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池上赏析(3篇).docx
3页白居易池上赏析(3篇)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的古诗池上 篇二 池上早秋 唐代·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于公元826年(唐宝历二年)在苏州时作诗的前六句写景,结尾抒发感慨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诗开头的“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首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画面:秋水满池,碧波荡漾,有荷花点点,菱芰片片点缀其中,秋风徐来,凉爽送爽,一扫夏日的酷热,这是何等令人赏心悦目的事但是,一幅画仅仅有水、有荷,尚嫌单调,还必需有外围景物下文“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正是为了弥补这个缺乏其实栏干本身不会生凉,“早凉生北槛”云云,是写早秋的天气已产生了凉意;同时,满池秋水,参差荷芰,本身就使人产生暑意顿消之感池水,绿色荷叶、菱角,配上护池栏干、篱笆,加之颈联所写远处模糊掩映之柳树,每当夕阳返照,颜色鲜亮,风景宜人,一幅构思奇妙的画面呈现出来了。
诗中有画堪称好诗,但诗究竟不是画,它还要传递一些画所无法表达的东西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外表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沧桑之感,实中有虚,亦实亦虚诗人以蝉自托,自己虽然做了多年的官吏,但屡屡直言招祸,慢慢噤若寒蝉,不再忠言直谏了风干”句则以柳树经秋叶落,暗指自己的年迈体衰《世说新语·言词》:“顾悦与简文帝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白居易三十有余而发白,这年春天又害痰喘,眼病,不幸坠马,因此这“风干柳意衰”中暗寓着诗人无限的悲愁在内这一联中,两个动词,“饱”、“干”出语新奇、奇警末句“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看似解脱旷达之词,实际是有苦说不出,有泪不能流,已如寒蝉、秋叶,虽是“夕阳无限好”,但“黄昏”马上到来,将来的命运如何,是难以猜测的 解释 篇三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