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ppt
75页第二章 望诊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观 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 现、 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 情的方法 原理:整体观——“从外知内” 地位:“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列为四诊之首 内容: 全身望诊(神、色、形体、姿态) 局部望诊(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 肤) 舌诊(舌体、舌苔)排泄物(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 小儿指纹 注意事项: 光线:充足的自然光或日光灯 温度适宜 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病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相对照 动态观 察 四诊合参第一节 全身望诊 内容:精神、面色、形体、姿态 意义:扼要观察病人整体情况,以期对病 情、病性有一个总体印象,为深入 细致的诊察打好基础、把好方向 一.望神 [要求]: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临临床特征和意 义义 1.神的含义义: 广义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动的外在表现现(神就 是生命); 狭义义:人的精神活动动,如神志、意识识、思维维活 动动等(神就是精神); 狭义义的神包含在广义义的神中,望神之神指广 义义之神,包括狭义义之神具体地说说,包括以下内 容:精神意识识、思维维活动动、面色眼神、形体动态动态 、 语语言呼吸和对对外界的反应应等2.望神的原理和意义义 原理:神产产生于先天之精,又必须须依赖赖后天水谷 精微的滋养。
《灵枢•本神》:“生之来者谓谓之精,两精相搏 谓谓之神” 《灵枢•平人绝绝谷篇》:“故神者,水谷之精也” 可见见神以先后天之精及其所化生的气血津液 为为物质质基础础,并通过脏过脏 腑组织组织 的功能活动动表现现来, 所以观观察神的旺衰可以了解神、气、血、津、液 及脏脏腑组织组织 的功能状态态3.望神的主要内容 作为为生命活动综动综 合反映的神,是 通过过精神意识识、面色眼神、呼吸语语言、 形体动态动态 和对对外界的反应应等方面表现现 出来的,而望诊时诊时 尤以重点观观察两目、 神情、气色和体态态神情: [含义义]:人的精神意识识和面部表情 [原理]:心主神志,其华华在面,心为为五脏脏六腑之大主, 故神情是心神和脏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现 [表现现]: 生理:神志清晰,思维维有序,表情爽朗,反应应灵敏 (心神健旺);病理:神识识昏蒙,思维维混乱,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应迟钝(心神已衰); 气色: [含义义]:人的周身皮肤(以面部为为主)和体表组织组织 的色 泽泽 [原理]:“色者,神之旗面也,神旺则则色旺,神衰 则则色衰,神藏则则色藏,神露则则色露”(《医门门法律》 )。
[表现现]: 生理:色泽泽荣润润,有神; 病理:色泽泽枯槁,无神;体态: [含义]:人的形体动态 [原理]:“形神合一”“形与神俱”《素问•上古天论》 [表现]: 生理:形体丰满,动作自如,有神; 病理:形体瘦削,动作艰难,无神; 其它: 语言、呼吸、舌象、脉象等应结合考察4.对神的判断 按神的旺、衰和病情的轻、重可划分为得神、失神 、少神、假神、神乱五种 得神(有神) [含义义]:得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现 [临临床特征]:目光精彩,神志清灵,形丰色荣, 呼吸平稳稳 神志清楚,语语言清晰,面色荣润润(心的精气充足) 两目精彩,反应应灵敏,动动作自如(肝肾肾精气充足); 呼吸平稳稳,肌肉不削(脾肺的精气充足);[临床意义]: 正气充足,精气充盛(健康); 正气未伤,精气未衰(病轻);失神(无神) [含义义]:失神是精亏神衰的重病表现现 [临临床特征]:目无精彩,神志昏迷,形羸色败败, 呼吸异常 精神萎靡,甚或神识识不清,面色无华华,语语言错错乱( 心之精气亏虚); 两目晦暗,反应迟钝应迟钝 ,动动作艰艰 难难(肝肾肾之精气亏虚); 呼吸气微或喘,形体羸瘦(脾肺之精气亏虚); [临临床意义义]:正气大伤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严重衰 减,常见见于久病、重病。
少神(神气不足) [含义义]:少神是正气不足的表现现 [临临床特征]: 精神不振,面色少华华(心之精气不足); 两目乏神,动动作迟缓迟缓 (肝肾肾精气不足); 少气懒懒言,肌肉松弛,倦怠乏力(肺脾精气不足); [临临床意义义]:正气不足,精气轻轻度损伤损伤 ,机体功能较较 弱(轻轻病或重病恢复期,或体质较质较 弱)假神 [含义义]:危重病人出现现的精神暂时暂时 “好转转”的虚假现现 象,是临终临终 的预预兆 [临临床特征]: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 精神萎靡, ┑ ┍ 精神转转佳, 两目晦暗, │ │ 目光转转亮, 神昏不语语, │ 突然│ 言语语不休,想见亲见亲 人, 毫无食欲, │ │ 欲进饮进饮 食, 面色晦暗无华华 ┙ └ 两颧颧泛红红如妆妆, [临临床意义义]: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敛阳,虚阳外越(阴 阳离绝绝之 候)。
神乱 [含义义]:精神错错乱或神志失常,即精神性疾病 [临临床特征及意义义]: 焦虑虑恐惧—心胆气虚、心神失养—卑怯、脏脏燥之人( 虚证证); 淡漠痴呆——痰蒙心神,或先天禀赋赋不足,或心脾两 虚,心神失养——癫癫病、痴呆(阴证证); 猝然昏倒——脏脏气失调调,肝风风挟痰上逆,阻闭闭清窍窍— —痫痫病(风证风证 );5.望神的注意事项项: 重视诊视诊 察病人时时的第一印象,快速、准确地判断; 做到神形合参; 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 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转的区别别;二、望色 [教学要求]:掌握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其临临床意义义;熟悉色泽变泽变 化及五色所主病证证[ 概念]:望色,又称“色诊诊”,是通过观过观 察病人全身皮肤 (主要是面部皮肤)的色泽变泽变 化来诊诊断病情的方法 1.望色诊诊病的原理 面色是脏脏腑气血之外华华 «灵枢·邪气脏脏腑病形»曰:“十二经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络 ,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窍 «四诊诊抉微»亦曰:“夫 气由脏发脏发 ,色随气华华 脏脏腑虚实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过面部色泽泽的变变 化反映于外,尤以心与胃关系最为为密切 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嫰,易于观观察。
面部分候脏脏腑法 2.色与泽泽的意义义 色:即颜颜色,属血、属阴,主要反映血液盛衰和气血 运行情况,也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质和不同脏脏腑的病 变变 «灵枢·五色»:“青黑为为痛,黄赤为热为热 ,白为为寒 ”“青为为肝,赤为为心,白为为肺,黄为为脾,黑为肾为肾 ” 泽泽:即光泽泽,属气、属阳,主要反映脏脏腑精气的盛 衰,对对判断病情轻轻重和预预后有重要意义义凡面色荣润润光泽泽者,为脏为脏 腑精气未衰,属无 病或病轻轻;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为脏 腑精气已 衰,属病重 临临床诊诊病必须须将气与色结结合起来 ,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3.常色与病色 常色 [含义义]:正常的、无病的面色 [特点]:红红黄隐隐隐隐 ,明润润含蓄 明润润:光明润泽润泽 ; 含蓄:红红黄隐隐隐隐 ,含于皮肤之内,而不特别显别显 露 ; [意义义]: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脏腑功能正常,精气 内含而不外泄 [分类类]: ┍ 主色: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 常色 质质,一生基本不变变 ┖ 客色:因季节节、气温不同而发发生正常变变化 的面色 病 色 [含义义]:因病而发发生异常改变变的面色。
[特点]: 晦暗:皮肤枯槁发发暗而无光泽泽(脏脏腑精气已衰,胃气 不能上荣);暴露:某种面色异常明显显地显显露(病色外现现或真脏脏色 外露); [分类类]: 善色:若面色鲜鲜明显显露而有光泽泽,为为“气至”,是新 病、轻轻病、阳证证,预预后较较好; 恶恶色:面色暴露与枯槁晦暗并见见,为为“气不至”,是久病、重病、阴证证,预预后较较差;4.五色主病 白色 [所主病证]: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病机]:气虚血少或阳虚寒盛→气血不荣于面 [具体表现]: 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血虚证或失血; 白光白或白光白虚浮——阳虚或阳虚水泛; 苍白——突然发生为阳气暴脱;苍白日久为阴寒内盛 ,寒邪凝滞; 黄色 [所主病证]:脾虚、湿证 [病机]:脾虚气血不充或湿证气血受困,不能上荣 [具体表现]: 萎黄(淡黄、枯槁无光)——脾胃气虚; 黄胖(面黄虚浮)——脾虚生湿,气血不充或水湿 泛溢肌肤; 黄疸(面目一身俱黄): 阳黄(鲜明如橘子色)——湿热熏蒸; 阴黄(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赤色 [所主病证]:热证、戴阳证 [病机]:邪热亢盛,血行加速,面部络脉扩张,气血 充盈,或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
[具体表现]: 满面通红——实热证 ,里热亢盛; 午后两颧潮红娇嫩——虚热证,阴虚火旺;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时泛红如妆,游移不定— —戴阳证;青色 [所主病证]:寒证、疼痛、气滞、血瘀、惊风 [病机]:寒凝、气滞、血瘀┓ 经脉拘急 ├导致面部血行瘀阻 邪热燔灼 ┚ [具体表现]: 面色淡青或青黑——寒盛、痛剧; 面唇青紫——心血瘀阻或肺气闭塞; 面青灰,唇青紫,伴肢凉脉微——心阳暴脱,心血瘀阻 (真心痛); 面色青黄(青黄相兼,即苍黄)—— 肝郁脾虚之徵积;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惊风;黑色 [所主病证]: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病机]: 肾阳虚衰,阴寒水盛,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 瘀阻; 肾阴亏虚或瘀血日久,机体失养; [具体表现]: 面黑暗淡——肾阳虚衰,水寒不化; 面黑干焦——肾阴虚; 面色黎黑,肌肤甲错——瘀血; 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5.望色的注意事项 注意病色与常色的比较; 注意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 注意面部色泽的动态变 化(望色十法); 注意疾病因素对面色的影响,如:光线、昼夜 、情绪、饮酒、饥饱等。
三、望形体 [要求]:熟悉常见异常形体的表现 [含义]:望形体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 和异常表现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1.望形体诊病的原理 五体内合于五脏:肺合皮毛,脾合肌肉,心合血脉, 肝合筋,肾合骨五体赖五脏精气充养,故五脏精 气盛衰和功能强弱可通过五体反映于外,内盛则外强 ,内衰则外弱,故望形体可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 盛衰 不同体质形态,其阴阳盛衰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 和患病后疾病的转归也不同,故观察体质类型也有 助于对疾病的诊断 2.望形体的内容 形体强弱: *体强:胸廓宽厚,骨骼粗大,皮肤润泽,肌肉丰满 ;表明内脏坚实 ,气血旺盛 *体弱:胸廓狭窄, 骨骼细小,皮肤枯槁,肌肉消瘦;表明内脏脆弱,气 血不足 形体胖瘦: *体胖能食,肌肉坚实,神旺有力;精气充足,身体健 康; *体胖食少,肉松皮缓,神疲乏力;阳气不足, 多痰多湿;四、望姿态 [要求]:了解望姿态的内容 [含义]: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肢体的异常 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1.望姿态的原理 动静姿态与阴阳寒热虚实关系密切 *阳主动:阳、热、实证则 表现躁动不安,说明机 体功能亢进; *阴主静:阴、寒、虚证则表现喜静 懒动,说明机体功能衰退; 肢体的活动受心神支配,并与经脉、筋骨、肌肉及 其相对应的脏腑相关。
2.望姿态的内容 动静姿态 [观察要点]: 动、强、仰、伸——阳证、热证、实证; 静、弱、俯、屈——阴证、寒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