协议n n概述概述 定义:定义:定义:定义: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企业 类型:类型:类型:类型:3 3 3 3种种种种 特点:特点:特点:特点:n n程序程序n n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节能潜力评估:节能潜力评估:节能潜力评估:节能潜力评估:目的(目的(目的(目的( ★★★★ P336 P336 P336 P336)))) ★★★★协议目标:协议目标:协议目标:协议目标: 节能核查:节能核查:节能核查:节能核查: 协议验收:协议验收:协议验收:协议验收:n n协议样本协议样本78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主要节能机制主要节能机制 ——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n n概述概述 定义:定义:定义:定义:DSMDSM,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资源:资源:资源:资源:供应方、需求方供应方、需求方供应方、需求方供应方、需求方n n管理方法管理方法 管理内容:管理内容:管理内容:管理内容:负荷管理和能效管理负荷管理和能效管理负荷管理和能效管理负荷管理和能效管理   实施环境:实施环境:实施环境:实施环境:政府、电力公司、中介机构、终端用户政府、电力公司、中介机构、终端用户政府、电力公司、中介机构、终端用户政府、电力公司、中介机构、终端用户n n技术方法技术方法 负荷管理:负荷管理:负荷管理:负荷管理:降负荷、控负荷、切负荷降负荷、控负荷、切负荷降负荷、控负荷、切负荷降负荷、控负荷、切负荷   负荷整形:负荷整形:负荷整形:负荷整形:削峰、削峰、削峰、削峰、   ★★★★填谷、转移填谷、转移填谷、转移填谷、转移n n规划和实施规划和实施79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80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