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铁-深基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 1 -深基坑(明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 批准: 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市黄家圩路拓宽改造工程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监理组2011 年 5 月 20 日 - 2 -1、编制依据1)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市黄家圩路拓宽改造工程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施工设计 基坑、线路加固、主体结构》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资料3)规范及验收标准《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相关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 号)《铁路线路修理规则》(铁运[2006]146 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 29 号[2007]《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 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08]316 号)《上海铁路局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上铁建函[2008]659 - 3 -号)《施工安全管理的八项禁止规定》(上铁运函[2009]409 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修订(上铁运函[2009]603 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运[2010]51 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10]161 号)《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工务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暂行)(上铁工发[2010]117 号)《上海铁路局铁路桥涵立交顶进施工线路限速运行管理规定》(上铁运函[2011]104 号)《关于铁路建设工程临近营业线基坑开挖实行施工许可证制度的通知》(上铁建函[2011]238 号)《关于转发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上铁运函[2011]473 号)2、工程概况南京市黄家圩路拓宽改造工程下穿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该工程位于京沪铁路南京站西侧咽喉区,道路里程自K1+000~K1+245m,全长 245m,均位于直线段。
本工程在 K1+112.61m 里程处下穿京沪铁路,结构为8+16+16+8m 箱形桥,长 62m,高 7.45m顶进箱身中线与下穿沪宁城际的箱身中线对齐,与京沪铁路上行线交角 89 度 50 分 24 - 4 -秒,铁路里程为京沪线上 K1150+155.21立交引道位于京沪铁路与沪宁城际铁路部分为连接暗埋段,京沪铁路箱身以南和沪宁城际铁路以北分别依次设计为遮光段和敞开段 U 型槽1)、地面建筑物分布情况拟建场地内地面无历史文物或古迹临近基坑周边建筑物主要有:新曙光大酒店及其污水池:位于南基坑东侧,京沪铁路南侧曙光大酒店附近工区房屋:位于南基坑东侧,紧靠京沪铁路南侧,为三层砖混结构,浅基础根据设计图纸,工区房屋需切割两单元,切割后房屋边距离基坑边 3.72m南京站信号楼:位于中基坑东侧,处在京沪铁路与城际铁路之间,为三层框架结构,桩基础根据设计图纸,南京站信号楼切割掉楼梯间,切割后房屋边距离基坑边 2.39m2)、杆、管线情况1、在既有老箱涵内南北向分布较多的通讯光缆、电力电缆、燃气、以及雨污水管、给排水管等地下管线。
2、在京沪铁路南侧、城际铁路北侧以及京沪铁路与城际之间东西向地面上有均有杆线3、由于本工程穿越京沪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在铁路两侧分布大量通信、信号及电力线,在铁路两侧 30m 保护区内施工时,必须请铁路设备管理单位协助核查既有设备情况,提供地下管、线、电 - 5 -缆等隐蔽设施的准确位置如果地下光缆、电力电缆等设施的情况无法确定位置,必须在设备管理单位的监督下,采用“人工挖探”的方法,找出所有光缆、电力电缆并按规定防护后,方可大面积施工3)、基坑规模本工程道路里程自 K1+000~K1+245m,全长 245m基坑等级为一级基坑,重要性系数取 1.0基坑被京沪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分割为三段,范围分别为南基坑(京沪铁路以南)、中基坑(京沪铁路与沪宁城际铁路之间)和北基坑(城际铁路以北)因社会行人通道和原箱涵地下管线无法中断,采用临时过渡方案,基坑施工分两阶段实施,先施工西半幅,后施工东半幅故本工程共计有六个基坑,基坑相关尺寸参数见下表部位长(m)宽度(m)地面高程(m)基坑底高程(m)开挖深度(m)南基坑 81.7 38.3m~45.3 9~12.6 5.35 3.65m~7.25中基坑 45.4 37.5~45.3 9.5~13.6 5.8 3.7m~7.8西半幅北基坑 35.5 31.6~33.8 12.3~13.3 5.8 6.5~7.5南基坑 85.0 9.6~19 9~13.5 5.35m 3.65~8.15中基坑 43.1 15.5 9.5~14.6 5.8 3.7m~8.8东半幅北基坑 33.5 25.7 12.3~12.9 5.8 6.5~7.14)、主要工程量:南基坑土方量约 2.9 万 m3,中部基坑 1.7 - 6 -万 m3,北基坑约 1.4 万 m3,合计约 6 万 m3。
3.专业工程特点深基坑工程施工是包括施工降水排水、围护结构、土方开挖与回填施工相结合的综合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既要考虑各施工工序自身施工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到各施工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1 深基坑工程基本特点1)与自然地质及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深基坑工程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较为密切,施工中必须全面考虑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在施工中的变化,充分了解工程所处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周围环境与基坑开挖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围护结构失稳等各种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进行和周围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应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随时预报、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2)与主体结构的施工密切相关深基坑支护开挖所提供的空间是为主体结构的施工所用,深基 - 7 -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施工,因此在满足基坑安全及周围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要合理地满足施工的易操作性和工期要求3)技术综合性强(1)岩土工程知识和经验:能对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描述和各类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以合理选用参数进行支护结构的土压力计算,对基坑开挖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较为准确的预估,以及对地质情况变化带来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2)建筑结构和力学知识:能够了解主体结构的设计要求、掌握其与基坑围护结构的相互关系、处理好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相互关系3)施工经验:熟悉地基加固、防水、降水等特种工艺的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及相关设备的选择3.2 基坑降水工程特点工程降水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难点,基坑降水不当将会导致基坑失稳等事故的发生监测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并监测降水对周围水位的影响,控制周围地面的沉降 - 8 -4.监理工作流程不同意,签字盖章合格同意,签字盖章基坑开挖监理工作流程图合格合格检查结果返工承包商返工承包商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接后续工程不合格土方开挖施工全过程检查现场监理工程师整改·口头通知·发监理通知·发备忘录填报土方开挖质量验收签证承包商承包商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自检合格并报有关资料现场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检验结果报总监理工程师存在问题复查轴线及标高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查结果返工承包商土方分项工程施工承包商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图纸会审及设计变更资料·工程有关文件及施工图施工准备:·土方开挖施工方案·施工放样报验单·人员、设备清单·进度计划及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审核施工准备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结果开始施工不同意同意签字、盖章不合格 - 9 -5.监理工作范围及重点基坑被京沪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分割为三段,范围分别为南基坑(京沪铁路以南)、中基坑(京沪铁路与沪宁城际铁路之间)和北基坑(城际铁路以北)监理工作的重点为:基坑开挖工艺、基坑防护、基坑排水降水、深基坑的变形观测、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管。
6.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6.1 深基坑工程基本控制目标1)安全可靠性: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2)经济合理性:基坑工程在支护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要从工期、材料、设备、人工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综合研究保证其经济合理性3)施工便利性和工期保证性: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便利施工和缩短工期的要求不合格合格 - 10 -6.2 基坑降水监理控制目标1)防止基坑四周及基底的渗水,保证坑底干燥,便于施工开挖2)增加基坑四周及坑底的稳定性,防止四周或坑底的土层颗粒流失,防止流砂产生3)减少土体含水量,有效提高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增加被动区土抗力,减少主动区土体侧压力,从而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强度保证,减少支护体系的变形4)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增加地基土抗剪强度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体含水量,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减少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加土中有效应力,相应的土体抗剪强度得到增强5)降低下部承压水水头,减少承压水头对基坑底板的顶托力,防止基坑突涌6.3 土方开挖监理控制目标1)基坑土方开挖按照先浅后深的原则进行,且分段分层开挖。
开挖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超挖现象2)减少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动范围,最大限度减少基坑 - 11 -四周土体位移量和差异位移量,保证基坑安全6.4 土方开挖控制要点开挖前监理工程师要对基坑开挖的边界线进行验收,督促承包单位根据地质水文条件,制定实施性施工方案,并落实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防治预案;1)基坑土方开挖应在满足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基坑开挖施工关键节点的验收,基坑开挖前,围护结构及支撑应达到设计强度,开挖过程中严格遵循“时空效应” ,掌握好“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五个要点,按照“竖向分层、纵向分段、开槽支撑、先撑后挖”的施工原则,加强施工监测,实施信息化施工2) 明挖基坑开挖应避免积水,雨天不得浸泡地基,冬天不得受冻害开挖时不得扰动基底标高以下土层暂时不进行基础施工时,应留有一定厚度土层保护,基底标高以上一定厚度应以人工开挖找平3)土方开挖过程中,对影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加强监控量测,尤其是深层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等项目加密观测频率,及时分析反馈监测结果,指导各项施工参数的优化调整,确定最终的施工参数。
4)土方开挖应有专人指挥,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对围护结构 - 12 -地的保护,避免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破坏其他各施工成品5)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深井降水的效果,在基坑开挖前地下水位能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