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橘子宝宝》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橘子宝宝》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篇教学设计针对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中的有机体知识板块,旨在通过《有趣的橘子宝宝》这个话题,使学生了解橘子是一种水果,可以生长在树上,还可以产生宝宝,了解宝宝的形态和成长过程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1. 了解橘子是一种水果,学会用手摸、用眼看、用嘴尝、用鼻闻,感受橘子的感官特征2. 了解橘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了解宝宝在橘子中形成的原因和过程3. 培养观察能力,发现身边自然的奥秘,探索自然界,培养好奇心和探索性思维2. 教学内容2.1 知识点及注释1. 橘子:一种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糖份,口感酸甜可口,可以新鲜食用、榨汁和制成果酱等2. 生长环境:橘子喜好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30℃之间,一般生长在比较平坦的地方3. 成长过程:橘子的生长周期通常为8个月至11个月,成熟的橘子由绿色变成橙色,符合口感标准后即可采摘食用4. 宝宝:又称为种子或果核,由植物的合子结成,可以成长为新的植物2.2 活动及操作指导(1)运用感官感受橘子的外部特征目的:让学生通过运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认识橘子的外部特征。
操作指导:1. 学生排成一列,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橘子2. 让学生根据感官特征分别观察、感受橘子的外貌特征、颜色、气味、口感等3.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和感受2)认识果实内部含有的宝宝目的:让学生了解橘子宝宝是如何形成的操作指导:1. 学生观察橘子切开后,内部的橘子实和宝宝2. 老师向学生介绍橘子宝宝的形态和特征,并让学生亲手拿出橘子宝宝3.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橘子宝宝的形成过程3)认识橘子的生长环境目的:让学生知道橘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了解橘子的生长情况操作指导:1. 学生在教室里观察橘树的幼苗2. 老师向学生介绍橘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3. 老师领学生到学校的橘园中,让学生实地观察橘子的生长情况3.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有趣的橘子宝宝》为话题,让学生通过手触、眼观、口尝、鼻嗅等感官感受橘子的特征,向学生展示了橘子如何生长以及橘子宝宝的形成过程通过这一教学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感性的层面上体验到橘子宝宝的神奇,也能够让学生在理性的层面上了解橘子的生长,对幼儿们的认知有所提升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因为学校橘园的环境受到季节的影响,教学时间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其次,在教学操作上,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和实际能力的局限性,班级规模较大时,实际操作过程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难度。
因此,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操作过程,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