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辉煌的远古艺术.ppt
59页第二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一、原始彩陶要研究中国艺术的源流 ,就当从一万八千年前 的山顶洞人说起1993 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 山顶部发现了一个经过 修整的大洞,三个完整 的头骨化石,它们是距 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 骨化石,这种人类被称 为山顶洞人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经过专家们的苦必研究,山顶洞人的文化大大超过了 前人依据是在山洞察内发现口小石珠、青鱼骨、海 蚶壳,而且这些东西上都有洞眼,就像现代人戴的项 链一样,小石珠、青鱼骨和海蚶壳可以用线串起来做 成装饰品,有的还染上了红色,这些装饰品的出现, 说明早在一万八千年以前,人类刚刚懂得穿衣御寒, 就已经知道爱美,开始打扮自己,开始有艺术活动了 ,人们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了但是山顶洞人的 装饰品只能算作人类艺术活动的萌芽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随后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贺兰山、昆仑 山一带山岩上和山洞内民现了三千年至一 万年前人类绘制的岩画,如贺兰山上的岩 画“公牛”,有的是人的面孔、有的是羊 的样子,如贺兰山上的岩画“公牛”,现 在人们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的一些 地方仍能看到这些原始人所绘制的岩画( 电视上播放过)这些岩画也能证明远古时 代的人类已经有了艺术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不过,这些岩画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比较 粗糙,太原始了,因此在中国艺术史上,都 把西北岩画和山顶洞察人的装饰品看作中国 艺术的萌芽在中国艺术史上一致公认原始彩陶是中国华 夏文化的核心,并且一般都从彩陶讲起因 些,我们讲中国的远古艺术,也从原始彩陶 讲起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彩陶是指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烧制的陶 质器皿通常在灰黄色的器物上绘有黑、白 、红等颜色的形纹或几何图案,器形及图纹 均古朴自然,具有极度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造型优美、纹饰丰富 多彩等方面原始彩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陶器是我国最著名的手工艺品之一,具有 悠久的历史瓷器的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 一个重大贡献,是世界艺术中的精粹 瓷器是长盛不衰的手工艺术品,而瓷器艺 术也就构成了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项目 中国在世界上亨有“瓷国”之誉江西景 德镇是最著名的“瓷都”世界上一说瓷 就会想到中国:CHINA 中国瓷器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我国古代的瓷器品种有1.彩陶 2.青瓷3.白瓷 4.彩瓷 5.花瓷 6.影 青瓷 7.青花瓷。
最早出现的是彩陶距今6000年前的仰韵文 化以彩陶为主,又称彩陶文化丰富多彩的陶 器是仰韶文化的最大特征,仰韵文化的制陶 工艺已相当成熟,器物种类多样,陶器上一 般绘有黑色、棕色可红色的几何、植物、动 物图案,所以仰韵文化又称彩陶文化验室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距今是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也属彩陶文化,所谓 仰韵文化是指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韵村而得名,但黄河流域 的文化均称仰韶文化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均属仰韶文化所谓大汶口文化 ,是指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为典型的在新石器时 代的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一 般把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均称作大汶口文化,大汶 口文化区也有大量彩陶出土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彩陶出现并盛行于新石器时代的6000年至 少4000年间,在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 南沿海地区,彩陶是当时人们的生少活用 具和艺术品关于原始彩陶的起源,有的说“神农作瓦 器”,(传说神农教民务农,勇尝百草还 说他发明了瓦器)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有的说“轩辕氏作碗碟”(轩辕氏即黄帝,黄帝姓 姬,号轩辕氏,因崇尚土德,黄河流域的土地是黄 色的所以称为黄帝)传说黄帝当了部落首领后,教 人们建筑房屋、喂养家畜、种植五谷、发明了车船 、蚕丝、衣服、连文字、乐器和彩陶也塌源于他们 那个时代。
因此,黄帝尊为华夏族的共同祖先应该说制陶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劳作的结晶.在生 活和劳作中可能偶尔发现粘土经过火烧而变硬,后 来发明了制陶.制陶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在六千年至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技术较 完善.其艺术性也较高.这个结论是有大量依据的. 下面结合一次考古发现来证明这个结论.1971年,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临潼姜岸发现了一处距今 约六千多年,面积约一万八千多平方米,保存基本 完整的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村落南靠骊山,北望渭河,村落的布局相当完整而 有规律.包括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居住区大致 分为五个群落,每一群落内必有一间大房子,周围 散落一些小房子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从制陶留下的碎片中找出一些碎片化验证明:这 些原始彩陶产生的条件是:高岭土作胎;高温烧 焙,火候达到1200℃~1300℃以上,胎体烧结; 吸水性弱(低于190),有的表面还有彩色釉; 在物理性能上,胎体结实、坚硬、叩之发出清越 的金属声又从氏族公共墓地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总的来 看,妇女死后的随葬品比男性多一些母系社会在 随葬品中,有陶器,陶器上有鱼纹、鱼蛙和人面 鱼身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从这些出土的原始彩陶的造型上,可以看出其造型并 非都是瓶子、盘盘、碗碗的形状有的摹拟动物造型 ,如河姆渡猪形方钵;(形状象盆);有的募拟人物 造型;当然最常的还是符合陶器功能需要的能成盛水 的以下几种:碗——造型多种多样,以高足碗居多 罐——多为直口丰肩敛者,有直口大腹罐,有的还的 盖盆——盆边多有沿,盆身垂直而下部稍丰,平底 壶——有大小不同造型多种,盛饭,盛菜,成水用 的豆——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期,形状象高足盘较 大,是用来盛粮食用的,水缸般大小,容器部分浅腹 大中如盘,无盖无耳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鼎——源于代八千年前的原如社会,作为普通 炊具1978年河南新郑发现的陶鼎,形状为园 腹、环底、三足根据出土的发现,鼎底有黑 色烟灰,说明鼎主要用来煮饭或盛放食物用的 目前北起辽宁、南至福建都有陶鼎出土,后来 到了奴隶社会会,除陶鼎外,还有青铜鼎鬹 ——原始社会陶制炊事器具,形状很象鼎,有 三个空心的足,园口,有的还有两耳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陶 现很少以上介绍的种种原始陶器 如果只是作为生活用具来使用的话,只 有使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可言。
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以上种种原始彩陶之所 以称为艺术品,是因为它们的造型或表 面的图案是有艺术性的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在以上种种原始陶器的表面上大都有令人叫绝的 图案,有人物纹样,(如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图 案,半坡出土的陶盆上的图案)青海大通县出土 的原始彩陶盆,盆内画有五人为一组拉手跳舞的 图案,图案之间用“〈〈〈”形纹饰隔开其中,最著明的是庙底沟出土的陶器上的花朵图 案、马家窖出土的陶器上的波浪图案,半山出土 的园圈图案、以及西安半坡出地的陶盆上的“人面 鱼纹”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从上面介绍的原始彩陶的基本状况中,我 们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说 让我们都去收藏原始瓷器,也不是说让我 们去做古代瓷器的鉴赏家,而是说让我们 从古代的原始彩陶中去发现艺术的真谛, 找出原始彩陶所显示的美的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首先,我们可以从原始彩陶图案的变化中发现艺术 的演化过程,那就是由具体形象到抽象图案的演化 过程,由实到虚的演化过程我们从大量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来,开始的原始 人类是把陶器作为生活用具而创造的,这些陶器只 有使用价值,在造型和图案上都没有什么讲究,后 来人们依照植物的样子、动物的样子、人的样子制 造陶器,即使是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碗、罐、盆、壶 也要在其表面上纺出具体地说图案,美化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其次,原始彩陶还给后人留下了两个重大 的艺术法则:其一,“无始无终,回味无穷 原始彩陶虽有多种造型,多种图案, 但主要造型是园形的人们在观赏这种园 形陶器上的图案时,是“步步移、面面观 ”,无始无终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这就是说,原始彩陶很注重整体欣赏效果,原始彩陶 上的图案和散点透视的法则对后世的绘画影响很大; 原始彩陶的造型对后世的雕塑,尤其是塑像影响很大 ;原始彩陶的烧制艺术对后世的建筑影响很大,后世 建筑装饰如瓷瓦的彩色纹饰屋顶装饰也是受到原始彩 陶烧制艺术的影剧院响,原始彩陶中的陶埙是中国乐 器的始祖其“回味无穷”的法则对诗歌、园林影响极大因此原 始彩陶极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可以称得上是中国 文化艺术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甘肃的彩陶文化华夏大地上,众多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除大 量的石器外,相当规模、形态各异的陶器也是其 重要的特征之一其中色彩瑰丽、图纹优美、造 型多样、工艺精巧的各种彩陶,则更令人叹为观 止而在这些星罗棋布、数以万计的中华彩陶之 中,要数甘肃出土的最为珍贵。
甘肃彩陶,延续时间长、分布面积广、数量多、 造型独特、色彩艳丽、文化脉络清晰而独具风貌 ,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上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甘肃彩陶最早出现于老官台文化时期那时陶器烧制 还处于初创时期,所以工艺水平显得有些朴拙,但其 陶器制作却是甘肃彩陶发展的开端,它也标志人类发 展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陶器时代的到来仰韶文化时期,彩陶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 了各种简单朴素的纹样和图形而那一时期的彩陶不 仅仅是识别陶器早晚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成为区别不 同地区不同文化类型的一个依据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在甘肃发现最多、分布面积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当 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马家窑文化由于马家窑文化 中有大量彩陶的出现,并有着自己独具特色、自成体 系的风貌,一度曾被称为“甘肃彩陶文化”那时的彩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文化品位上,在整个 新石器时代都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它具有很高的文化 价值和艺术价值甘肃境内的彩陶到齐家文化时期已显著衰落,数量减 少,种类也很少,不久以后便逐渐隐失在历史岁月的 长河之中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甘肃彩陶是我国彩陶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
20世纪20年代初,瑞典学者安特生在甘肃 临洮马家窑遗址发现彩陶后,即引起国内外 学术界的关注,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人们 对甘肃彩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甘肃省以彩陶著称于世,甘肃彩陶在我国灿 烂的古代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甘肃彩陶时间跨度大,从8000多年前的大地湾 一期文化到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都有彩陶遗 存,而且彩陶所占比例很大,马家窑与马厂文 化墓葬中彩陶约占全部陶器的50%左右,半山 文化则达到80—90%彩陶纹饰也有明显的特 色,变体鸟纹、蛙纹、鱼纹、水波纹等母题, 为其他地区所不见或少见精美绝伦的马家窑 彩陶,是甘肃远古文化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甘肃彩陶是史前先民创造历史,开拓西北的 重要见证,记载着远古社会的丰富信息它的文化意蕴和表现出的人文精神,都会让 我们为这些精美陶器生发出从未有过的自豪 情怀感动之余,在中国文化的牵引下,肃 然步入甘肃的老官台彩陶文化区、大地湾彩 陶文化区、马家窑彩陶文化区……中国传统文化讲义|2008级国际文化交流专业甘肃彩陶艺术始于老官台文化,经历了仰 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繁荣,齐家文化之 后走向衰亡,历时几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