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1 古诗三首10.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8078557
  • 上传时间:2022-10-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2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出塞》教学设计 樟树桥小学 丁峰教学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出塞》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3、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感悟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开启一次古诗之旅,学习王昌龄的《出塞》齐读课题)二、 理解诗题,了解诗人师:“塞”有几个音?(板书多音字及组词) “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要塞) “出塞”是什么意思?(到边疆戍守边关)1. 简介诗人:《边塞》的作者是?(王昌龄)我们一起来了解王昌龄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学生齐读诗人简介三、 整体通读,把握诗境过渡语:王昌龄的这首诗被誉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咱们接下来就来读读这首千古名篇1. 读古诗,有韵味1) 同桌互读,注意将字音读准确,读出节奏2) 指名读,教师纠正读音与节奏3) 指名读4) 师生合作读2. 读古诗,明诗意过渡:我相信在理解古诗的内涵后我们会把它读得更好在此之前,我们来了解诗歌的意思,请大家自学这首诗,请看自学要求:(1)自学古诗,交流大意。

      学生自学古诗,对照书上注解或查资料,和同学交流古诗大意,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交流2) 学生提出弄不懂的问题,教师指导互文,是在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意思相近的诗句中,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这一句中,诗人将“秦、汉、明月、关”互相补充、呼应,这里的明月就不只是秦时的明月,而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不只是汉时的边关,而是秦汉时的边关,明月和边关也要互相呼应,明月怎样边关?照耀在板书上示意四、 细致解读、品悟诗情过渡语: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我相信同学们在体会本诗的意境后会将它理解得更透彻,下面就让我们——梦回唐朝一)品读“秦时明月汉时关”1. 引导学生体会意境自由读读《边塞》的第一句,想想王昌龄他为了表现边塞风光,他选取了哪些典型事物呢?(板书:明月 边关)你在哪些诗句里看到过“明月”,明月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清冷、柔和) 指名读,读出清冷、柔和之感关”是怎样的边关?(凄凉)指名读,读出凄凉之感谁能将这清冷、凄凉的画面感用朗读表现出来?注意读准“明月”“关”指名读,全班读二)品读“万里长征人未还”过渡语:你们知道从秦汉到唐朝有多少年吗?将近一千年了。

      千年以来,明月和边关见证了怎样一段历史呢?(课件展示边塞战争视频)同学们,咱们随着王昌龄去边关,了解从秦汉到唐朝以来边关发生了什么?再谈谈自己的感受你看到了什么?那战士们可能怎么样了呢?指名回答1. 创设情境,引读诗句 当王昌龄看着无数的戍边将士血战沙场,一去不归,于是他不禁悲从中来:(指读)万里长征人未还2. 展开想象,读出韵味 (1)“万里”表示遥远(板书:万里)人未还”中的“人”是指谁?(板书:人未还) (2)(课件展示)如果你是远征战士的父母、妻子、儿女,你会对远在边关的亲人说些什么?(学生回答)引读:是啊!年轻的妻子哀怨着:万里长征人未还白发苍苍的双亲老泪纵横地说——“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他那孤苦的孩子在哭喊着——“万里长征人未还3. 讨论交流诗人表达的感情 同学们想想,王昌龄看到战士们浴血奋战,埋骨他乡,想到他们的家人还在苦苦期盼他们回家时,诗人有着怎样的感受?“万里长征人未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进行讨论,把自己的体会用关键词的方式批注在书上4. 学生上台板书关键词,并解释三) 品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过渡语:无数战士还是为国捐躯、埋骨他乡。

      那么,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国家的安宁吗?我们从另一位诗人高适那里得到了答案1. (课件出示: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指名学生读,并作翻译2. 如果你是士兵,想到此,你的心情会是怎样?(气愤)因为什么而气愤?(他看到这些战士作无畏的牺牲,而那些被皇帝委以重任的酒囊饭袋却在欣赏美人的歌舞难怪战士们的牺牲也换不来国家的安宁此时此刻,战士们真希望有人率领他们来结束这个悲剧,他们会想到谁?(李广)3. (出示课件:李广)李广厉害吗?什么朝代的?身在唐朝的战士为什么会思念汉代的良将?(学生回答,因为他们的将领腐败无能,他们需要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所以战士们想急切地呼唤良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通过注释我们知道了“但使”是——要是,“不教”是“不让”4.战士们想要一个英勇善战的良将,王昌龄看着战士们看着战士们流血牺牲,他也像战士们一样,希望边关能有——良将来平定战乱,所以王昌龄也急切地呼唤良将,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 良将是由谁任命的?他其实是想呼唤给谁听?让他干嘛?(学生回答完整)5. 为了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剧不再发生,他大声地呼唤朝廷重用良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再次大声呼唤朝廷重用良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来你们的渴望,你们渴望什么?你们还渴望什么?五、 配乐读诗,体会感情1. 品味了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板书:同情战士,渴望朝廷重用良将)2. 现在,你就是王昌龄,让我们把对出征将士的同情,对朝廷重用良将的渴望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来吧!(全班齐读)3. 龙城飞将本来是谁?谁还想当龙城飞将?你们想吗?让我来感受你们的爱国情怀!(全班最后读)(师评价:多么澎湃激荡的爱国情怀)4. 现在,全体起立,随老师来释放我们澎湃的爱国情怀吧!(教师做动作引领学生诵读)七、 总结在座各位都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今天,希望你们能有着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爱国豪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