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化学总复习 2-3氧化还原反应精品课件 苏教版.ppt

102页
  • 卖家[上传人]:资****亨
  • 文档编号:215208832
  • 上传时间:2021-11-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69KB
  • / 10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单元氧化还原反应1.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包括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命题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2综合运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命题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还需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2.3会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其主要依据是:氧化(或还原)剂的氧化(或还原)性强于氧化(或还原)产物的氧化(或还原)性,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4运用电子得失守恒规律进行有关计算,如确定化合价、电荷数、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等命题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3.1命题特点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是高考化学的常考考点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以电子转移为核心的有关计算等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其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考查,也可以贯穿于填空、推断、实验、计算等各类试题之中,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灵活运用电子转移守恒是掌握本节知识的关键4.2预测展望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考的必考考点,近年来呈现如下命题趋势:以典型物质或社会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面广,解题规律性强,有一定的技巧,今后还会推出立意更为新颖的新题型,应特别关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最新高科技成果中的应用、在新型材料和化学中的应用等,解题时要灵活运用 5.一、氧化还原反应1. 概念: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2. 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3.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降变化 6.7.(2)双线桥法用双线箭头按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分别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并注明电子的得失及电子数如Cl2与NaOH溶液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以表示为: 8.5.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1)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2)复分解反应全部是非氧化还原反应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是非氧化还原反应4)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9.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还原产物活泼的非金属单质X2(卤素)XO2H2O、OH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或离子氧化物MnO2Mn2含氧酸浓硫酸SO2HNO3NO或NO2盐KMnO4Mn2Fe3Fe2、Fe过氧化物Na2O2、H2O2H2O10.2. 常见还原剂物质类型举例对应氧化产物活泼的金属单质ZnZn2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2H2OCCO、CO2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化合物或离子氧化物COCO2SO2SO42酸HII2盐SO32SO42Fe2Fe311.3. 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情况下主要表现某一方面的性质。

      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Fe2SO2、SO32、H2SO3H2O2氧化产物Fe3SO3、SO42、H2SO4O2还原产物FeSH2O表现的主要性质还原性还原性氧化性12.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三原则(1)得、失电子守恒,即得失电子数相等2)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3)电荷守恒,即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相等(该反应即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离子间的反应)13.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步骤(1)标变价:依化学式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2)列变化:列出元素化合价反应前后改变的数值3)求总数: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数值相等,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4)配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5)细检查:利用“三原则”逐项检查配平的方程式是否正确14.一、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越容易失去电子的元素,其还原性越强,越容易夺得电子的元素,其氧化性越强 1.根据金属元素活动顺序进行判断 15.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越难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如Cu22eCu远比NaeNa容易,即氧化性Cu2Na,还原性NaCu 16.17.说明: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也应遵循“由强到弱”的规律,即反应式中的物质应符合“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18.4.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1)金属单质与H2O反应的剧烈程度:如Na、Mg、Al分别与水反应,Na剧烈,Mg加热才明显,Al加热不明显所以,还原性:NaMgAl2)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如F2、Cl2、Br2、I2分别与H2反应,F2暗处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Cl2光照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Br2加热到500时才能发生反应,I2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缓慢进行,且为可逆反应故氧化性:F2Cl2Br2I219. 5.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的不同进行判断 (1)同一物质,在相似的条件下,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20. (2)同一物质,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例如:HClH2SO4(浓)不反应,2HBrH2SO4(浓)=Br2SO22H2O,8HIH2SO4(浓)=4I2H2S4H2O从反应式看出,HCl不能还原浓H2SO4,而HBr、HI却能把浓H2SO4中6价的硫分别还原成4价和2价。

      说明还原性:HIHBrHCl21.6.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的单质(或原子)从左到右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单质(或原子)从上到下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22. 如氧化性:FClBrIS还原性:NaKRbCs 相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FClBrIKRbCs23. 7.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判断 (1)根据原电池原理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电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电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2)根据电解池中放电顺序,先得(或失)电子者氧化性(或还原性)强24.8根据元素的价态判断 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e3Fe2),但氯元素例外,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S2SSO2),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兼具氧化性和还原性25.9.根据反应条件判断(1)温度升高温度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还原剂的还原性也增强,若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发生反应时,所需温度高低不同,则温度低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反之则弱。

      例如:26.(2)浓度一般情况下,同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浓H2SO4的氧化性比稀H2SO4强;浓盐酸还原MnO2生成氯气,而稀盐酸还原性弱,不与MnO2反应3)酸碱性溶液的酸性增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很多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能氧化某些物质,在中性溶液中就不一定能氧化了如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氯酸钾能氧化浓HCl中的Cl,而不能在NaCl溶液中氧化Cl,KMnO4氧化Fe2也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27.10. 根据元素的原子形成离子时放出的能量的多少判断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越多,说明得电子越容易,其氧化性越强11. 根据原子或离子的结构判断如Na、Mg2、Al3三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核电荷数依次增多,离子半径依次减小,获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故氧化性增强,即氧化性NaMg2Al328.12. 根据反应中能量变化判断如X2H2=2HX;H1Y2H2=2HY;H2若H1Y2的氧化性总的来说,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根本依据在于得失电子能力的大小,而绝不能以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作为依据 29.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 守恒规律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应用:计算和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解题的一般步骤:(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30.(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31.2强弱规律相对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2.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其中一种性质应用: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及反应的可能性33.4转化规律(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遵循以下规律:34.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元素化合价如何变化例如浓H2SO4与SO2不会发生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KClO3中5价的氯不会转化为KCl中1价的氯。

      35.5难易规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优先反应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36.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和技巧1. 配平的原则(1)电子守恒原则: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相等2)电荷守恒原则: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3)质量守恒原则: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37.38.39.解析:首先确定CrCl3和Cl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是2和3,然后用观察法配平答案: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40.(2)设“1”配平法设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选用组成元素较多的物质作基准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余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根据原子守恒原理列方程求得例:配平方程式P4OCl2POCl3P2Cl641.答案:2P4O12Cl2=2POCl33P2Cl642.(3)零价配平法先令无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价的物质中各元素均为零价,然后计算出各元素化合价的降值,并使元素化合价升降数相等,最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方程式Fe3CHNO3Fe(NO3)3NO2CO2H2O43.解析:复杂物质Fe3C按常规方法分析无法确定其Fe和C的具体化合价,此时可令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化合价为零价,再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44.答案:Fe3C22HNO3=3Fe(NO3)313NO2CO211H2O45.(4)整体标价法当某一元素的原子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例:配平方程式SCa(OH)2=CaSxCaS2O3H2O解析:生成物CaSx、CaS2O3中的“Sx”、“S2”作为一个整体标为2价、4价则化合价升降关系为:Sx02降22S204升41答案:2(x1)S3Ca(OH)2=2CaSxCaS2O33H2O46.(5)缺项配平法一般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缺项(一般为H2O、H或OH),最后观察配平例:配平方程式MnO4Cl_Mn2Cl2H2O47.解析:这是一个缺项的离子方程式,其配平方法仍按4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