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植物病害基础知识103.ppt

4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607361289
  • 上传时间:2025-05-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10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植物病害基础知识(3),课前问题:,1简述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类型2、真菌和细菌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分别有哪些?,答:细菌病害的病状类型主要有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四类,病征为脓状物答:各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和方式有所不同,真菌大都是以孢子萌发形成的芽管或者以菌丝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有的真菌还能从角质层或者表皮直接侵入,高等担子菌还能以侵入能力很强的根状菌索侵入植物病原细菌主要是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有的只能从伤口侵入,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事例,如豆科植物的根瘤细菌可以侵入表面没有角质化的根毛细胞,而一般植物病原细菌是不能从角质层或表皮细胞直接侵入的植物病毒主要从各种方式造成的微伤口侵入虫媒传染的病毒是通过虫媒口器取食时侵入寄主植物汁液和嫁接传染的病毒通过其它媒介造成的伤口侵入寄主植物1.一般性状,原核生物,单细胞,有细胞壁,无真正细胞核;,绝大多数是杆状,多数有鞭毛,无芽孢,细胞壁外有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大多生鞭毛,能在水中游动;,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是阴性(无荚膜),少数是阳性(有荚膜)一、,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细菌(杆状),2.繁殖方式:,裂殖,1次/20-30分钟,3.侵入途径:气孔、皮孔、蜜腺等自然孔口及伤口。

      4.侵染条件:高温,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有,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四类,病症为脓状物5.症状:,坏死,最常见的是叶、果上的斑点和枯斑细菌性叶斑受,毒素,作用,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部有淡黄色或乳,白色菌脓,溢出,干后成颗粒状或菌膜叶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如棉角斑病;,有的后期穿孔,,如桃细菌性穿孔病;有的扩大成条斑或枯死斑,如水稻白叶枯病;有的病组织木栓化,形成溃疡斑,如柑橘溃疡病柑橘溃疡病,桃细菌性穿孔病,腐烂,腐烂是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症状,如瓜果、蔬菜的,软腐病,细菌引起的软腐病有,恶臭,气味真菌引起的瓜果腐烂,并无恶臭味,但伴有绵霉状物出现,可与其区别兰花软腐病,萎蔫,萎蔫是细菌侵害维管束引起的,如茄科蔬菜青枯病挤压病株茎横切面,有乳白色,菌脓,流出畸形,细菌病害的畸形大多发生在木本植物的根冠、茎基部及枝条上,如桃发根病、苹果根癌病苹果根癌病,梨树毛根病,一般在病株残体上越冬,通过雨水、流水、昆虫和带病的种苗、接穗、插条、球根或土壤进行传播高温、多雨、N肥多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播,6.发生规律:,检疫、选种、消毒种苗注意圃内卫生,及时消除病株残体,进行土壤消毒。

      发病时用抗菌素进行药剂防治避免形成伤口7.预防措施,:,课前问题:,1、诊断细菌性病害,可以根据潮湿条件下有无(),A、变色 B、溢脓 C、霉状物 D、斑点,2、简述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3、病毒繁殖方式(),A、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B、裂殖 C、增殖 D、生殖,4、下列关于植物病毒描述正确的是(),A、是结构简单的细胞内寄生物 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见病毒颗粒,C、具有增殖性 D、化学组成是核蛋白 E、通过微细伤口侵入,B,C,ACDE,答:植物病毒病没有明显的病征常见的症状有花叶、黄化、斑驳、皱缩、矮化、丛枝及畸形等另外,病毒侵染寄主后,常常在寄主的细胞内产生各种形状的内涵体,观察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可作为鉴定病毒种类的依据之一有些病毒病的症状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有的甚至会暂时消失,即“隐症现象”三、植物病毒,1.植物病毒的主要特性 病毒是超微的、结构简单的,细胞内寄生物,,植物病毒颗粒的基本形态为,杆状(或线状)、球状、弹状(或杆菌状),三种病毒基本粒子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病毒与细胞生物的根本区别有两点:,一是没有细胞结构;二是颗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绝大多数植物病毒的化学组成是,核蛋白,,蛋白质以,亚基,的形式将核酸包被在中央,,蛋白,是衣壳,有保护核酸的作用,,核酸,是芯子,,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核酸中,。

      非细胞微生物,专性寄生物,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形状各异,病毒一般性状,2植物病毒的增殖,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改变寄主细胞的代谢途径,以本身的核酸作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材料、能量和酶系统,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这种繁殖方式称,增殖,植物病毒是严格,活细胞寄生,的分子生物,其增殖只能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病毒的增殖过程也是病毒的致病过程3.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 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很多,可经,汁液摩擦传播;介体昆虫传播;土壤中线虫和低等真菌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侵入途径:伤口随营养液流动全株4.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由于植物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所以,,植物病毒病没有明显的病征,常见的症状有,花叶、黄化、斑驳、皱缩、矮化、丛枝及畸形,等另外,病毒侵染寄主后,常常在寄主的细胞内产生各种形状的,内涵体,,观察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可作为鉴定病毒种类的依据之一有些病毒病的症状会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有的甚至会暂时消失,即“,隐症现象,”如烟花草叶病毒在10以下-35以上就不表现花叶症状花叶,畸形,皱缩,选抗品种,检疫组织脱毒繁育减少传毒昆虫不用带病的植株作无性繁殖材料,建立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

      及时除感病植株5.预防措施,:,四、植物病原线虫,1.又称蠕虫,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植物寄生线虫一般呈圆筒状,两端尖大多数为雌雄同形,少数为雌雄异形,雌虫为梨形、球形和长囊状在,线虫的口腔内有吻针,用以穿刺植物,输送唾液并吮吸植物汁液,2.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成虫3个阶段,多3-4周内完成整个生活史卵常为椭圆形,半透明,产在植物体内、土壤中或留在卵囊内;,幼虫有,4个龄期,,一龄幼虫在卵内发育并完成第一次蜕皮,2龄幼虫从卵内孵出,再经过3-4次蜕皮发育为成虫植物病原线虫一般为两性生殖,也可以孤雌生殖2.危害症状:,植物生长缓慢、衰弱、矮小、色泽失常、叶片黄萎等,类似营养不良的现象植株或叶片干枯扭曲、畸形、组织干腐,形成虫瘿等植株根部肿大或腐烂,须根丛生,形成根瘤或根结等3、线虫的传播途径,线虫的传播途径:主要借寄主植物的,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等作远距离传播(小麦粒线虫、甘薯茎线虫);田间主要通过,土壤、流水、人畜活动和农具传播,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方式有两种:大多数线虫在寄主体外以口针刺进植物组织内营寄生生活。

      称为,外寄生,;有些线虫则在寄主组织内寄生,称为,内寄生,;少数线虫则是先进行了外寄生,然后进行内寄生4.防治:加强检疫增施有机肥选种轮作消毒处理根结线虫病,菊花叶枯线虫病,寄主,传病介体,松墨天牛,松材线虫,松材线虫病,五、寄生性种子植物,1.概念 少数植物由于自身根系或叶片退化,需要寄生在其他高等植物上才能生存,才能开花结果这种营寄生生活的高等植物称为,寄生性种子植物,严重危害农作物的有菟丝子、列当、桑寄生等2.类型,寄生性种子植物根据其对寄主营养的依赖程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叶绿素,能够自己进行光合作用,但必须从寄主植物上吸取水分和无机盐,称为,半寄生,,如,桑寄生、槲寄生,;,另一类是没有根和叶,或叶片已退化成鳞片状,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所需的养分、水分和无机盐必须全部从寄主中获得,称为,全寄生,,如,菟丝子和列当,为1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分布暖温带地区,全寄生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成鳞片,为全寄生常见:中国菟丝子主要寄生草本植物以豆科为主,还寄生藜科等植;日本菟丝子主要寄生在木本植物上防治方法:,1.冬季铲除其吸根和葡萄茎,2.“鲁保一号”防治,菟丝子科,常绿小灌木,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半寄生,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其导管与寄主导管相连称为半寄生。

      桑寄生科:,桑寄生在树,体上寄生状,槲寄生,槲寄生,寄主枝干,槲寄生木质部,寄主,木质部,桑寄生,槲寄生,南洋楹,槲寄生,阔叶树,槲寄生,六、植物病害的诊断,1.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调查,病害现场,了解病害发生情况、病害现场环境变化情况及栽培管理情况,作出初步判断;,二是,观察,症状、检查病原物及剖析寄主组织,排除侵染性病害的可能;,三是进行,治疗,诊断或专项,检测,在经过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对怀疑因素进行人工诱发,专项化验或利用指示植物检测,确定病原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特点,(1)大面积同时发生,田间分布比较均匀,但受地形、地势影响;,(2)没有病征;,(3)田间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没有从点到面的扩散过程,没有传染性;,(4)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关系密切,采取适当措施,可使病状恢复正常2.传染性病害的诊断特点,这类病害都具有,传染性,,在田间发生时,一般呈分散状分布,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即,由一个发病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的发展过程,有的病害在田间扩展还与某些昆虫有联系1)真菌性病害的初步诊断,真菌性病害大多数在病部都有明显的病征,如各种颜色的,霉状物、粉状物、小黑点、小颗粒、菌核及菌索,等。

      因此,在诊断时,可用扩大镜观察病原物,或挑取病原物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确定病原物的种类但要区别是真正的致病菌还是腐生菌,比较可靠的方法是选择新鲜的病斑进行保湿培养,待新鲜病斑长出病原物再制片镜检2)细菌性病害的诊断,细菌性病害的病状有,斑点、腐烂、萎蔫、溃疡及畸形,等,共同的特点是病部有细菌,菌脓,溢出表面,干后成黄色胶粒状物或灰白色菌膜病组织中含有大量细菌,切片镜检,观察,有无喷菌现象,,,是细菌性病害区别其他病害的最方便易行而又可靠的诊断方法,另外,,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相似症状,剖视病组织,也可以帮助诊断,,如番茄萎蔫症状,病茎维管束变褐色的是真菌性枯萎病,用手挤压病茎横切面,有乳白色粘液渗出的是细菌性青枯病如瓜类腐烂病,病组织带有恶臭味是细菌性软腐病;没有臭味,但伴有白色绵腐状物的是瓜类疫病3)病毒病害的诊断,植物病毒病常见的症状是花叶、黄化、矮化、皱缩、畸形,没有病征有的病毒病的寄主细胞内经显微镜观察或经染色观察可以看到内含体此外,病毒病害还有如下特点:,田间病株多是分散、零星发生,没有规律性;,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其发生特点与昆虫的活动规律紧密相关;,田间病毒病往往有复合感染的现象,症状与单一感染的不同,有的病毒病症状随温度变化有隐症现象。

      4)植物线虫病害的诊断,常见病状:虫瘿、根结、肿块、茎叶畸形、扭曲及植株衰弱黄化,似缺肥状切开虫瘿、根结及根组织,用扩大镜可以看到线虫虫体桃取线虫制片,可在显微镜下进一步鉴定种类5)寄生性种子植物的诊断,(6)柯赫氏法则,柯赫氏法则是世界上公认的确定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必须完成的操作规程,它分四步:,病原物必须在发病部位,并与症状密切相关;,必须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获得该病原物,并进行纯化培养;,将纯化培养的病原物接种到同种植物的健株上,产生与原来相同的症状;,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再分离,获得与原接种完全一致的病原物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症状类型2简述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点3简述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特点4简述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特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