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安全工程-保护导体.ppt
21页第五节 保护导体1 保护导体概念:n组成:保护导体包括保护接地线、保护接零线和 等电位联结线n安全性:保护导体断开或缺陷除可能导致触电事 故外,还可能导致电气火灾和设备损坏因此 ,必须保证保护导体的可靠性n原则:防保护导体断开引发事故n分类: 人工保护导体---导电性好,不易损坏自然保护导体---方便、可靠;节约成本,减少接 地体电阻2 保护导体的截面积n为满足导电能力、热稳定、机械稳定性、耐化 学腐蚀要求,保护导体必须有足够的截面积n当保护线与相线材料相同时,保护线可以直接 按下表选取,如果保护线与相线材料不同,可 按相应的阻抗关系考虑SL/mm2SPE/mm2 SL≤16SL1635SL/2n 兼作工作零线的保护零线的PEN 线的最 小截面积除应满足不平衡电流的导电要求 外,还应满足保护接零可靠性的要求为 此, 要求铜质PEN线截面积不得小于 10mm2, 铝质的不得小于16mm2,如系 电缆芯线,则不得小于4mm23 等电位联结n等电位联结指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 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作保护 线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他目的的不带电导 体之间的联结 (包括IT系统和TT系统中各 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之间的联结)。
n作用:通过等电位联结可以实现等电位环 境等电位环境内可能的接触电压和跨步 电压应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n分类:总等电位连接局部等电位连接 第六节 接地装置n接地装置是接地体( 极 )和接地线的总称 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当始终保 持良好状态n分类:自然接地体人工接地体1 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a.自然接地体是用于其他目的,且与土壤 保持紧密接触的金属导体利用自然接地 体不但可以节省钢材和施工费用,还可以 降低接地电阻和等化地面及设备间的电位 如果有条件,应当优先利用自然接地体 b.人工接地体可采用钢管、角钢、圆钢或 废钢铁等材料制成人工接地体宜采用垂 直接地体,多岩石地区可采用水平接地体 c.变电所经常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的复合接地 体,即人工接地网复合接地体的外缘应闭合, 并做成圆弧形d.为了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考虑到防腐蚀的 要求,钢质接地体的最小尺寸见表 3-4电力线 路杆塔接地体引出线应镀锌,截面积不得小于 50mm22 接地线a.交流电气设备应优先利用自然导体作接地线 在非爆炸危险环境,如自然接地线有足够的截 面积,可不再另行敷设人工接地线b.车间电气设备较多时分为:接地干线、接地支 线.各电气设备的接地支线应单独与接地干线或 接地体相连,不应串联连接。
c.接地线的涂色和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非经允 许,接地线不得作其他电气回路使用材料种类铜/mm2铝/mm2 明设的裸导线46 绝缘导线1.52.5电缆接地芯或与相线包在同一 保护套内的多芯导线的接地芯1.01.5低压电气设备外露铜、铝接地线截面积d.接地线的截面要求(见下表)3 接地电阻接地体对无穷远处零电位面之间的电压U与通过接地体泄入大地的电流I 之比值R=R1+R2+R3+R4 ≈ R4接地体本身电 阻引下线电阻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电阻接地体至零电位之间土壤电阻垂直接地体•多根垂直接地体并联利用系数η≤12根并联 η=0.9 6根并联 η=0.7水平接地体形状系数变电站的地网4 大地的导电特性I.土壤电阻率n大地的导电方式: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因此 ,干燥的土壤或纯净的水是不导电或导电能力 很差的n土壤电阻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导电粒子 的浓度和土壤的含水量也就是说,土壤中所 含导电离子浓度越高,土壤的导电性就越好, 电阻率就越小II.影响土壤电阻率的因素①土壤种类② 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温度土壤④化学成分⑤土壤物理性质⑥季节影响5 降低接地电阻的施工法I.高土嚷电阻率地区a.外引接地法。
n将接地体引至附近的水井、泉眼、水沟、河边 、水库边、大树下等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 或者敷设水下接地网,以降低接地电阻n外引接地装置应避开人行道,以防跨步电压电 击;穿过公路的外引线,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8m n接地体延长法延长水平接地体,增加其与土 壤的接触面积,可以降低接地电阻n深埋法如果周围土壤电阻率不均匀,可在土 壤电阻率较低的地方深埋接地体以减小接地电 阻 化学处理法这种方法是在接地周围置换或加 入低电阻率的固体或液体材料,以降低流散电 阻n换土法这是指给接地坑内换上低电阻土壤以 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II. 冻土地区a.将接地体敷设在融化地带或融化地带的水池、 水坑中;b.敷设深钻式接地体,或充分利用井管或其他深 埋在地下的金属构件作接地体;c.在房屋融化盘内敷设接地体;d.除深埋式接地体外,再敷设深度为 0.5m 的延 长接地体,以便在夏季地层表面化冻时起流散 作用;e.在接地体周围人工处理土壤,以降低冻结温度 和土壤电阻率6 接地测量、检查和维护n测量方法n检查、维护内容n定期检查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