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
7页兰州七中高中语文组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一 备课人:李雁玉 王永丽 尹赛华 执笔人:尹赛华 单 元:第四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是演讲辞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大作,是思想性和文学性完美结合的经典演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上任演说本文让我们看到了他为改革当时封建思想、官僚习气浓厚的北大,有针对性地向青年学子提出的三点殷切期望蔡元培先生在演说中表现出来的人品和他对青年学子的教导,对我没有教育意义《我有一个梦想》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再25万人的集会上发表的演说他用富有鼓动性的语言,号召黑人同胞用合法手段争取正当权益,让我们从中感知到美国黑人生活的某些侧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历史和现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革命到十二格斯在挚友葬礼上发表的悼词悼词将革命导师马克思一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所做的贡献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富有感召力,让我们今天仍能从中感知到革命导师的高大形象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并结合学生学情,我们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摘抄的方法 B引领学生注意演讲辞的特点与语言特色; C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引导学生学习演讲辞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单元/章总目标(和课程标准结合):单元重点: 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语言基础知识;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2.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3.体会语言背后饱含的深情,学习演讲辞的表达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语境,了解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悟体会重点句段,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3.在设疑的前提下,点拨、解答难题;同时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拓宽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演讲辞背后饱含的情感,感受整理的人格魅力单元重难点:1. 了解文章背景,明确其针对性;2.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揣摩文中的情感;3. 引导学生体味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表达技巧。
单元课时分配:4课时教学安排:《就任北京大学之演说》2课时、《我有一个梦想》1课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课时教学过程(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情感脉络 2.体会演讲辞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3.感受马丁•路德•金为民请命的战斗精神和反对“以暴易暴”的远见卓识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演讲辞情感脉络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强烈的鼓动性和巨大的号召力教学难点: 理解马丁•路德•金提出的“非暴力抵抗”的斗争方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和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梦想是在喧闹的尘世中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诗人海子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痛苦煎熬,他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受沙皇专制迫害,一生多次遭受流放的俄国浪漫诗人普希金,他的梦想是能像大海一样自由奔放;面对秋水长空,万物勃发的壮丽江山,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是“少年心事当拿云”,他的梦想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梦想,你们的梦想是什么?(请一些学生回答)老师:非常好,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远大。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每个人的梦想也都是不一样的,那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他的梦想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伟大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看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1、 整理与背景介绍(ppt)先ppt展示几张图片和相应背景马丁· 路德· 金 (1929—1968) 神学博士,牧师,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献给了自由运动1964年通过的新的民权法案,规定凡是接受美国政府资助的组织都必须平等地对待黑人1965年一项新的选举权法案成立,从那以后,所有黑人都享有选举权1963年8月23日,马丁·路德·金组织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自由进军”运动他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发出呼号1968年4月4日他在田纳西州被暗杀要争取正义与和解,而不是争取胜利——马丁· 路德· 金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他会成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这与当时美国黑人所处的地位有关,介绍一下背景: 1955年12月1日,在美国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生了一桩再平常不过的事:一个叫罗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缝因为拒绝为白人让座而遭到逮捕,理由是蔑视蒙哥马利市关于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的法令。
当拒绝乘坐公交车的口令通过一个教堂传到另一个教堂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黑人都给予了响应他们忍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奔走在家和工作的地方之间为此,许多黑人被白人老板解雇但他们并没有屈服,他们坚信一个人的尊严是上帝赐予的,任何律法和威权都不能将其剥夺因而当他们唱着灵歌,唱着那些由祖先们的苦难浸泡出的深沉旋律、手挽着手上班时,路两旁的许多人泪流满面 1960年1月31日,一个叫裘瑟夫•迈克乃尔的黑人大学生,来到一家连锁店的吧台买酒,遭到拒绝,理由是“我们不为黑人服务” 黑人大学生平静地进入任何拒绝为黑人服务的地方,礼貌地提出要求,以最有尊严的目光请求服务,得不到就不离开为此,许多大学生遭到围观、嘲弄、甚至身上被浇满番茄酱但他们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得不到服务,就坐在那里做作业,读书,研究学问 这是一场黑人民权运动它的领导者就是马丁•路德•金,他意识到黑人心中压抑百年的尊严已经觉醒,历史性反抗的时机成熟了,他号召黑人以“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向这个充满歧视的国家发起挑战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在首都华盛顿广场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黑人集会他面对25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让我们走近马丁•路德•金,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伟大历史时刻二、检查预习§ 镣铐liào kào 枷jiā锁 § 缔dì造者 履lǚ行 § 戳chuō子 侈chǐ谈 拯zhěng救 磐pán石 § 心急如焚fén 崭zhǎn新 蜕tuì变 § 汹涌澎湃 窄zhǎi小 赎shú罪 § 匿nì迹 巍峨峰巅 蜿蜒wān yán § 骇hài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空头支票(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 义愤填膺yīng(由不义的人或者事情所激起的愤怒之情充满胸膛)§ 安之若素(对于困难危险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安然处之)§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济,对事情有益,成)§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三、整体感知 1.感悟课题“我有一个梦想”中的“我”指的是谁?有什么样的梦想?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设疑)师:看题目产生什么疑问?生:我是谁?生:我有怎样的梦想?生:我的梦想怎样实现?教师总结:“我”指的是谁他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或他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他能否实现这个梦想? 听课文录音,思考这些问题,找出答案“我” 不仅是马丁•路德•金,更是千千万万的黑人同胞。
哪些段落是整理满怀深情的梦想 ?18—26自然段读——六个“梦想”——内容人人平等,拥有自由正义,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黑人白人情同手足要求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权利哪些段落是他产生这个梦想的原因?1—7自然段 一百年前,政府许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希望一百年后,政府没有兑现诺言,“宣言”成为“空头支票”,黑人依然没有自由和平等如果黑人没有自由和平等,国家就得不到稳定他以怎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梦想 ?8—17自然段;非暴力斗争方式哪些段落?哪些语句反映了这种斗争方式?8段—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抗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9段-我们却不能因此不信任所有的白人我们不能单独行动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金希望的是和平、团结、彻底、永远向前马丁的斗争方式以及其合理性“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其深受印度圣雄甘地的影响,所争取的也只是取得和白人一样的平等权利,而不是推翻美国政府。
同时,虽然有很多白人歧视黑人,但他们只是种族权利的蒙骗者,黑人要想取得平等的地位,同样离不开白人的支持 而“暴力”只能使两种肤色的种群更加隔膜,矛盾更激化,使得更多的白人更加不理解黑人品读11-16 黑人怎样才能“满足”?• 当警察停止对黑人的野蛮迫害时• 当黑人能和白人一样找到旅馆住宿时• 当黑人的基本活动不被局限在贫民区内时• 当黑人能和白人一样享有选举权时• 当正义和公正滚滚而来时根据上面的学习可以总结出本文的思路特点和内容结构:本文的思路特点“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1—7)“怎样实现这个梦想?”(8—17)“这个梦想是什么?”(18—33)结束语:鼓励、号召(34)特点:思路新颖、清晰,结尾引人深思、令人振奋影响深刻一(1~7)交代集会原因:(1)回顾林肯《宣言》(2)揭露黑人被歧视现状(3~5)点明集会目的二(8~17)号召黑人斗争:斗争决心斗争方式勉励黑人三(18~34)梦想平等自由:(18~28)梦想内容(29~34)意义和信心四、品味课文,了解修辞,体会演讲词的特点文章中运用了很多修辞其中以排比和比喻最为突出,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排比和比喻的特点:文中的排比很多,我们就取18-26段来分析体会一下(叫同学起来朗读)自由诵读18—26自然段,注意排比句式的作用☆排比的运用,加强语气,使整理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更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更容易感染听众并激起他们深深的共鸣。
除了排比外课文多处还运用了比喻修辞,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比喻有哪些深意了解上下文,研读以下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人开了一种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这里的“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空头支票”是个巧妙的比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