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介绍.doc
10页十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1、壮族服饰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巧和颜色明媚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分,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宠爱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颜色斑斓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 (六至八对)布结纽扣 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 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 鞋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 朴实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巧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 (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 ),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 阑干下穿宽肥黑裤 (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颜色条 ),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
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2、傣族服饰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有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表达出宠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共性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各地的傣族妇女均很讲究发饰青年妇女多结发于头顶,也有束发垂脑后的平日多于发上扎以帕或插梳子,天冷则顶花头巾假设逢节日喜庆,姑娘们尤爱在发会上插缀鲜花并洒香水,再穿上用绸缎、尼龙、灯芯绒、金丝绒等缝制的精巧衣裙,盛装装扮,更感妩媚3、独龙族服饰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独龙族的佩饰也颇具特色,用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山中的藤条, 男女均宠爱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
独龙族男女均宠爱 装饰品,男子外出时要佩上腰刀、弩弓,女子经常披挂五颜六色 的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也常挂在颈上和耳下同 时妇女出门要身背精巧的篾箩,既美观又有用,为独龙女子装饰 自己的组成局部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 花毛巾,项饰料珠男女不戴帽 ,多披头散发,赤足妇女穿长袖衣裙,并佩戴彩色料珠链串,男子宠爱挎腰刀,弩箭独龙族 精于纺织,所织麻布线毯颜色谐调,厚重质朴,具有鲜亮的民族 特色4、鄂温克族服饰鄂温克族衣服的特点是肥大、宽松、斜大襟、束长腰带清末以前,鄂温克人只以兽皮制衣;清末以后,才开头用布料制衣他们 的衣着处处离不开皮子,这与其主要从事畜牧业,由于所在地区气 候严寒不无关系冬天一般用长毛、厚毛皮做衣服;春秋用小毛皮, 夏天也有用去了毛的光板皮做衣服的,在皮制的衣着中以羊皮为最 多,皮制衣服种类很多由七八张羊皮做成、皮板朝外、特别结实 的大毛长衣是鄂温克人最经常、最普遍的劳动服男子外套下边有 开岔和不开岔的,女子的大服不开岔袖口有“马蹄袖”、“夸袖”短皮衣,是结婚时男女双方送亲、迎亲的代表都必需穿的一种礼服; 缝制精细的羔皮袄是在作客、会亲和过年过节时才穿的礼服。
此外, 还有皮裤,皮套裤,皮袜子、皮靴、皮帽子,皮手套、皮褥子、毡褥子、毡褥子等萨满的法衣肯定得用鹿皮制做,其它皮子都不行法衣只有在跳神时才穿鄂温克人宠爱在衣服、靴、帽上进展装饰不管男女的衣服和领子都镶边,妇女喜镶绿边,也有用黑布镶边的在靴子、套裤膝盖、烟袋、衣襟、开岔上都饰以各种花纹此外,鄂温克人爱围头巾,男的多用白色,女的多为蓝、白、青、绿等色装饰品有耳环、耳坠子、戒指、镯子妇女都戴耳环耳坠子是已婚妇女所戴的装饰品,它是用银链分别串上珊瑚、松石、玛瑙等物而成,一耳戴三个戒指由骨、铜、铁、银和金子做成,妇女习惯上要戴两个手镯是妇女戴的,有铜的、银的结婚妇女最少要有一副5、毛南族服饰毛南族男女都宠爱穿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男子穿唐装或琵琶上衣妇女穿格外秀丽的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女装在袖口、裤脚上镶有红色或蓝、黑色的边条饰,不着裙头上留辫梳髻戴手镯、银牌等各种饰物不管男女都穿青、蓝两色服装除丧事外,忌穿白色衣服女装最大的特点是镶有三道黄色花边的右开襟上衣和滚边裤子,从衣领到衣襟镶有黑色花边,花边有大和小之分大有筷头那么大,镶大条花边也费工少,缝制较简洁,小条花边有火柴梗那样细小,缝制手工精细,穿起来也显得精巧,美观,女裤的裤脚也镶三条黑色花边,花边大小要和上衣一样。
盛装的头缠巾, 发髻插银 a 或玉 a 衣襟挂银牌;手戴银镯或玉镯,脚穿绣花鞋, 肩背精巧的“顶布花”〔花竹帽〕男装称为五扣衣,也同女装一样开右襟,但不镶花边,它的特点是有五颗晶亮的铜扣,毛南语称“骨娥妮”,意即五颗扣的衣服领扣一颗,右襟三颗,和领扣垂直相对,安在肚脐位置一颗,下面开襟, 衣服口袋和女装一样,缝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装时头巾,长约八尺, 从左到右有归律地缠在头上,头巾一端有布须,露出头缠黑头巾顶, 毛南话叫“挂爪“,腰缠八尺长的黑色腰带,腰带两头用红、黄、蓝、白绒线镶或锯齿形的布须,缠腰时两头有颜色的布须外露,下面穿宽筒裤子,脚穿白底黑面的布鞋6、仫佬族服饰仫佬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风格素朴简约蓝靛染制的土布,仫佬人视为珍品,老年人的“防老衣”和姑娘们的“送嫁衣”都是用这种布料做成的服装近代与当地汉族、壮族服饰差异不大男穿对襟上衣、长裤,年老的着琵琶襟上衣,穿草鞋过去的姑娘留辫,出嫁后结髻,现在多已剪发饰有银耳环、手镯、戒指等物仫佬族妇女的装饰品宠爱用白银和玉石制作银制饰品有: 银针、银钗、银簪、银镯、银戒指、银环银针约三寸长,形似葱叶,上大下锐,粗如小葱之叶,插于髻上作固髻之用。
银钗以小银柱为脚,钗的上端安有一朵铜钱般大小的银花,银花上用细银丝卷成的短银柱两条,柱端各套安一只小绒球银钗也是插入发髻上的装饰品银环和银钗寻常都不戴,仅在出嫁或作客时才佩戴玉制饰品有玉簪、玉镯仫佬族在清朝以前就盛行穿戴 “麦杆帽“它以麦杆为材料, 手工编制而成编成后,还要用石灰水煮,可以增白从古到今, 仫佬族男女老幼都宠爱戴 “麦杆帽“,并且人人都会编制 “麦杆帽“又是仫佬族姑娘送给情人的爱的礼物7、羌族服饰近代羌族服饰根本上承袭了袍服之制,服饰面料仍以皮裘、 毛、麻织品为主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 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 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还有一种背 心是羊毛毡子做的,较前者略长男子长衫过膝,梳辫包帕,腰 带和绑腿多用麻布或羊毛织成,一般穿草鞋、布鞋或牛皮靴喜 欢在腰带上佩挂镶嵌着珊瑚的火镰和刀女子衫长及踝,领镶梅 花形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 带,腰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未婚少女梳辫盘头,包绣花头帕 已婚妇女梳髻,再包绣花头帕脚穿云云鞋宠爱佩戴银簪、耳 环、耳坠、领花、银牌、手镯、戒指等饰物。
8、畲族服饰畲族妇女的服装独具特色,大多是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 黑蓝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 彩色花边,一般来说,花多、边纹宽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她 们均系一条一尺多宽的围裙,腰间还束一条花腰带,亦叫合手巾 带,宽四厘米,长一米余,上面有各种装饰花纹,也有绣上“百 年合好”、“五世其昌”等吉利语句的还有的是用蓝印花布制 作的,束上它别有一番风采衣服和围裙上亦绣有各种花卉、鸟 兽及几何图案,五彩缤纷,格外好看 别外,有些地区的畲族妇方系黑色短裙,穿尖头有穗的绣花鞋;有的宠爱系入幅罗裙;裙 长及脚面,四周绣有花边,中间绣有白云图案;还有的不分季节, 一年到头穿短裤,裤脚镶有锯齿形花边,裹黑色绑腿,赤脚9、水族服饰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颜色,而宠爱蓝、白、青、三种冷调颜色他们不宠爱颜色明媚的服装,相反,他们宠爱颜色浅淡素雅,认为这才是美的这表过去畲族男子的服装式样有两种,一种是寻常穿的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种是结婚或祭祖时穿的礼服,红顶黑缎官帽,青色或红色长衫,外套龙凤马褂,长衫的襟口和胸前有一方绣有龙的花纹图案,脚案白色布袜,圆口黑面布底鞋。
由于长期以来与汉族杂居,这两种服装现在很少有人穿了,他们的装束已与汉族没有差异达了水族独特的单一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实、大方、有用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 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寻常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 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 颜色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 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娘子往往被装扮的花枝招展, 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美的“ T ”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 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彩色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终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有用,是母亲对出嫁女儿最好的礼品结了婚的妇女用背带背着她的小宝宝背带绣得格外精巧, 这也是她个人装饰的一局部传统服饰水族的男子服饰已根本上同化于汉族,只在民族节日或喜庆时刻,可见少数人身着对襟上衣、头包白头巾的传统服装局部老年男子还有在庄重场合保存穿长衫、外罩马褂、短帕包头的习惯10、怒族服饰怒族是云南省怒江地区特有的古老民族,颜色更加丰富,华 丽美观已成为怒族服饰的根本特征。
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 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 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怒族男子的服饰风格古朴实雅,与傈 僳族相像,男子蓄发多蓄长发,披发齐耳,用青布或白布包头传统服饰为交领麻布长衣,内穿对襟紧身汗衫,外穿敞襟宽胸长衫,长衫无钮扣,穿时衣襟向右掩,福贡地区女子穿右襟短衣, 麻布长裙,头饰用珊瑚珠、玛瑙、料珠、银币和海贝制成,她们将贝壳磨成圆片,用兽皮连成发箍,并在额前垂挂珊瑚珠及小银坠,耳戴大铜环贡山女子用白布帕裹大包头,不穿裙,仅用两块条纹麻布围在腰间,类似裙装及膝长裤,穿时前襟上提,系宽大腰带,扎成袋状,以便装物颜色以白色为基调,间着黑色线条,戴坠红飘带的白包头,下着短裤,大局部男人左耳佩带一串珊瑚,成年男子宠爱在腰间佩挂怒刀,肩挎弩弓及兽皮箭包, 脚打竹篾制作的绑腿,显得英武剽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