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关节置换的康复.ppt
29页髋关节置换的康复n适应症:严重的髋关节骨关节炎 或有股骨颈骨折,并有明显疼痛 、髋部运动丧失、功能障碍、不 能行走一定距离时,往往要进行 髋关节置换术n成功=手术+有效的康复治疗将会给病人带来满意的结果n目前手术多采用前外侧切口,将 肌肉从股骨大转子上剥离,以后 再缝回到股骨干上n因此,保持髋部外展和避免内收 直至髋关节和大转子周围的软组 织愈合是非常重要的n不用骨水泥,这稍为延迟了术后 康复时间,并且患肢开始的负重 要有减少,以及使用拐杖的时间 有所延长当然对大部病人来说 ,人工髋能够紧嵌在股骨干中, 达到更稳定的结果 康复评定n一、术前评定n二、术后评定n(一) 术后3 - 5天 n(二) 术后6 - 10天 n(三) 门诊病人评定术前评定 n(一) 观察步态,确定步态类型, 是否有跛行,是否需要助行器;n(二) 观察姿势有否异常;n(三) 检查脊柱活动性,记录腰椎 曲度的变化;n(四) 检查双髋关节活动范围,记 录影响活动的因素,如疼痛或僵 硬;其它关节情况;n(五) 测定肌力,注意患肢肌萎缩 情况;n(六) 鉴别疼痛,是在休息时发生 ,还是在负重时出现;n(七) 注意是否有下肢不等长,在 仰卧位,骨盆保持水平,两足稍 分开时测量。
(一) 术后3 - 5天n1.测定肌力,粗略测定患肢肌 力,观察等长收缩肌力;n2. 神经检查,检查患肢感觉;n3. 检查心肺功能,注意在休息时和直立位的情况二) 术后6 - 10天n1. 评定使用助行器时的步态;n2. 评定转移等活动功能;n3. 再评定下肢肌力;n4. 评定患髋在允许方向的活动范围 (三) 门诊病人评定n1. 评定肌力;n2. 评定患肢髋、膝、踝关节活动 范围;n3. 分析步态;n4. 评估功能性活动;n5 下肢长度测量 康复治疗n一、术前治疗n二、术后3 - 5天治疗n三、术后6 - 10天治疗 n四、门诊治疗n五、全髋置换术后注意事项一、术前治疗n练习1:全髋置换术后的注意事项n目的: 预防手术髋脱位n练习2:指导进行患肢练习活动n目的:使病人熟悉术后进行的练习 n练习3:指导使用步行架或拐杖n目的: 使病人熟悉助行器 二、术后3 - 5天治疗n练习1:复习有关全髋置换术 后的注 意事项n目的: 预防手术髋脱位n练习2: 指导病人深呼吸练习 和咳嗽技巧n目的: 预防肺部疾患n练习三:帮助病人术后髋外展位 下做小范围患肢髋屈和髋外展以 及屈膝。
n目的:维持患髋安全范围内的活 动n练习四:患肢肌肉等长练习,踝 部背屈、跖屈及环转练习n目的:为主动锻炼作准备n练习五:逐渐坐起,维持至少5 分钟n目的:耐受直立位,为站立和行 走作准备n练习六:①在治疗人员帮助患髋外 展情况下,病人移向患侧床边;② 双下肢轻轻摆出床边,治疗人员始 终保持患肢外展和微屈,此时病人 坐在床边;③治疗人员帮助病人从 床上支撑扶步行架站起n目的:安全从半卧位到站立位 三、术后6 - 10天治疗n练习一:站立练习后步态训练, 逐渐增加患肢负重程度,从点地 到部分负重直到完全负重,从用 步行架过度到用拐杖n目的:使用助行器走平地和上下 阶梯 n练习二:转移训练,包括从床到 高厕座及还原,自我照顾训练n目的:达到所有转移及自我照顾 独立,强化对全髋置换术后注意 事项的理解n练习三:指导病人进一步加强患 肢肌力练习n目的:进一步增强患肢肌力,使 其能独立进行练习活动n练习四:指导病人按照注意事项 进行患肢主动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n目的:在规定范围内进一步增加 患肢关节活动范围 四、门诊治疗n练习一:针对肌力测定和关节活 动范围测量结果进行训练;特别 注意训练臀大肌和臀中肌,增强 耐力训练。
n练习二:与手术医生商量,并复 查X线后,确定是否让病人完成 负重;逐渐过渡到用手杖步行( 一般至少要维持三个月持手杖步 行)n目的:达到用手杖独立行走 n练习三:逐渐加强功能性活动练 习,如步行、娱乐等n目的:恢复以前的功能活动水平 n以上各种练习,住院病人可每天 进行2次,门诊病人可每周2 - 3 次 全髋置换术后注意事项n(一) 在三个月内应注意休息,特别 是在出院后头几周;n(二) 在愈合过程中,应小心护理新 髋,直至完全愈合;n(三) 必须避免屈髋超过90,内收髋 超过中立位,不能在髋部扭转身体 为了获得满意的愈合,可能使 有些活动受到限制,病人应该n1. 避免向前过度屈髋,坐位时患肢膝部 应低于髋部;不能前倾系鞋带;不能以 交替步上下阶梯;n2. 坐位或卧位时,不能使两腿交叉;侧 卧位时必须向患侧卧位;n3. 当转身时,病人要用一系列小的步幅 达到转身目的,而不能直接扭转双足或 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