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北红色旅游资源及其评价.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桂北红色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桂北红色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杨华婷 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曾三次途经桂北地区第一次是邓小平同志 1931年1月 率领红七军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前往井冈山经过全州、灌阳两县境,并在全州举行了休整其次次即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进入桂北,时在1934年9月2日,他们在9天时间内长驱210公里,历经灌阳、全州、资源三县第三次是中央红军途经桂北,于1934年11月26日由永安关和雷口关进入桂北红军在此举行了长征以来最强烈、也是最悲壮的战斗———湘江战役,而后翻越了出名的老山界,进军贵州其间历时19天,途经灌阳、全州、兴安、资源、龙胜五县,在桂北行程达296公里红军三次过境给桂北留下了大量出名的遗址、遗迹和遗物 当然,最贵重的还是倾注于其中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些东西都是极为名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值得用于旅游开发 一、桂北各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1.灌阳县 文市、水车红军标语 位于文市镇田心村、水车乡夏云村境内标语有宣传红军性质的,如“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红军是抗日的武装”等;有宣传抗日的,如“中国有力抗日,只有国民党卖国贼才说中国无力抗日”,“全国民众总鼓动为保卫中国而战”等。
文市红军亭 位于文市镇灌江上游东、西两岸,为清代晚期建筑1934年9月及同年12 月,中国工农红军曾两次此后处通过 新圩阻击战战场旧址 位于新圩乡枫树脚、杨柳井一带,此处为都庞岭山脉之一1934年11月27日,中央军委命令红三军团第五师及军委炮兵、红六军十八团等先后在此阻击由恭城返回灌阳之敌,牺牲红军2000多名红五师参谋长胡震、第十四团团长黄冕昌在此壮烈牺牲 杨柳井红五师指挥部旧址 位于新圩乡杨柳井村旁马路边,1934年11月28日,红三军团第五师曾把指挥部设于此 红军战地医院遗址 位于新圩乡下立湾村村前,为全村公用祠堂,1934年11月,新圩阻击战中受伤的红军曾在此采纳救治 红三军团司令部旧址 位于水车乡宾家桥村,名叫“九如堂”,现仍保存完整 红七军司令部旧址 位于文市镇王道村,现仍保存完好1931年1月5日凌晨,邓小平率领红七军驻于此他们把王道村上下清洁得干明净净,并在驻地张贴布告,召开群众大会,号召群众起来闹革命 酒海井遗址 位于新圩乡境内,离下立湾村不远处。
为一自然地下井,通河道当年,曾有100多位红军伤病员被民团扔进井下,此后几天呻吟声不断上世纪70年头干旱时仍可见诸多尸骨 灌阳县文物管理所 位于灌阳镇上该所珍藏有红军遗物98件,手榴弹30多枚最近又收集有:复制红军旗1面(原件被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红军文件箱1个,红军手榴弹1枚,炸弹2枚,红军子弹箱1个,复制红军草鞋1双 2.全州县 红七军前委会旧址 现位于全州县县城十字街东北角,旧居原为马王庙歇山式单层,砖木布局,建筑面积约210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1931年1月,红七军领导人邓小对等人在此召开具有深远意义的“前敌委员会会议”,通过了邓小平关于保存实力、与中央革命根据地会师的看法是年夏,红七军主力得以顺遂抵达湘赣根据地,与中央红军告成会师 脚山铺阻击战战场遗址 位于才湾镇脚山铺邻近1934年11月29日,红一军团其次师在此开展了对湘军三个师的阻击战,与敌人开展了生死存亡的搏杀战,终究保障了中央军委安好渡过湘江 易荡平烈士墓 位于才湾镇脚山铺邻近易荡平是红一军团其次师政委,于1934年11月30日在脚山铺阻击战中荣誉牺牲,墓为解放后建立。
1989年,被列为全州县文物养护单位 脚山铺红军烈士墓 位于才湾镇脚山铺邻近,安葬的是在脚山铺阻击战中荣誉牺牲的红军战士 此外,位于湘江之滨的凤凰嘴、大坪、屏山渡口等遗址也是当年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 3.兴安县 界首红军堂 位于界首镇,濒临湘江,与龙船山隔江相望,原为祭祀天、地、水的三官堂庙宇1934年11月28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江,在湘江东岸遭强敌阻击,朱德总司令曾在此设立指挥部,亲自指挥渡江战斗建国后改名为红军堂 千家寺红军标语楼 位于华江瑶族乡千家寺,地处猫儿山老山界山麓1934年12月3日至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三、五、八军团和中央军委两纵队在突破桂北湘江封锁线后都经过此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领导人,均曾驻营千家寺寨现建筑面积252.70平方米,悬山顶,青砖灰瓦,木板隔房,南为40平方米吊楼1987年在千家寺吊楼墙上察觉18条红军标语,均为墨笔直书,有“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当红军有田分!”、“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白军是豪绅地主的军队!”等,落款“红军宣”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位于县城西南狮子山,是1994年为纪念红军告成突破湘江60周年而建。
碑园是方形,坐北朝南,占地8万平方米,由门楼、群雕、登山石阶、狮子山顶主碑和辅佐罗列馆组成现已被定为国家级爱国主义和国防教导基地 老山界 位于华江瑶族乡与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垌之间的猫儿山山脊上,海拔1800多米,岭陡峰峻,最陡一段有3700多个坎,特别艰险1934年12月4日起,中央军委两个纵队和红一方面军的第五、八军团,先后从兴安县境内的千家寺和塘坊边启程,分两路翻越老山界,以历险境来避开敌人的追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红军的领导人都步行其列为了纪念具有历史意义的过界长征,现已在当年二纵队过界的颠峰观景处,立有陆定一《老山界》一文的碑刻及纪念碑亭 光华铺红军烈士陵园 位于界首镇大垌村桂黄马路西侧光华铺碗盏岭上墓侧分立杨成武、张爱萍、张宗逊、张震等6人题词 光华铺阻击战战场遗址 位于界首镇桂黄马路边,1934年11月28日至30日,为了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安好渡过湘江,团长和继任团长先后荣誉牺牲 界首红军烈士墓 位于界首镇城东村和兴田村,是建国后为安葬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战士而建的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