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pdf

47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82671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95M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课题: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法律是什么了 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 道 义务教育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2 .能力目标积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认识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规则3.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权利,并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 读 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与法律有关的图片2 )调查同学们所了解到的法律规定了我们的哪些权利3)除了权利,还规定了哪些义务?(4)法律与道德、纪律的区别在哪里呢?(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能够了解并掌握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2、知道法律给我们规定了哪些权利和义务2、检 查 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说一说,你接触过法律吗?2 .你觉得国家的法律和学校纪律有何不同?3 .与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利用课件教学:1.课件出示第2页图片,列举生活中我们了解的法律,以及给我们所规定的权利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法律给我们所规定的义务3 .课件出示第4页的活动园交流:你是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的?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4.过渡: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准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课件出示第4页的阅读角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在我们生活中的关系与作用5.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生活涉及法律的图片)小组讨论:我们的亲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1 -小结: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 用 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分 发 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的法律调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体会法律的作用2 .能力目标区分自身生活中所蕴含的法律范畴。

      学习用相应的法律解决问题3.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体验用相应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利,进一步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 读 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生活中涉及法律的图片2)调查家人或亲戚,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2-(3)区别认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区分它们各自的规定?(4)实地采访,了解我们的学校生活会涉及哪些法律,这些法律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5)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了解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刑法、民法和行政法的特点2、知道法律对我们生活的作用,感受法律的公平正义2、检 查 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 .与我们小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2 .有人说:“法律不外乎人情,打官司又很麻烦,我们尽量别打官司”,这种说法对吗?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利用课件教学:1 .课件出示第6页阅读角,明确刑法的发展及作用,进一步明确当今刑法的作用及大体规定。

      2 .课件出示第6页相关链接,了解民法的作用及大体规定结合图片进一步明确民法对于我们生活的相关保障3 .同上方法进一步了解行政法及其作用4 .小结: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者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3-5.课件出示第8页活动园,将有关情景与相应的法律连接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区别掌握刑法、民法和行政法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及所起作用6.过渡: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者我们的正常生活课件出示第10页的阅读角小结:通过学习阅读角,正确认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7.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法律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图片)情景讨论: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如何维权8、课件出示相关链接,了解法律援助小结:法律明确我们的行为方向,指引我们的行为方向,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 用 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3.发 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4-课题: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2.宪法是根本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感受并识记国家宪法日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2 .能力目标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家宪法日的由来组织一些活动宣传国家宪法日3.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一)猜谜游戏,导入话题1、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生齐答:宪法)2、教师问:到底谁在法律家族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呢?(学生可能回答:宪法)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宪法,了解宪法板书课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3、导出新课,解 读 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感受并识记宪法日2)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3)通过组织活动感受宪法日的重要意义,认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权威5-(4)探究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生的伟大历史变革2、检 查 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是 制 定 其 他 法 律 的,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 和根本,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 和必须履行的基本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 有 最 高 的、2 .我国现行宪法颁布时间?哪天规定为国家宪法日?3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 是 全 民 的 宪 法、,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 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 o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利用课件教学:1 .课件出示国家宪法日图片,了解的宪法地位,以及国家宪法日的由来2 .课件出示图片,了解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3 .课件出示第1 4 页的活动园列举国家宪法活动日的活动主题4 .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课件出示第1 5 页的“新中国伟大历史变革”小结: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5 .了解宪法的主要构建内容课件出示宪法目录)-6-小结: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 用 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说说宪法的主要内容3.分 发 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课题: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2.宪法是根本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认识到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2.能力目标了解宪法宣誓及其发展状况设计一些宣传宪法的标语3.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7-(-)辩论,导入话题1.辩论一一“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2.小组讨论通过学生对不同法律的陈述和辩论,让学生对法律有更深的了解3.导出新课,解 读 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从思想上认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2)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3)了解宪法宣誓及其发展状况2.检 查 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 .出 示 未成年人保护法部分条款,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什么?保护对象的权利有哪些?宪法又规定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 .通过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你认为这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了宪法和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利用课件教学: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1)辩论会: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小结: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确宪法是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活动园:阅 读 刑法、物权法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知晓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8-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出 示1 9页活动园,通过宪法的部分条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宪法法律效力的认识小结: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2 .树立宪法权威1)活动园:“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小结:让学生明确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2)怎样进行“宪法宣誓”小结:进一步感知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权威3 .设计宣传宪法的标语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 用 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说说宪法权威如何进行宪法宣誓3 .分 发 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课题: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3.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9-1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

      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2.能力目标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 读 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2)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2、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2、检 查 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1、课件出示第2 3页的知识窗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10-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公民身份证号码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