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doc
9页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习题1、 出C6H10的所有炔烃异构体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2、 命名以下化合物〔1〕 2,2,6,6-四甲基-3-庚炔〔2〕4-甲基-2-庚烯-5-炔〔3〕1-己烯-3,5-二炔〔4〕 (Z)-5-异丙基-5-壬烯-1-炔〔5〕〔2E,4Z〕-3-叔丁基-2,4-己二烯3、 写出以下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a) 烯丙基乙炔 1-戊炔-4-炔 b) 丙烯基乙炔3-戊烯-1-炔c) 二叔丁基乙炔2,2,5,5-四甲基-3-已炔d) 异丙基仲丁基乙炔2,5-二甲基-3-庚炔4、 写出以下化合物的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1〕5-ethyl-2-methy-3-heptyne 解: 2-甲基-5-乙基-3-庚烯〔2〕(Z)-3,4-dimethyl-4-he*ene-1-yne解: 〔Z〕-3,4-二甲基-4-己烯-1-炔〔3〕(2E,4E)-he*adiene解: (2E,4E)-己二烯〔4〕2,2,5-trimethyl-3-he*yne解:2,2,5-三甲基-3-己炔5、 以下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如存在则写出其构型式: 〔1〕有顺反异构 〔2〕 无〔3〕 无〔4〕 有顺反异构:6、利用共价键的键能计算如下反响在2500C气态下的反响热. 〔1〕 CHCH + Br2 CHBr=CHBr ΔH= "〔2〕 2CHCH CH2=CH-CCH ΔH="〔3〕CH3CCH+HBr--CH3-C=CH2 ΔH=" 解:〔1〕ΔHФ= EC≡C+EBr-Br+2EC-H–(2EC-Br+EC=C +2EC-H)=EC≡C +EBr-Br–2EC-Br–EC=C= 835.1+188.3–2×284.5-610 =-155.6KJ/mol 〔2〕ΔHФ=EC≡C–EC=C=835.1-610-345.6=-120.5KJ/mol 〔3〕ΔH=E +EH-Br-EC=C-EC-Br-EC-H =835.1+368.2-610-284.5-415.3=-106.5 KJ/mol 7、1,3-戊烯氢化热的实测值为226 KJ/mol,与1,4-戊二烯相比,离域能为多少.解: 1,4戊二烯氢化热预测值: 2×125.5= 251 KJ/mol,而1,3-戊二烯氢化热的实测值为226 KJ/mol 。
∴E 离域能= 251-226=25 KJ/mol8、写出以下反响的产物〔1〕〔2〕〔3〕〔4〕〔5〕〔6〕〔7〕9、用化学方法区别以下化合物〔1〕2-甲基丁烷, 3-甲基-1-丁炔, 3-甲基-1-丁烯〔2〕1-戊炔, 2-戊炔 解:〔1〕〔2〕10、1.0 g戊烷和戊烯的混合物,使5ml Br2-CCl4溶液(每100 ml含160 g)褪色,求此混合物中戊烯的百分率解:设1.0 g戊烷中所含烯的量为* g,则: ∴混合物中戊烯 0.35/1×100% = 35% 11、有一炔烃,分子式为C6H10,当它加H2后可生成2-甲基戊烷,它与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求这一炔烃构造式解:由题意∴ 该炔烃为:12、*二烯烃和一分子Br2加成的结果生成2,5-二溴-3-已烯,该二烯烃经臭氧分解而生成两分子 和一分子 〔1〕写出*二烯烃的构造式〔2〕假设上述的二溴加成产物,再加一分子溴,得到的产物是什么.解:〔1〕∴该二烯烃为: 〔2〕二溴加成物再加一分子溴,产物为13、*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每mol该化合物可吸收2molH2,当它和 Ag(NH3)2+溶液作用时,没有沉淀生成,当它吸收1molH2时,产物为2,3-二甲基-1-丁烯,问该化合物的构造式怎样.解:∴该化合物为 14、从乙炔出发合成以下化合物,其他试剂可以任选。
(1) 氯乙烯 (2) 1,1-二溴乙烷 (3) 1,2-二氯乙烷 〔4〕1-戊炔 〔5〕2-已炔 〔6〕顺-2-丁烯 〔7〕反-2-丁烯 〔8〕乙醛 15、指出以下化合物可由哪些原料通过双烯合成制得〔1〕〔2〕〔3〕〔4〕16、以丙炔为原料合成以下化合物〔1〕〔2〕〔3〕(4) 方法一:方法二:〔5〕17、何谓平衡控制.何谓速率控制.解释以下事实: 〔1〕1,3-丁二烯和HBr加成时,1,2-加成比1,4-加成快" 〔2〕1,3-丁二烯和HBr加成时,1,4-加成比1,2-加成产物稳定" 解:一种反响向多种产物方向转变时,在反响未到达平衡前,利用反响快速的特点控制产物叫速度控制利用到达平衡时出现的反响来控制的,叫平衡控制 (1) 1,2-加成反响活化能低,控制低温度反响以1,2-加成快速进展,即速率控制〔2〕1,4-加成活化能高,但产物稳定,通过延长反响时间或提高反响温度,1,4-加成产物为优势产物,即平衡控制 18、用什么方法区别乙烷,乙烯,乙炔用方程式表示" 解:解: 方程式: 19、写出以下各反响中"〞的化合物的构造式〔1〕〔2〕〔3〕〔4〕〔5〕〔6〕〔7〕20、将以下碳正离子按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成序。
〔1〕C>B>A〔2〕A>C>B〔3〕B>A>C.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