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在急性创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docx
6页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在急性创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创伤护理过程中应用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0年09月--2021年09月本院纳入的急性创伤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干预对照并设为常规组(股静脉置管)、研究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各32例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穿刺成功率无差异(p>0.05);研究组感染、误入动脉等并发症虽然少于常规组,但是血气胸发生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创伤护理工作中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成功率均比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各有不同,建议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最佳置管方式关键词】股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导管;急性创伤中心静脉置管是现代临床挽救急性创伤患者性命的一项重要手段,有助于临床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液体复苏、经静脉补充营养,以保障后期有效诊疗[1]但是中心静脉置管难度较大,对操作者技能要求较高,若是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性命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是现代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方式,操作难度不一,各有特点且并发症发生率各不一样。
本研究为了探讨最佳静脉置管方式,特此以64例急性创伤患者为例,对比分析了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效果,以供参考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观察对象为64例急性创伤患者,纳入时间均为2020年09月--2021年09月,以数字随机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课题观察对象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32例研究组包括16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25-67岁,均龄(46.4±14.3)岁;8例坠伤、17例车伤、7例其他常规组包括18例男性和14例女性,年龄24-66岁,均龄(46.1±14.5)岁;9例坠伤、15例车伤、8例其他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充分,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均>0.051.2方法常规组32例患者股静脉置管,即:平卧,外旋、外展下肢,穿刺腹股沟韧带下1cm处,全面消毒,常规铺巾,给予2%利多卡因麻醉,刺入角度呈45°,刺入深度3cm,然后回抽发现血液,将导丝置入,扩皮,将导管置入大约25cm,导丝拔除,双腔导管回抽可见血液,最后覆盖无菌敷料,妥善包扎研究组32例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即:平卧,穿刺腋前皱折与锁骨中心连线之处的中点,全面消毒,常规铺巾,2%利多卡因麻醉,胸壁与刺针呈15°,刺入3cm,第一次感到穿透之后持续进针,第二次感到有穿透感之后回抽可见静脉血,将导丝置入,扩皮,导管置入15cm左右,导丝拔除,双腔导管回抽发现回血,最后覆盖无菌敷料,妥善包扎。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误入动脉、血气胸、导管滑脱、导管堵塞等等1.4数据统计处理统计学软件以spss22.0版本为主,进一步检验分析本研究课题获得的计数资料,主要包括穿刺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以%(率)形式表述,组间X2检验,数据差异判定结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穿刺成功率 见表1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穿刺成功率对比小组病例数穿刺成功例数占比研究组323093.75%常规组323196.88%X2-0.957p->0.052.2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并发症 见表2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并发症对比小组病例数感染误入动脉血气胸导管滑脱导管堵塞研究组321(3.13%)2(6.25%)4(12.50%)1(3.13%)5(15.63%)常规组325(15.63%)6(18.75%)1(3.13%)2(6.25%)6(18.75%)X2-8.2549.0367.4240.5690.770p-<0.05<0.05<0.05>0.05>0.053.讨论中心静脉导管具有良好的弹性且可以长时间留置,现如今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是急性创伤护理工作中,备受认可、青睐[2]。
但是不同途径置管方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各不一样为了探索最佳静脉置管方法,本研究特此对比了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与常规组穿刺成功率无差异(p>0.05)说明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普遍较高,但是并发症对比结果提示研究组感染、误入动脉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血气胸发生率高于常规组(p<0.05)由于不同的解剖结构,其操作难度不一,股静脉表浅,能够通过股动脉搏动情况,对股静脉具体位置进行准确判断,但是股动静脉并行且所处部位邻近,一旦定位错误,极易误入动脉[3]股静脉接近于会阴部,导管极易被尿液、粪便污染,加之急性创伤患者易感性,故而容易诱发严重感染[4]锁骨下静脉较深,穿刺难度较大,一般通过体表标志,进一步准确定位,一旦解剖结构改变,便有可能会降低穿刺成功率与此同时,处于颈根部的锁骨下静脉,属于短静脉干,接近于肺部,如果操作不当,容易损伤胸膜,以致于患者出现血气胸[5]另外,研究组与常规组导管堵塞以及滑脱等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提示静脉导管置入途径与导管滑脱、堵塞并无显著相关性但是导管滑脱、导管堵塞与临床护理操作不当有关,患者频繁更换体位、固定不当、外力牵拉、穿刺一侧大幅度活动等等,都容易使得导管滑脱。
血凝块、血栓形成、封管不当、冲管不到位,或者是输注甘露醇或高营养、高浓度物质时,极易附着于管壁内,久而久之堵塞静脉导管总而言之,对于急性创伤患者而言,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安全、高效、可靠,值得现代临床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徐豪骏,刘彤,曹群,等.拔除锁骨下静脉置管后的罕见并发症——纵隔血肿1例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1,25(08):1235-1236.[2]金显蓉.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感染风险分析与预防控制护理[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05):167-170.[3]黄锦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经锁骨下静脉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9):3157-3160.[4]陶红蕾,姜云峰,王冬冬,等.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07):708-710.[5]周文秀,何代兰,王小芳,等.锁骨下和颈內静脉两种路径中心静脉置管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比较[J].河北医学,2016,22(01):110-11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