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之土尔其.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7292068
  • 上传时间:2018-04-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之土尔其世界风景名胜纵览之土尔其凯末尔陵园 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西南的拉萨特山岗上,有一座宏伟的大理石陵寝,这就是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穆斯塔法阿塔图尔克安息的地方 凯末尔 1881 年生,卒于 1938 年 11 月 10 日他领导土耳其人民打败了入侵的外国军队,推翻了长达几百年之久的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土耳其国民议会在 1934 年 11 月 24 日,通过了授予他“阿塔图尔克” (即土耳其之父)的荣誉称号的决议 地处山岗的凯末尔陵寝俯览安卡拉全城,全陵的主要建筑由围廊、陵寝和广场组成从山岗下沿一条长达 1000 米的大道拾级而上就是陵寝的正门,入口处两旁矗立着两座碉堡式建筑,左边的叫自由堡,右边的叫独立堡,它们象征着独立战争追求的根本目的——独立和自由独立堡内镌刻着凯末尔的著名语录:“不独立,毋宁死”:“生活就意味着搏斗只有斗争的胜利,才有生活中的胜利 ”这些名言,当年鼓舞着土耳其人民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丰功伟绩堡垒前面有两座群雕塑像,一座是男人塑像,另一座是妇女塑像,他们像卫士一样守卫在陵园门口 广场上有一根高 34 米的旗杆,广场四周还有 8 个堡垒,每个堡垒代表着独立战争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土耳其立国的一条根本原则。

      广场相当宽阔,是举行纪念仪式的地方广场北端是纪念堂,纪念堂面积近 2000 平方米,高 20 米,堂顶用富有民族色彩的金色瓷砖装饰,显得格外庄重凯末尔的灵柩用整块大理石凿制而成,重 42 吨,安放在纪念堂里 在凯末尔陵博物馆里,陈列着凯末尔用过的茶具、咖啡具、衣服、鞋帽、书桌、等其中一块曾经挽救了凯末尔性命的怀表,尤其引人注目在一次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突然一颗子弹射入他的胸部,但他却安然无恙,只是胸前的这块怀表粉碎了陵园的图书馆里,还收藏着外国出版的关于凯末尔的传记著作和他本人著作的译本,以及大量的凯末尔生前收藏和阅读过的书籍 托普卡帕故宫 托普卡帕故宫,是土耳其最大的博物馆,在土耳其古都伊斯坦布尔的欧洲部分、黄金角海湾南岸一个叫“皇宫鼻”的山顶上皇宫鼻”像一小半岛伸入海中,右前方为广阔的马尔马拉海,左前方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入口处,景色绮丽托普卡帕故宫是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25 位苏丹寝住过的宫殿,1478 年建成,作为皇宫达 400 年之久,是奥斯曼时期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后,将这座王宫改为博物馆。

      这座宫殿占地 70 万平方米,四周有 5 公里长的宫墙环绕整个宫殿有 7 座大门,4 座朝陆地,3 座朝海洋其中主要的一座大门面对圣索菲亚教堂 全宫分 3 个内苑,四旁环绕着成组的宫室,其中有名的建筑有:1472 年建筑的彩石砖阁、谒见厅、保留着先知穆罕默德圣物的圣堂,为纪念 1638 年攻下巴格达而建的精致的巴格达亭等托普卡帕故宫博物馆分瓷器馆、土耳其国宝馆、历代苏丹服饰馆、古代刺绣馆、古代武器馆、古代钟表馆等,还有一座图书馆及书法展览室 在历代苏丹服饰馆里,有历代苏丹和后妃穿过的丝制大袍,其中有金色图案,有紫地黄花,十分华丽据说,当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廷的皇帝穿的皇袍,就是从中国运来的丝绸制作的那时世界上只有中国能缫丝织绸,这些丝绸的色彩鲜艳,质地柔软,通过“丝绸之路”运到君士坦丁(伊斯坦布尔的古称) ,成为宫庭珍品 托普卡帕故宫最为精彩的储藏,是中国的瓷器,人们称这里是中国陶瓷的宝库瓷器馆是由 10 间宽敞的圆拱顶御厨房和带有青铜大门的后妃们居住的闺房改成的馆内收藏有 2 万多件来自中国宋、元、明、清时代的瓷器,其中有一只白底蓝花明朝烧制的瓷碗,上面有苏东坡《赤壁赋》的全文及苏东坡游赤壁的中国画。

      还有一套中国青花餐具,是世上少见的 16 世纪珍品,据说用这套瓷器进餐,如遇有毒物,餐具会立即改变颜色陈列馆中还有色彩醒目、造型美观的元末明初的大碟、大钵,有南宋到元明时代出产的各种类型的青瓷这里还挂有一幅画,描绘奥斯曼苏丹梅赫梅特二世宴请外国使臣的场面,宴会上用的全是中国的瓷器因此,在今天的土耳其语里“中国”和“瓷器”是一个词 托普卡帕博物馆还收藏了历史上许多罕见的文物和文献,其中有:阿麦德一世的御座,从椅背到椅脚全部由纯金覆盖,并镶有1000 多颗巨大的钻石、红宝石等各种宝石;苏丹的王冠、宝座;装有几百粒金刚石的闪闪发光的甲衣;重 48 公斤一人高的金制蜡烛,上下镶着 6666 个金刚石,光泽耀目,巧夺天工这些豪华绚丽的陈列品,既反映了封建君主们穷奢极侈的生活,也反映了土耳其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才能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最大的教堂,位于古城中心据说始建于 325 年,原为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中心教堂,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后几经兴毁,现存的建筑是 6 世纪查士丁尼皇帝时代修建的,前后历时 7 年半,耗资巨大,它代表了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高峰。

      修建教堂所用的大理石柱全部是从罗马、雅典、以弗所等地运来的 教堂的主体为长方形,室内面积达 7570 平方米内部空间宽敞,平面深 68.6 米,宽 32.6 米,穹顶中心高 55 米,穹顶下部每两肋间开有窗子,一圈共 40 个,是内部照明的唯一光源,在幽暗朦胧的教堂内,这圈窗子在视觉上使人感到穹顶如飘浮在空中别具风采的大圆顶,直径 33 米,由 4 根 24.3 米高的柱子支撑墩子和墙一律用彩色大理石贴面,由白、绿、黑、红等颜色组成图案柱子多为深绿色,少数为深红色穹顶和拱顶全用玻璃马赛克装饰,大部分是金色底子,少量是蓝色底子,地面也铺装马赛克教堂内部色彩灿烂,宛如一座百花盛开的花园537 年 12 月 27 日,教堂举行首次礼拜仪式,据说查士丁尼走进教堂时,禁不住喊出:“感谢上帝挑选我来完成这个宏伟的事业!所罗门,我超过你啦!”所罗门是公元前 10 世纪的古以色列国王,以修建耶路撒冷富丽堂皇的庙宇和宫殿而闻名 15 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在教堂外面增加了 4 个伊斯兰式的尖塔,内部改换了一些装饰,改称为“阿亚索菲亚”清真寺这个兼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特色的教堂,堪称举世无双1935 年按照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命令,改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教堂对面有一个拜占廷时期的竞技场,初建于公元 200 年,后由东罗马帝国康士坦丁皇帝扩建成拥有 10 万个座位的巨大竞技场,专门用以举行战车比赛,是古都当时的文化娱乐中心旧址上仍耸立着 3 个高大的石碑、铜柱和砖砌的尖塔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土耳其著名的清真寺,位于伊斯坦布尔,亦称蓝色清真寺、六塔寺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始建于 1609 年,1616 年建成,是奥斯曼帝国清真寺中最为巍峨壮观的建筑修建这座六塔清真寺的建议是艾哈迈德一世亲自提出的,目的是使寺院在建筑规格的各个方面都超过阿亚索菲亚清真大寺 但是此建议一提出就遭到了众多伊斯兰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当时有 6 座尖塔的清真寺只有麦加的禁寺,其他地方的清真寺是不能与麦加相比的于是艾哈迈德一世为此慨然投资为麦加禁寺建起了第 7 座尖塔,因而使自己的清真寺成为举世无双的有 6 座宣礼尖塔的清真寺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由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师锡南的弟子穆罕默德阿加主持建造,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艺术的珍品寺内大殿长 72 米,宽 64 米,可容纳 3500 人同时作礼拜。

      殿内 4 座巨大的大理石圆柱支撑着高 43 米,直径为 22 米的中央大圆穹顶大穹顶四面各有一直径为 5.5 米的半圆穹顶,半穹顶外又有 3 个更小的半穹顶进一步将力传递到大殿外墙的柱墩上,使它的结构体系合理在环院回廊上方也覆盖着一连串的小穹顶,衬托出大穹顶统领三军的气势大穹顶和大殿侧面都开有窗户,共有 260 个,使殿内异常明亮殿内地面铺满精美的紫红色的土耳其地毯,四壁镶有 2 万多块蓝色瓷砖拼成的各种图案:有爬在绿色花枝上的荷兰石竹、风信子、蓝色和柿红色的玫瑰;有白花钵中下垂的郁金香和麦穗;还有缠绕在格架上的灰色柏树枝和蔓藤叶子以及一串串葡萄除了花卉,还有各种美丽的几何图案,在“米海拉布”上方用金字铭刻着《古兰经》诗文从穹顶和窗户射入的柔光,使这些用蓝色瓷砖拼成图案的大殿内充满柔和静谧的气氛, “蓝色清真寺”由此而得名6 座高耸入云的宣礼尖塔位于大寺的周围,均有纤细的圆锥形塔顶,还各有 3 节伸出墙外的环腰小阳台,既可供唤拜员宣礼,也可让游人凭览全城美景 安那托利亚文明博物馆 安那托利亚文明博物馆又名赫梯博物馆,位于土耳其首府安卡拉古城堡西南侧。

      博物馆的建筑物原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客栈和商场,建于 1464 年,后被大火烧毁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将其修复,并根据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倡议,改建成赫梯博物馆1968 年正式向公众开放它的展品主要是赫梯时期的文物以及史前的石器和青铜器 安那托利亚文明博物馆的展品按年代排列,共分为 10 个不同时期,从旧石器时期开始到古罗马止早在 50 万年前,人类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从安塔利亚西北萨姻山脉边缘的卡拉因穴居出土了各种石器和壁画,有用石头或骨头制作的斧子、刮刀、箭头、针;还有一些尽管粗糙但并不难看的装饰品 出土的穴居墙上刻画着动物图案和打猎的情景画此外还展出从土耳其各地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器时期的文物有从博阿兹柯出土的战神塑像和从阿拉贾赫于克发掘的王室墓葬品那时,人类已学会盖房和耕种,开始制做坛、罐馆内陈列了当时生产的单彩陶器和用模子压制的印章等安那托利亚也是人类最先制造陶器的地方之一 博物馆的中央大厅陈列着珍贵的大型石雕,大部分来自土耳其东南部的卡文卡米斯城,至今也有 2500 多年历史这些石雕的图案和造型与古埃及的石雕十分相似 东廊展柜的最后部分展出了从公元前 700 年至 18 世纪各个朝代的货币,有金的、银的、铜的,其中不少制作精致,图案复杂,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安那托利亚地区经济发达的程度。

      博物馆的北廊展出的是赫梯时期的文物赫梯是小亚细亚卡帕多细亚的古国,在今土耳其基齐尔——伊尔马克河流域赫梯人属印欧人种,赫梯文化多受巴比伦、埃及影响赫梯曾是西亚最强大的国家,古巴比伦为它所灭 但在公元前 13 世纪末,赫梯王国分裂,公元前 8 世纪衰落,后被亚述帝国所灭,并入亚述版图馆内展出的赫梯时期文物最为丰富,包括刻有赫梯楔形文字的石碑一个引人注目的陶瓷罐,高约 70 厘米左右,上下刻有 4 层图案,画着家禽和人们欢庆丰收的情景,栩栩如生,它反映了当时发达的社会生活和较高的文化艺术水平 阿耳忒弥斯神庙 阿耳忒弥斯神庙位于土耳其以弗所,濒临爱琴海,是土耳其著名古代建筑遗迹,堪称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神庙大约在公元前 652 年初建,当时是木结构第二次修建时,采用石料建筑第三次重建于公元前 570 年,共花了 10 年时间当时以弗所是个庞大富有之邦,聘请了著名的古希腊建筑师,造成了古代亚洲的第一个爱奥尼亚式石柱庙宇公元前 550 年,吕底亚国王克勒索斯再次进行修建,断断续续地进行了 100 多年才告完成第三、第四次修建奠定了神庙的规模,从此闻名遐迩。

      阿耳忒弥斯神庙是一座长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筑,长 125 米,宽60 米,高 25 米,占地面积 6300 多平方米庙宇的回廊有 137 根圆柱,全用大理石雕成每根圆柱高约 20 米,底部直径为 1.59 米柱石千姿百态,整个建筑看上去俨然是一个廊柱之林,给人一种庄严、恬静、和谐的感觉大理石圆柱的柱身下部均有形态各异的人物浮雕,造型优美,形态逼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