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erence Information.doc
22页Reference Information 2009年第4期 (总第4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信息中心主办本 期 要 目【特别关注】要防止学位论文抄袭 校方导师需严格把关ﻩ1【部省要闻】教育部: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项目已经实现品牌化ﻩ32900多校企联姻 江苏产学研迈入“联盟时代”ﻩ3【新闻纵横】两岸学历互认好事还要磨多久ﻩ5江苏32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挂牌 6最高可获20万元资助 广东巨资支持大学生科技创业ﻩ62009年就业蓝皮书发布 2008年本科院校就业率下降ﻩ7【校长论坛】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武德昆:大学发展需要经营 8【理论研究】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 11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ﻩ16【他山之石】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将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 19 / 【特别关注】要防止学位论文抄袭 校方导师需严格把关专家:关键在于真正实行导师制 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在今年年初发表的《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一文中就将“研究生泡沫化"列为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文章还指出,“虽然公开学术造假是个别的,但学风浮躁和浮夸却很普遍,至于‘假项目’、‘假论证'、‘造假论文'、答辩走过场更常见了.” 著名教育问题研究专家熊丙奇博士认为,防止“学位论文抄袭”的关键在于真正实行导师制。
他指出,近年来出现的学位论文抄袭事件,共同的原因是在平时培养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很少,在审阅学生的论文时,导师放宽要求,甚至有的老师根本就没认真审阅.现行制度下的中期答辩、论文盲审等,都很难真正避免论文质量不高、学术不端问题不改革制度想避免学术不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来说,核心的保障措施,不是形式上的各种规定,而是导师负责制,即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目前,从研究生招生,到课程设置、论文答辩,导师只有很少的发言权,最后变为虽有导师负责制,导师却不负责的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朱勇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防治学生论文抄袭,导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认为,导师不仅要在知识传授和方法训练上指导学生,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诚信素质、学术品德. 谈到导师对自己的影响,正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西北政法大学讲师褚宸舸深有感触.他说,他的博士生导师在给学生上第一次课时,专门细致地讲了研究规范的问题他每次把论文发给导师看时,总被批改得密密麻麻 他在西南政法大学读硕士时,尽管自认为算是个勤奋认真的学生,但每次去见导师,心里也还七上八下,害怕受到批评。
他认为,自己后来能发表很多论文,并获得优秀毕业生和优秀硕士论文,与导师的严格要求和提携是分不开的 现在,褚宸舸成了一名老师,他这学期给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授课时,发现有一半学生提交的论文不规范,就进行了严厉批评,还专门拿出4个小时教他们如何做规范性的研究和注释,对学生习作逐文点评对此,学生们反映收获很大在褚宸舸看来,治理抄袭之风的根本是学生和导师一起努力,建立一种良好向上的学风校方事前事后都要抓 在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杨东平教授看来,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是学风、教风的问题虽然彻底禁绝学术不端行为的想法并不现实,但他认为,从内因上可以通过学生加强道德自律,从外因上可以通过教育和纪律等方法进行防治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学校和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学术道德的教育,让学生形成遵守学术规范的意识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环境;再次,要严格惩处学术不端行为,抄袭者必须为其行为付出代价如果没有惩处,只会纵容抄袭等现象的频频发生 他介绍说,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学生在入学时要接受关于学术规范的教育,通过相关培训让学生意识到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一些高校的学生手册上有关于学术规范的明确规定,学生还要在学生手册上签字表示接受相关规范的约束。
这样,学生和学校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契约关系,学校通过契约明确告知学生应负遵守基本学术准则的义务,而学生的签名代表一种承诺,今后在开展学术研究、获得学分和学位时,就必须遵守契约的相关规定 笔者从正在剑桥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王宏伟处了解到,在英国,导师对学生做学术研究、发表论文的把关十分严格,此外也有一些其他教育方式如他在入学时收到过校方的邮件,其中包含一些关于学术规范的内容;而在平时听课和做实验时,学生会在事前收到一份告示,被告诫可以相互讨论,但不能抄袭.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曾在法国埃克斯·马赛第三大学留学的施鹏鹏博士说,法国处理高校学术不端的做法相当简捷:经校学术委员会认为某作品存在学术不端情况时,该教授(科研人员)就会受到最严厉的处分,即开除一般而言,该教授(或科研人员)也不会再被学术界所接纳但他同时表示,这种情况在法国极少.在他看来,这与法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术传统及学术积淀有关,并且法国的学术行业自律性强,学术职业共同体成熟、规范此外,法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机制相对严厉,一旦被发现,绝无幸免 朱勇教授介绍说,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确定了对于学位论文抄袭剽窃处理的标准,抄袭剽窃占论文总字数10%以下,修改论文,一周后、半年内答辩;占到10%~25%,修改论文,半年后、一年内答辩,或取消学位申请资格;如果占到25%以上,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2008年,将标准调整为3%以下,3%~10%,10%以上三个阶段处理,相应数据段的处理结果同前.在2006年到2008年三年中,共检查了3836篇研究生学位论文(包括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查出有抄袭行为的240篇其中,抄袭论文占检查论文总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1102%降到了2008年上半年的5.76%研究生学位论文“打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他同时指出,在目前阶段,我们不可能彻底消除论文抄袭现象因此,我们既需要通过诚信教育和道德引导,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应该正视这一现象,确定合法、合理的解决措施.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学位论文抄袭行为,必须严格查验,严肃处理查验的关键在于全面,不能有疏漏;处理的关键在于严肃、合法,而且行为与结果有对应性,可预期性.第二,无论是查验过程,还是处理结论,都需要为当事人从制度上设计合适的救济措施确保当事人能够在规则体系内拥有陈述、解释、申诉、要求复查等权利和机会,确保事件的处理公开、透明、相对公正.第三,准确理解与论文相关的学生培养过程,严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减轻因论文抄袭处理结果对于学生的连带负面影响 “对于学位论文抄袭,既要实施严厉的打假,也要给予宽容的救济。
"朱勇教授说.(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2009年06月08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部省要闻】 教育部: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项目已经实现品牌化6月30日从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获悉,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项目已经实现品牌化,两地师生互动频繁,截至2008年底,教育部共邀请并组织安排了香港教育界约6000人到内地参观访问,委托部分重点高校设立“重点对港教育交流项目”45个,约有1500名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参加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宋波表示,教育部为协助香港实施新高中课程“通识教育科”教师培训计划,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选派专家赴港,对即将承担国民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振民就是承担任务的内地学者之一,在向他发出邀请时,香港方面主动提出让他讲授《“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王振民说,听他讲课的很多香港中学师生对“一国两制”、“特区基本法”等词汇并不陌生,但之前几乎没有详细的了解一些人觉得,“一国两制”就意味着国家什么都不管,民众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讲座中,香港的中学师生发言踊跃,向王振民详细询问了一国两制下香港人享有哪些权利、中央政府与特区之间的关系、人大释法是否影响香港的高度自治与司法独立等问题。
此次的经历让王振民意识到,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的确,像这样的交流活动正越来越多王振民发现,香港的国情教育中心与内地很多单位、大学合作搞国情教育培训,他在北京几乎每周都能看到这样的学习活动除此之外,教育部还从内地选派了多名优秀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赴香港,担任教学指导、协助香港教育局制订在港东南亚移民学习汉语的政策、委托中央电教馆编写制作百集国情教育系列片《中国—我的祖国》并向香港澳门地区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公共图书馆赠送,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作者:张蔚然 来源:中新网2009年07月01日)2900多校企联姻 江苏产学研迈入“联盟时代"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江苏高校已有3000多个专业学科与企业建立2900多个“校企联盟”.这表明,从“星期日工程师"到全面联姻,江苏省产学研合作正迈入“联盟时代"随心插柳→有心栽花在全国最大的高低压供配电设备制造企业扬中大全集团,记者巧遇在此“蹲点”的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詹永照他笑言:刚开始他们主要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来料加工”,现在已经与企业“捆”在一起,从项目立项就开始派驻人员与企业一起研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其中“智能化低压断路器的通信系统”性能已优于国外大公司,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企业都出现业务量萎缩情况,然而,无锡锡通科技集团总经理陆元明却说:“我们1~5月份的订单已超过1.4亿元了,各种新型沥青路面搅拌机供不应求,一些客户干脆住在宾馆里等我们的产品下线呢锡通的成功同样缘于与高校的“联姻”.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处宋德锋介绍说,他们与锡通是2002年从一个项目“牵手"开始的,当时国内生产沥青搅拌设备企业的核心技术大多依赖于欧美,陆元明与该校有技术但是苦于没有地方转化的钱林方教授“一拍即合",锡通得以“借枝登高”眼下,全数字化、全封闭环保型及移动式沥青搅拌设备陆续问世,锡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成了“抢手货”单打独斗→抱团出海上世纪80年代,一些科技人员突破计划经济和传统思想的束缚,成为全国闻名的“星期日工程师”,推动了苏南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时至今日,科技人员单打独斗的局面在悄然改变,愈来愈多的“科技团队"抱团出海,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智囊团”.全球每两辆汽车上就有一辆、每两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一台会用到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的镁合金产品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镁合金专业生产企业,南京云海总经理助理刘小稻说:“我们的成功与东南大学专家组的催化作用密不可分。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薛烽说,该校孙扬善教授带领团队走出实验室,将“论文”写在生产第一线,助推南京云海攀上行业之巅黄麻,一直以来只被用来生产麻袋、麻绳等“粗笨货”.但是,记者在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却惊讶地发现,黄麻居然也能制成飘逸柔软的衣服、舒适凉爽的被褥!该公司董事长刘国忠不无骄傲地说:“我们的黄麻产品已申请专利251多项,形成种植、纺纱、面料、服装以及板材为一体的完整绿色产业链,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达3亿元 “紫荆花”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靠的是与东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组的“并肩作战"正在公司“坐镇”指挥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俞建勇介绍说:“我们团队与紫荆花联手开发了包括服装、汽车内饰、医用保健品以及箱包等在内的各类产品,团队的研发课题已与紫荆花无缝对接,双方做到同进同退,一起打市场临时“夫妻”→结盟“联姻”省科技厅着力推进全省产学研合作由松散自由型向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长效机制转变,使得不少“临时夫妻”走上结盟联姻之路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陈强仿若“红娘”,长期驻扎在常州,为南大各个系科与常州企业的结亲搭建平台陈强说:“我们针对中小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