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六年级下册第单元《用数对表示位置》例)教学设计.doc
7页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用数对表示位置》(例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4、1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和图表的方式来描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前准备:本班学生座位示意图,教材中示意图课件,方格图作业纸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问题情境1、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教师介绍排和列,再让学生用几排几列说自己的位置师:我们每个同学在教室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谁能把你在教室里的具体位置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我在××的后面,××的前面●我在第4组的第3个位置●我是第一排第×组……如果学生说不出排和列,教师启发2、教师介绍教室里座位顺序的一般方法,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说一说自己是第几排第几列师:在用语言描述座位时,还可以用两个字表述:排和列板书:排 列师:谁能用第几排,第几列描述一下自己的位置指名发言,并提问师:你说的第×排是从哪边开始数的?数一数生:从左边开始数的第1排,第2排……学生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描述教室,教师首先确定方向,然后介绍教室里排序的一般原则。
师:从左往右数,这是人们排序的一般原则在教室里,由于老师经常面对全班同学,所以,教室里说列的顺序时都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如: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列,第二列……在数第几排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前往后数,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谁能用这种表述方法再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排?生1:我在第7列第4排生2:我在第5列第3排……二、读示意图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示意图,先让学生找出教师的位置,再找到第一列、第一排同学的位置,最后找出自己的位置师:同学们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了现在,老师把同学们的座位画了一张图出示平面图师:观察这张图,谁能指出老师平时都站在什么地方吗?指名学生到前面指出来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师:很好那谁能在这个图上指出第一列,第一排的同学?指名学生去指教师在图上标出第一列,第一排师: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了老师的位置,又指出了第一列、第一排同学的位置,那你们能找出哪儿是自己的位置吗?找出来,并说一说是第几列第几排?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请前面说位置的学生回答2、出示教材上学生座位示意图,找出红红和亮亮所在的位置,并用列和排表述出来师:同学们现在都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在教室里的具体位置了,下面我们再到红红和亮亮的教室去看看,找一找他们的具体位置。
出示红红她们班座位示意图师:观察这张示意图,找到我们的学习伙伴红红和亮亮,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分别在第几列第几排?生1:红红在第2列,第3排生2:亮亮在第7列,第4排教师板书:红红:第2列,第3排亮亮:第7列,第4排三、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师介绍:用竖线表示列,用横线表示排,并把座位示意图转化为方格图同时标出第1列,第1排弄明白方格中交点表示什么师:请同学们观察示意图,如果我们用一条竖线表示列,用一条横线表示排师:大家看,(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抽象出方格图),刚才的座位示意图,变成了一个方格图,方格图左边的第一条竖线表示第1列,从下往上数,第一条横线,就表示第一排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标出第1列、第1排一)读示意图1、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座位情况,介绍排和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第几排第几列师:那,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方格图中的这些交点表示什么?生:表示同学们的位置师:很正确你们能在这个方格图中找到红红和亮亮的位置吗?在老师发的作业纸上用圆点标出来学生自己涂圆点2、让学生在方格图中找出红红和亮亮的位置,并用圆点标出来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找的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标出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学生可能会说:●红红是第2列,可以判断红红的位置在左边数第2条竖线上,又知道红红是第3排,就从第2条竖线从下往上数,第3条横线和第2条竖线的交点就是红红的位置。
●亮亮是第7列,第4排,从左数第7条竖线,与从下往上数第4条横线的交点就是亮亮的位置3、结合红红的位置,介绍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亮亮的位置师:真聪明为了更清楚的在方格纸上表示出一个同学的位置,除标出点以外,还要把他们所在的列和排用两个数字表示出来如,红红的位置是第2列,第3排,就用2和3两个数字表示,在圆点的旁边先写出2,再写出3,两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再用括号将两个数括起来边说边板书师:这样表示位置的方法,在数学上称为“数对”谁知道亮亮的位置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生:亮亮的位置可以用7和4这个数对表示师:很好亮亮的位置是第7列,先写下7,写上逗号;是第4排,再写上4,然后用括号括起来4、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你好朋友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来表示师:红红和亮亮的位置大家都能用数对表示,那么,你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来表示?生1:我的座位可以用(6,3)表示生2:我的座位可以用(4,2)表示……师:你好朋友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来表示?指名发言5、游戏:我说数对,你起立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名字叫“我说数对,你起立”说到哪个数对,所在位置的同学起立,(1,1)、(6,3)、(3,5)、(5,3)……请后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
师:这两个数对中都有3和5,怎么会有两个人站起来?怎么回事?生:这两个数字的排列顺序不一样,第一个数对中3在前,5在后,第二个数对中5在前,3在后第一个3表示第3列,5表示第5排,第二个5表示第5列,3表示第3排师:对了,在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排,这两个数是不能任意调换位置的师:4第4组全站师:为什么都站?生:你只说了第几列没说第几排师:看来要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必须有两个数字,缺一不可6、师生共同总结关于数对的知识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知识?生1:先写列,再写排中间用逗号隔开,再用括号括起来生2:第几列,第1个数字就写几,第几排,第2个数字就写几四、课堂练习1、先让学生观察图,了解座位是怎样摆放的,再找出亮亮坐哪个座位最后,说一说他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师:下面请看课本第15页第1题的图,说一说座位是怎样摆放的?生1:我们能看到两个区域,都是一位单号生2:从后往前看,是9排到15排师:亮亮的票是12排5号,你们能帮他找到该坐的座位吗?学生指出座位师:亮亮的座位可以用哪个数对表示呢?生:可以用5和12表示2、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变式练习。
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师:在刚才的试一试中我们已经能够在方格图中表示出各点的位置,下面给定几个点你能写出表示这几个点的数对吗?试一试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请同学说说自己的方法六、知识拓展介绍地球仪上数对的应用激发学生课后收集资料的兴趣师:用数对表示位置,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家仔细观察地球仪会发现,地球仪上有许多线条和数字,这些线条和数字构成了我们常说的经纬网人们为什么要在地球仪上标经线和纬线,并注明经度和纬度呢?为了快速精确定位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形象比喻就像电影院按照电影票几排几号就能找到座位一样,也像在咱们教室要找到某某同学,大家会说他在第几排第几列一样,运用的是数对的知识数对的知识在生活和科学中还有很广泛的运用,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第2课《哩哩哩》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这样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教学准备:歌曲《哩哩哩》录音带有关春天的教学情景图片教材分析:《哩哩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它以天真活泼的语气歌唱美丽的春天,抒发心中无限欢乐的感情歌曲为大调式,采用再现的两段体结构在明亮的色彩中揉入了柔和的色调,给人以明朗、亲切之感,这一乐句是全曲的核心,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春天第二乐句在前句的音调基础上略作发展,与之呼应在第一乐句重复出现之后,第四乐不再像前面三乐句那样划分两个乐节,而是全句一气呵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习《哩哩哩》1. 导入:谁能模仿布谷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布谷鸟叫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鸟叫声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A、在歌曲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长短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二,艺术创作:1.现在春姑娘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我们为春姑娘送上一件小礼物,怎么样?那,送什么好呢?对了,我们来给春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吧!教师提示:小朋友们可以用合适的色彩以及各种材料,为春姑娘设计一件衣裳将小朋友分成四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运用撕、添、勾、画等多种方法,给春姑娘进行时装设计师放音乐,小朋友“做”礼物2.分组展示交流礼物,师做出评价三,课后延伸:运用“我为春天照相”、“我为春天录音”等形式,给学生留影用色彩、线条等创造性地“为春天作画”,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与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