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2025年度海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8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593105130
  • 上传时间:2024-09-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48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2025年度海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m、n、p、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n3-与p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n、q一定均是非金属元素B.离子半径的大小:q>n>p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n>mD.m、n、q分别与P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含有共价键【答案】 D2、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AlCl3溶液中:K+、H+、NO3-、SO42-B.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Cl-C.能使pH试纸呈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2+、I-、SCN-D.Kw/c(OH-)=1×10-12mol/L的无色溶液中:Na+、HCO3-、Cl-、K+【答案】 A3、2018年,一档《辉煌中国》电视纪录片,让“厉害了,我的国”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B.屠呦呦发现抗疟疾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答案】 B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评价目标规定“在实验探究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体现的评价目标的确定原则为( )。

      A.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B.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评价目标要体现层次性与具体性原则【答案】 D5、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化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观察法B.练习实践法C.讨论谈话法D.引导探究法【答案】 D6、下列关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中最核心内容的表现B.教学重点对于所有学习相同章节课程内容的学生而言是一致的C.教学难点是相对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而言的,学生能力水平不同,教学难点也不同D.教学重点一定是教学难点【答案】 D7、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8、在0.1mol/L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B9、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作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答案】 D10、听评课的内容主要有以下( )部分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②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④关注教学过程的实施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11、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12、电子层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04>H2Y04>H3Z0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非金属性强弱的顺序是X>Y>Z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为X>Y>ZC.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为X<Y<ZD.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为X>Y>Z【答案】 C13、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D.酒精溶液【答案】 C14、为了防止食品变质,常在食品袋中放入小袋的铁粉,这是利用铁的( )A.还原性B.氧化性C.酸性D.碱性【答案】 A15、在一化学平衡状态体系中,发生下列量的变化,其中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体系的压强【答案】 B16、活动表现评价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评价方式,应体现( )A.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B.单一性、实践性和合作性C.综合性、理论性和探究性D.主动性、封闭性和探究性【答案】 A17、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 A18、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A.甲苯和液溴B.溴乙烷和水C.水与煤油D.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答案】 A19、《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 )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建议A.知识与技能目标B.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C.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D.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答案】 B2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

      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离子半径:r(Y)<r(W)<r(Z)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强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 A21、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A.集中注意B.拓展思维C.明确目的D.进人课题【答案】 B2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答案】 C23、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科书内容是教学内容组织和选取的重要参考B.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必须与教科书保持一致C.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D.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答案】 B24、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次氯酸漂白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答案】 C25、下列属于“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主题内容的是( )。

      A.化学反应与能量B.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C.生活中的化学材料D.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答案】 A26、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为(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⑥>①>⑤>②C.③>④>⑥>①>②>⑤D.③>④>①>⑥>⑤>②【答案】 B27、“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自主学习B.“填鸭式”教学C.启发式教学D.研究性教学【答案】 B28、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展望未来,化学科学具有十分广阔的探索空间下列四个选项中现代化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材料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答案】 C29、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 )A.实验能力评价B.教学方法评价C.教学手段评价D.学业评价【答案】 D30、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答案】 A31、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 C32、盐类水解原理属于(  )。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B3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mLKMnO4溶液B.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答案】 C3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B.离子半径:r(Y)<r(W)<r(Z)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强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答案】 A35、( )适用于一些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的化学课题,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并且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答案】 A3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