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鉴赏.doc
11页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鉴赏备课人:达县三中 洪容• 一、考纲解读• 二、考情分析 ①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词) ②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词) ③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词) ④近5年四川诗歌鉴赏分析• 三、高考诗歌鉴赏题型• 四、单元说明• 五、教学建议一、考纲解读(一)、考纲内容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阐释 ① 鉴赏诗歌的形象 ② 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③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④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二)考点分布• 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 表达技巧指的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二、考情分析: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词)全国卷——《关河令 周邦彦》广东卷——《减字木兰花 苏轼》浙江卷——《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全国卷:•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3分)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5分) 广东卷: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浙江卷: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①画角:古乐器名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也有铜制的因外加彩绘,故名②“青冢黄昏路”,化用了杜甫的《咏怀古迹》中的诗句——“独留青冢向黄昏”•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考情分析: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词)• 江苏卷——《梦江南 温庭筠(唐) 》• 江西卷——《江城子 秦观》• 新课标卷——《 思远人 晏几道》• 重庆卷—— 《 鹧鸪天预报 【金】王 寂》• 江苏卷•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江西卷•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新课标卷•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重庆卷• • 鹧鸪天预报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2013年考情:• • 纵观2013年全国各地16套语文高考诗词鉴赏题,7套题考到了词(全国卷1、天津卷、江西卷、湖北、湖南、广东卷,考了宋词,其中天津卷、江西卷考了辛弃疾的词;重庆卷考了清词);4套题考到了唐诗(浙江卷、安徽卷、大纲卷、北京卷);4套题考到了宋诗(福建卷、全国卷2、江苏卷、辽宁卷);1套题考到了清诗(山东卷)• 13套题设置了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 12套题设置了鉴赏表达技巧的题目;• 8套题设置了鉴赏诗词形象的题目;• 6套题设置了鉴赏诗词语言的题目• 2013年新课标I• 天津卷 重庆卷(清词) 广东卷 江西卷 湖北卷 湖南卷2013年新课标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 鹊桥仙 •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天津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3分)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江西卷•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分) (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