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管理制度(2010糕点).doc
50页xxxxxxxxxxx厂质量管理制度目录 一、 成立质量管理机构的文件二、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三、 治理结构图四、 质量管理体系图五、 岗位责任制度六、 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方法七、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八、 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九、 文件管理制度十、 清洁卫生管理制度十一、 原辅材料和包装材料采购、验收制度十二、 生产及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十三、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及考核十四、 操作规程及关键控制点十五、 作业指导书十六、 原材料、成品检验制度十七、 仓储管理制度十八、 产品防护和交付控制制度十九、 产品销售管理制度二十、 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和投诉受理制度二十一、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制度二十二、产品召回制度二十三、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二十四、 员工奖惩制度批准页本厂《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10版)及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第119号公告编制经审定,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现予以批准颁发,自2011年5月 日起实施本《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纲领性文件,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xxxxxxxxxxxxxx厂 年 月 日一、 关于成立质量安全委员会的决定 为保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产品质量,经本厂领导层研究决定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人员如下:厂长xxxxxxx任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对最终质量负责;副厂长xxxxxxxxxx任质量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生产和质量监督管理,为质量和生产技术负责人;xxxx任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负责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和计量管理。
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贯彻有关质量法律法规;制定并实施本厂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负责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处理生产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问题;提出质量改进计划;对最终质量负责 Xxxxxxxxxxxxxxxxxx厂 二0一一年 月 日二、 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企业的质量方针:做合格产品,对消费者健康负责;持续改进,向社会提供优质糕点食品企业质量目标: (1)出厂产品批合格率达到100%;(2)产品成品合格率达到99.5%; (3)交货及时率达到96%,今后三年内每年递增1%质检部负责质量方针、目标的宣贯,确保所有有关人员都知道、理解质量方针、目标并贯彻执行 xxxxxxxxxxxxxxxxxxx厂 二〇一一年 月 日三、治理结构图车间主任企业组织结构销售部办公室厂长车间库房质量科四、 质量管理体系图厂长(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图车间主任库房车间办公室销售部质量科质量负责人五、岗位责任制度1概述 质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工作,厂领导必须重视质量工作,设置质量管理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职责 厂长负责设置质量管理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3组织机构3.1本厂组织机构图见第三章3.2厂长主持全厂工作,全面负责本厂质量工作;质管科负责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和计量管理工作4岗位职责4.1厂长职责和权限: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 (2)制定颁发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批准颁发质量手册; (4)设置组织机构,任命有关人员,并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足够的资源; (6)对本厂最终产品质量负全责4.2质量负责人职责和权限: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厂有关规定;(2)在厂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厂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负责质量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指导,组织制定质量手册;(3)具体领导质管科工作;(4)向厂长报告本厂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取得的业绩,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所需作的改进4.3质检部职责和权限:(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厂有关规定;(2)在质量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负责质量手册的编制; (3)负责监督、检查质量控制和质量职能的实施; (4)收集、分析和处理质量信息; (5)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 (6)负责质量检验工作; (7)负责计量管理工作;(8)完成厂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六 、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方法1、概述为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在生产的每个环节均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的全过程管理3、技术文件的编制及生效:技术文件经厂长批准后生效4、生产检验过程中发现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存在问题时应报厂长对相关文件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改技术文件的更改见《文件管理制度》5、禁止任何人口头修改作业文件,操作工及相关人员有权拒绝口头的修改指令6、相关的人员由于疏忽大意,造成相关的技术文件出现关键性错误,未造成质量事故且及时修正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及审核人员给于通报批评,造成质量事故的,给与直接经济损失10%的罚款7、成批生产后实行抽检制,检验的项目必须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并书面确认后方可入库,禁止未经检验或检验后不合格的成品入库未经质检员检验而擅自入库的,未造成质量事故的对责任人处以50-100元的罚款并给于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的给于辞退,造成质量事故的,给与直接经济损失10%的罚款并予以辞退8、由厂长指定专人对整个操作工序执行《作业指导书》的情况予以检查,发现不按《作业指导书》操作的,每发现一次给与50元的罚款;检查人不定期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情况进行抽查的,当发现人员未按《作业指导书》操作的,除给操作工50元的罚款外,给与相关的检查人员相同数额的罚款。
9、检验员每月月末对操作工的质量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报厂长并存档,统计结果作为操作工工作质量的考核依据,考核指标见《质量指标分解表》工序名称合格率档次奖惩措施调粉98%1%检验合格率达到规定指标时为合格,每提升一个档次给于操作工10元奖励,每低于一个档次给于操作工10元罚款并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成型98%1%烤制98%1%包装99%1%质量指标分解表七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概述对不合格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防止不合格再次出现2职责2.1质检部负责不合格的管理2.2有关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的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质检部负责跟踪验证3不合格范围:(1) 产品不合格,包括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合格;(2) 工作不合格:包括管理工作不合格、技术工作不合格、过程不合格、体系不合格等不合格4本厂通过检查、考核、检验、验证、审核、用户走访、信息反馈、接受投诉等方式发现存在的不合格5产品不合格的处理5.1不合格品由质检部负责鉴别、标识、记录并通知责任部门和报告厂领导5.2责任部门应将不合格品隔离存放并加以明显标志5.3质检部组织质管、质检、技术、生产、供应等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分析原因,明确责任,确定处理措施并报厂领导批准。
5.4对不合格半成品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返工; (2)报废5.5对辅料、包装材料不合格一般采取以下措施:(1) 退货;(2) 让步接收;(3) 报废5.6对不合格的源水要停用5.7对不合格成品要进行报废5.8责任部门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质检部进行跟踪验证6工作不合格的处理6.1有关部门在检查、考核、用户走访、信息反馈、接受投诉等方式发现存在工作不合格时应及时报告质管科,填写不合格通知单交责任部门6.2责任部门调查分析原因,明确责任,确定处理措施并报厂领导批准6.3责任部门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纠正或采取纠正措施,质管科进行跟踪验证7厂长酌情对责任人员进行教育和适当处理 1、采购的原材料、包装经检验不合格的:由采购人员负责与供货商协商退、换货,不能退、换货的按如下方法处理:对于原材料,经自行加工处理能达到所采购级别的,自行加工处理达到检验标准后入库,经加工处理仍不能达到所采购级别或无能力进行加工处理的,可降级使用的则降级使用,不能降级使用的,经厂长批准后销毁;对于包装等辅助材料能进行自行加工处理合格的,加工处理合格后使用,不能加工处理合格的,能降级使用的,降级使用,不能降级使用的,厂长批准后销毁;严禁不合格的原材料入库使用。
2、成品经检验不合格的,视情景分别进行处理:对于感观不合格的:经自行处理能达到检验标准的,自行处理经检验合格后入库,经自行处理仍不能达到检验标准或不能进行处理的,经降级后符合相关级别的检验标准的,降级销售,降级后仍不能符合相关检验标准的,经厂长批准后销毁;对于理化指标不合格的:进行自行加工处理,经检验合格后入库;包装及打码不合格的:进行返工,返工的成品各项指标经重新检验合格后入库;成品销售后不合格的,给予调换或退货,并查找不合格原因及责任人,进行处理3、工作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工作每月累计3次以上(含3次)不合格的,对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差距,加以改正,或由厂长帮助纠正错误加以改正,并扣款5元/次,超过5次(不含5次)的,扣款8元/次,月累计工作不合格超过10次的,给予开除处理,并相应赔偿企业由此造成的损失同一种质量问题在一星期内出现2次以上的,由厂长负责召开质量分析会,制定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整改,并由厂长监督执行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八、从业人员管理制度 一、质量安全负责人(一)职责 1、负责国家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组织学习、贯彻和实施 2、负责组织对从事与质量安全有关的检验工作定期进行评价。
3、负责组织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的发放、管理 4、负责组织编制、修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文件 5、负责进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运行中的协调工作,保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 6、协助厂长拟订企业的质量安全方针和开展管理评审有关工作 7、负责组织协调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质量安全监督、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