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体育教学中特长生的培养.doc
4页中学体育教学中特长生的培养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中学山东滨州251714摘要:体育特长生是中学普遍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擅长体育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的得力帮手,能带动其他学生餐参与体育活动, 从而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但是体育特长生除了学习一般课程之外还要进行 必要的体育项目训练,如何正确处理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是体育特长生培养中 的一个关键问题木文以选拨与培育体育特长生为目的,以目前中学体育特长生 培养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学体育特生培养进行了论述,并着重探讨了学习与训 练之间的关系处理方法,最大程度的提高体育特长牛.的培养效果关键词:体育特长生;训练;培养问题;管理体制;有效策略.1 八—刖g: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特讼生是指在某一体育项目上有特长的学生 对于学校而言,选拨与培养体育特长生,不仅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才能,做到人尽 其才、才尽其用,更能带动其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中学体育特长生 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足见进行中学体育业特 长牛.培养研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一、目前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现状1. 学习情况。
体育特长生在日常学习中基木把大部分经历投入到体育项目训练中,忽 视了文学课学习,不少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一直不好而且,调查显示有 55%以上的学生选择体育加试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差,为了应对升学而选择成为体 育特长牛.,这就直接造成体育特长牛.这部分群体的文化课基础较差,文化课的学 习效果不尽人意2. 心理情况体育特长生日常要进行大量的体育项0训练,精力消耗较大,上课易分 心、注意力不集中,加之本身文化课基础薄弱,课上的学习效率较低,直接造成 文化课成绩难以提高,易造成心理上的负扪,产生焦虑、自卑、紧张等不良心理 情绪,不利于体育特长生身心健康的成长3. 思想情况一直以来,学校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环境都是比较宽松的,一些体育特 长生的行为缺乏约束,易沉迷于网络,出现早恋、拉帮结伙等情况,为这部分群 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较大困难而且,体育特长生频繁的训练与比赛,思想 易波动,要求学校注重他们的思想教育,但现实是学校在这方面的精力投入并不 大二、增强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成效的有效策略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当前中学体育特长生培育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体育特长生培育成效,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场,应积 极了解问题、面对挑战,采取切实可行的培育策略,让体育特长生学习进步、思 想进步、心理状态良好,从而健康、愉悦的发展。
1. 处理好学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体育特长生既要进行体育项0训练,参加体育比赛活动,追求运动成绩 的不断提高,也要抓好文化课学习,让文化课成缋跟上整体水平,不被其他学生 落下,为此要比普通学生付出双倍的努力为了实现运动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同 进步,就要处理好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以免文化课成绩被落下第一,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明确学习任务针对学生的运动项0与运 动成绩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冇效性,从而 提高训练效果,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同吋,体育特长生班主任要经常了解他们 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学习B标,使之在训练的同吋兼顾学习,逐步完成学 习任务,提高文化课成绩在这过程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应给予体育特长生一定程度的关心,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学习,而体育特长生自身要坚定 学习的信念,了解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努力的学习各个学科第二,安排好训练与学4时间为让体育特长生冇更多的吋间去学 应科学合理的分配训练与学习的吋间上午至下午第2节课为文化课学4吋间, 第3节课至放学这段吋间为训练吋间最好保持一个半小吋的运动量,力争实现 劳逸结合在课余吋间,要求学生不在校外逗留,认真复习文化课内容。
在学 任务不紧的情况下,可增加一定程度的运动量,但不宜过长第三,在考试前做有针对性的准备,让体育特长生有较多吋间准备文化 课考试如考前一周减少或停止体育训练,减少训练强度与运动量,为考前复习 做充分的准备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搞好体育特长生管理工作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体育特长生管理工作,离不开完善的 管理体制,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保证他们朝着理想一步一步的奋斗,顺利的前行, 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为此,学校应严格管理体特长生,包括训练、学习、 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第一,在训练上制定训练计划,安排好训练强度与吋间,让体育特长生 在一个规范化的环境下训练第二,在学习上给予体育特长生极大的关心,合理按照学习吋间,对学 习进行规划,让体育特长生有计划、有0标的去学习,逐步达成个人的学习任务第三,在思想上学校要抓好德育工作,搞好纪律管理,培育他们形成积 极向上的道德品质,用高的行为准则去约束他们在德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班主 任要高度关注他们的日常表现与行为,结合突出问题进行德育,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第四,在心理上要及吋进行心理疏导和劝慰,消除他们焦虑、自卑等不 良心理情绪,并提高他们面对压力与排除压力的能力,能够很好的自我调节,身 心健康的成长。
3. 制定行之冇效的培养计划现代体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体育人才的竞争,为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 能力的体育人才,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宗旨与育人0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特 长生培养计划计划要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符合体育特长生的综合特点与发展 要求,有具备较高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达到育人育才的效果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学体育特长生是高等体院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生源的重要 组成,为保障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应抓好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因此, 各地方的中学应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制定周密的培养计划,处理好体育 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让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成绩与文化课成绩共同进步,成为 高素质、高能力的体育人才参考文献:[1】周宏体.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训练[」].学苑教育,2015, (17):72.[2】原鹏程.中学体育特长生培养的几点思考一一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为例[」].运动, 2012, (04): 120-121.[3】庄艳光.体育教学中培养特长生的体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03): 251. 作者简介:宫立,男,(1982年-),山东人,本科,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中学, 教师,个人专业:体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