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昆明市铁路局第五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8页云南省昆明市铁路局第五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球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注解的国民经济建设路线或方针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参考答案:D2. 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发现让“海昏侯”迅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引发了学术界的争鸣下表为西汉海昏侯“海昏”爵号的三种历史解释据此可知学术专家(组)历史解释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海”为鄱阳湖,昏为“西方”,“海昏”代表着刘贺的海昏侯国位于“鄱阳湖以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王子今教授“海”“晦”通假,“晦”有“黑如晦”或“晦浊”的辞意;“昏”字很可能与“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之“昏乱”有关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教授“海昏”爵号的政治象征意义不大,方位说的可能性更大昏”虽代表方位,但不是指“西方”,而是“西南方”A.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解释莫衷一是D.综合多种历史解释即可确认历史事实参考答案:A材料表格显示对于“海昏侯”的爵号有不同的解释,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A正确;历史叙述可以反映历史事实,B错误;历史事件不因为年代久远就无法考证,C错误;历史的解释不一定能确认历史事实。
D错误3.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7~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7-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参考答案:D略4.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人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青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同盟会参考答案:D5.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C.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D.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参考答案: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D解析: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
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 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把握6. 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A.文人画B.元杂剧C.京剧D.小说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杂剧,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元朝统治之初,科举制停止,一批知识分子仕途无路转而研究元杂剧,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符合题意7. 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C.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D.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参考答案:考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D 解析:根据材料“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可以判断出作者认为当时民众的思想比较落后,不符合现代化的趋势要求,需要进行思想启蒙和思想进步。
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维新思想的背景准确把握8. 《弘治常熟县志》卷一《形胜》引旧志载:“(当时的镇或市)田畴鳞次,平衍百里,村市里分,联络四邻如右图)这表明A.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B.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C.商业发展促进城乡联络 D.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参考答案:C9. 1921年3月,俄共 (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其根本目的是 A.改变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解决国家粮食短缺的窘况 C.恢复国民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D.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参考答案:C10. 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是A.地域决定政治模式 B.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方式不同而已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对比分析能力,材料强调中国先秦政治制度与西方古希腊罗马政治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他们的阶级属性相同,即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答案选B,A表述错误, C D两项与其阶级实质不符。
11.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统治者个人喜好 B.当时的经济状况 C.文人学者的喜好 D.现实政治的需要参考答案:D12. 在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的三湾改编中规定:党支部建在连上(此前营、连、排没有党组织),排设党小组;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上述规定旨在A.确立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B.明确革命军队的政治任务C.把发展党员定为中心工作D.强化革俞军队的军事纪律参考答案:A“党支部建在连上”、“排设党小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注重党的领导地位,故选A;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3.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次数37549387451351055344频率0.85次/年1.7次/年2.7次/年5.31次/年18.5次/年19.9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参考答案:C结合所学,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环境破坏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B项错误;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明显增加,体现了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自然灾害的信息,与生态治理和环境不是同一方面信息,故D项错误。
14. “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这个“政治大厦”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C.法国——共和政体 D.德国——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君主立宪制是英国的首创,民主共和制是美国的首创,但英国《权利法案》不是英国宪法,可以排除A项而法国和德国代议制的建立,并非仅仅“是通过嘴和笔”,由此排除C、D两项15. 20世纪50年代初,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为主的法国政府不仅放弃了传统的肢解德国和阻挠德国复兴的政策,而且还联合德国建立了超国家主权的欧洲煤钢联营这一变化反映出()A.法德开始建立反苏联阵线B.美国放松了对欧洲的控制C.欧洲联合取得实质性进展D.法国的欧洲主导地位衰退参考答案:C【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分析】由“联合德国建立了超国家主权的欧洲煤钢联营”可以看出,欧洲联合的进展,C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A,排除;材料信息没有关于美国的事情,排除B;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放弃了传统的肢解德国和阻挠德国复兴的政策,而且还联合德国建立了超国家主权的欧洲煤钢联营结合法德欧洲联合过程中的作用回答即可。
16. 下列关于古代罗马万民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B.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基本上属于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 D.适用于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参考答案:C17.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A.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B.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C.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参考答案:D材料中表明国民党对于抗战的形势不仅从时间、空间以及世界人民支持角度阐述了抗战的持久性,符合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故D正确;正面战场是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故A错误;材料中是对抗战形势分析,没有提出作战方案,故B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1937年9月建立,故C错误18. 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6000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它反映了A.陶片放逐法的实施B.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C.雅典公民大会盛况D.雅典公民的民主参政参考答案:D依据已学知识克利斯提尼实施的陶片放逐法是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与材料不符,故A项排除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时期,由十个部落,轮流执政,与材料不符,故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皆可参与,梭伦改革后,逐步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民众法庭,采用抽签、不公开投票等民主形式,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参政的体现,故D项正确。
19. 据统计,1937年到1939年期间,苏联共供应给南京国民政府大约1000架飞机,2000名志愿飞行员,500名军事顾问以及大量大炮、军需品和石油材料表明A.西方国家纵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B.苏联反对此时国共两党的内战C.苏联是世界反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