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际条约履约机制.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18433091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际公约履约机制摘要:当今国际政治中的内容中,国际环境问题和军控与裁军问题等倍受全球各国的关注,这些问题波及世界和平、地区稳定和人类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内容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世界各国建立有关的国际公约及其履约机制随着社会、国际间关系的不断发展,这些机制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其又有新的面貌摘要: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Military control and disarmament has become a main focus worldwide in today'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hich closely relate with world peace, regional stabil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ity, etc.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challenges,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have established related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compliance mechanis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multi-national relationship, these mechanism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completing which means that they will have a brand new look in the future.核心词:国际公约 国际环境履约机制 军控与裁军 国际公约是具有缔约能力的国际法主体之间以国际法为准结缔的确立其互相权利、义务的国际书面合同。

      公约必须遵守”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为了保证各国际法的有效执行,必须制定相应得公约履行机制目前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国际环境问题和军控与裁军问题等为理解决这些热点问题,世界各国共同制定了有关的国际公约及其履约机制一、 国际环境公约履约机制 国际环境公约的遵约机制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特点,在国际环境公约框架内,通过缔约方之间及缔约方与公约内设机构之间的合伙,加强缔约方履约能力,以增进遵约,并解决不遵约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履约保障程序和机制这一机制强调避免不遵约并增进遵约,是针对全球环境问题和环境公约的特点,对避免争端措施的有益摸索从特点上来说,遵约机制具有避免性、非对抗性、公约内生性等特性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遵约机制深刻体现了各缔约国在遵守公约方面的利益衡量和损益评估成果,也映射了国际环境合伙的复杂性国际环境合伙需要一系列国际制度的支撑国际制度的来源与国际合伙的浮现,本质上是通过国际社会中个体之间复杂的谈判和博奕过程来完毕的遵约机制离不开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指引其原则重要有两项:一是风险避免原则,二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前者是遵约机制追求的目的之一,后者是遵约机制设计和运营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

      一种完整的遵约机制应当涉及三方面的法律规则:(1)遵约基本规则体系;(2)遵约鉴定体系;(3)不遵约反映体系这三方面的规则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构成了一种既承上启下,又相对独立的独特国际法律机制在实行机构上,各遵约机制大多设立了遵约委员会解决遵约问题遵约委员会是根据缔约方会议的有关决策设立,按缔约方会议授权解决遵约问题的专门机构遵约委员会向缔约方会议报告工作,并接受缔约方会议的政策指引根据授权,各遵约委员会均有权受理遵约案件,并拟定与否遵约的事实,但与否可以采用增进遵约的措施,各公约的授权不尽相似不同授权,体现了遵约委员会与缔约方会议以及缔约方的不同关系,也体现了遵约委员会的不同职能一般来说,遵约机制可以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启动:一是缔约国针对其她缔约国提出;二是缔约国考虑到本国履约的实际状况而积极提出;三是由公约机构,如国际环境公约的秘书处或者特定的专家评审组结合其掌握的缔约国的遵约状况而提出遵约机制的运营程序因启动方式的不同而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涉及遵约信息审查、鉴定、遵约或不遵约的结论认定、采用解决措施等阶段在臭氧层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几种典型的国际环境公约的遵约机制的运营也各有特点。

      国际环境公约的不遵约,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重要因素是履约能力局限性,对发达国家则更多是由于缺少政治意愿发达国家政治意愿局限性,对于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的义务态度悲观,导致发展中国家履约能力局限性,这是国际环境公约不遵约问题的本源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提供援助的制度是国际环境公约的前提和核心遵约机制强调通过增进性措施提高履约能力,是国际环境公约援助制度的强化和补充,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履约援助,可以在一定限度上解决由于履约能力局限性导致的不遵约例如,在《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践中,遵约机制解决了多起经济转轨国家的不遵约案例,对协助这些国家解决履约困难,增进《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行起到了重要作用综合而言,遵约机制是针对国际环境公约权利义务的非相对性特点及环境损害难于归因、难以恢复的特点来增进公约遵守的有益制度摸索,是对老式履约保障制度的新发展,对环境公约以外的国际公约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整体来说,遵约机制的成效作用尚有待实践进一步检查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本着国际合伙的真诚态度,认真遵守本国缔结或参与的国际环境公约,获得了良好的遵约效果但是,在履约能力建设、履约资金和技术、发挥地方政府和公司对遵约的积极积极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关注。

      二、 军控与裁军 军控与裁军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波及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并与现实的外交和军事斗争密切关联近年来,军控与裁军对于国际安全的重大影响再次显现,深刻影响到大国关系乃至国际战略格局的调节总的来看,目前国际军控与裁军形势大体可概括为:一股潮流、两大战场、三个焦点1. 声势渐起的一股潮流:核裁军 自上世纪末以来,美国回绝批准《全面严禁核实验公约》(CTBT)、退出《反导公约》及研发小型核武器等一系列举动,对国际核裁军进程产生了严重的悲观影响,导致国际军控与裁军“向防扩散一边倒,核裁军备受冷落”的失衡局面近期,随着美外交政策由单边主义向多边外交回摆,国际核裁军领域浮现了某些积极因素: 一是“无核武器世界”呼声再起美前政要基辛格、舒尔茨、佩里和纳恩于、两度撰文,重提建立无核世界的倡议,并提出相应的核裁军措施建议 二是重要核国家相继做出核裁军姿态2月,美宣布已于底提前实现将部署核弹头数量减半的目的,并将进一步贯彻核武器削减筹划,减少对攻打性战略力量的依赖俄宣布继续大幅削减核武库,减少核材料生产设施,关闭部分武器级钚生产堆英高调宣布把核弹头裁减到少于160枚,还提出核裁军新倡议,声称乐意做国际“核裁军实验室”。

      法宣布裁减空基核武器的1/3,核弹头总数将少于300枚,不再有库存储藏,其核武器也不瞄准任何国家三是多边核军控渐有起色布什政府片面强调防扩散、弱化多边军控的政策,是国际社会启动“严禁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公约”(简称“禁产公约”)谈判和《全面严禁核实验公约》生效的最大障碍但美立场近已有所转变2、战略角逐的两大战场:反导和外空 一是反导之争自布什政府上台后,美以对付伊朗和朝鲜的“导弹威胁”为由,不遗余力地向全球拓展反导体系,现已初步显现以美本土为中心、以欧洲和亚太地区为两翼的全球反导格局此举旨在构筑攻防兼备的战略力量体系,削弱俄及其她潜在大国的战略反制能力,以保证美压倒性军事优势,实现“绝对安全”环绕美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系统的筹划,美俄展开了新一轮战略博弈,致使国际军控与裁军迭受冲击 二是外空之争近年来,外空摸索与开发日趋活跃,各国特别是空间大国对外空的关注和投入不断加大,外空已成为拓展国家利益、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平台从近几场局部战争看,外空的军事地位空前提高,已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程和命运在此背景下,外空军事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外空武器化的危险迫在眉睫,国际安全格局面临严重冲击。

      3、走势各异的三个焦点:朝核、伊核和美印核合伙 朝核问题解决进程的不断进一步,有助于维护现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并在一定限度上减少因朝“退约拥核”所导致的恶劣影响但是,半岛无核化进程的发展也必将触及本地区长期存在的某些深层次矛盾和安全问题,各方利益角逐不会停止朝核问题的最后和平解决,仍面临诸多不拟定因素近期,美朝环绕验证问题的斗争进一步加剧:为抗议美迟迟未将其从“支恐国家”名单中删除,朝已开始重建宁边核设施此番较劲的实质是争夺下一阶段行动主导权,预示着朝核问题的解决必将是一种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在美推动下,联合国安理睬通过了三项对伊制裁决策但伊拒不执行,并不断推动核研发进程,与美等西方大国就铀浓缩这一焦点问题展开剧烈斗争与较劲,总体形势复杂、紧张目前,随着伊调节斗争方略以及美受内外因素制约,伊核问题已有所降温,形势发展进入一种布满变数的相对缓和阶段然而,伊核问题的实质是美伊之间的政治较劲,双方的战略利益严重冲突,其调和转圜的空间非常有限此后,伊在不放弃和平运用核能权利的同步,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合伙8月,美国与印度政府签订民用核能合伙合同执行文本根据合同,印度可在不签订《不扩散核武器公约》的状况下,获得美核技术、装置及燃料,但前提是印承诺将民用和军用核设施分开,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措施。

      近期,在美政府支持下,印已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到特殊的保障监督安排,待其与核供应国集团拟定核原料供应,并经美国会审议批准后,即可贯彻合同内容尽管印反对党和左派政党以该合同影响印核政策的独立性为由强烈反对,但从长远来看,基于两国发展“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共同利益需求,美印核合伙势在必行  美执意与游离于核不扩散机制外并已拥核的印度开展核合伙,客观上为其扩大核武库发明条件,将进一步破坏南亚地区脆弱的战略平衡,加剧印巴的核军备竞赛此举再次暴露了美在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双重原则,不仅对本已脆弱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导致了严重冲击,还给解决伊核、朝核问题的国际努力带来了悲观影响有关资料  《不扩散核武器公约》(NPT):1968年7月达到并开放签订,1970年3月生效既有190个成员国中国于1992年3月加入该公约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基石,自生效以来在避免核武器扩散、推动核裁军进程以及增进和平运用核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严禁核实验公约》(CTBT):1996年9月达到并开放签订该公约严禁任何核武器实验爆炸及任何其他核爆炸,有助于避免核武器扩散和推动核裁军进程,是实现全面严禁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环节。

      该公约既有178国签约,144国批约在公约生效所必需的44国中,已有35国批约美、中两个核国家已于1996年签约,但尚未批约;伊朗、以色列、埃及、印度尼西亚均已签约,但未批约;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三国迄未签约  议案对今年5月《核不扩散公约》审议大会谈判破裂以及9月联大特别首脑会议的《成果文献》中没有写入核裁军问题表达“遗憾”该议案的核裁军规定超过了美俄签订的《削减战略攻打性武器公约》中把战略核弹头削减至三分之一的内容具体内容  冷战结束后来,重要依托核武器的威慑力来维持“恐怖的和平”的局面己大为变化;然而,笼罩在全人类头上的核阴云并未散去在当今国际新格局下,世界核态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令人关注具体内容  第7届《不扩散核武器公约》审议大会即将结束一般性辩论转入实质性议题讨论,但由于各方分歧严重,大会迟迟难以就会议议程达到一致后经各方妥协,会议终于在11日晚勉强就实际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