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苓桂枣甘汤临证治验整理.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387784888
  • 上传时间:2022-09-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苓桂枣甘汤临证治验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1月5日□ 鲍艳举 吕文良 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苓桂枣甘汤,见于《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以及《金匮要略·奔豚病》第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笔者应用本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探讨如下病案1:尹某,男,41岁,初诊日期:2009年9月20日高血压病5年余,经服降压药效果不显,且时有气上冲之症,经人介绍用中医一试当时测BP 150/110mmHg刻下症见:口微干,晨起头昏沉,胸口凉,自觉有气上冲胸口,上冲时气短、胸憋,十几秒钟后消失,日2~3次胃脘部时有胀满不适,偶呃逆,大便调,食纳可舌红苔白厚腻,脉沉滑患者苔白厚腻、脉沉,为水饮内停;晨起头昏沉、胸口凉、自觉有气上冲胸口、上冲时气短、胸憋,为水饮上冲之证,正合苓桂术甘汤的病机,《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患者胃脘部时有胀满不适、偶呃逆,正是心下(胃脘部)有水饮内停、胃气上逆所致。

      针对患者气短、胸憋之证,加一味杏仁,有茯苓杏仁甘草汤之意,因茯苓杏仁甘草汤亦治疗水饮所致的“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另外,患者口微干、舌红、脉滑为阳明里热之证,加用一味生石膏清解阳明之热处方:苓桂术甘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生石膏:茯苓30g,桂枝10g,白术10g,炙甘草6g,杏仁10g,生石膏30g七服,水煎服,日一服当时认为,患者方证药吻合,应该会有明显疗效结果:患者服完七服后,诉胃脘部胀满不适及呃逆消失,口干、晨起头昏沉等症较前减轻,但患者气上冲胸、气短、胸憋等症未见明显好转当时考虑患者虽然有一些症状改善,但其气上冲胸、气短、胸憋等主症没有好转,肯定是方证对应不准确,需要重新辨证后来追问患者症状,患者诉除了气上冲胸、气短、胸憋等症外,小腹部亦有胀满之不适感这时笔者考虑到,患者小腹不适病位实为脐下,苓桂枣甘汤较之苓桂术甘汤更适合该患者的病机,《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处方:苓桂枣甘汤加杏仁:茯苓40g,桂枝15g,大枣15枚,炙甘草6g,杏仁10g七服,水煎服,日一服结果:患者又服完七服后,腹胀及矢气消失,气上冲胸、气短、胸憋等症也明显好转后以苓桂枣甘汤为主调理一月,气上冲胸等症完全消失,血压亦恢复正常。

      病案2:王某,男,29岁初诊日期:2009年8月6日患者口微干,大便偏稀,日一行,胃脘及小腹部怕凉,且小腹部胀满,重按有轻压痛,食纳可,小便调,舌红苔白微腻,脉沉细当时考虑患者口微干、舌红为上热证,大便偏稀、胃脘部及小腹部怕凉、苔白微腻、脉沉细为下寒证,上热下寒,属于半表半里寒热错杂之证,即六经的厥阴病厥阴病属于半表半里,因为邪无出路,故不能采用汗吐下法,治以和解之法,又见腹部胀满,故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清上温下又治腹满结果:患者服完七服后,诉口干消失,胃脘部及小腹部怕凉变化不大,且患者自觉小腹部有股凉气向胃脘部冒,有轻压痛,大便仍偏稀笔者这次特别注意到了患者“小腹部有股凉气向胃脘部冒”,这不就是《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中之“脐下悸”吗?虽然患者没有“气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之奔豚病,但患者之“自觉小腹部有股凉气向胃脘部冒”,亦是气上冲的表现,与苓桂枣甘汤的病机是一致的,故选用苓桂枣甘汤处方:茯苓50g,桂枝18g,大枣20枚,炙甘草6g七服,水煎服,日一服结果:患者又服完七服后,胃脘部及小腹部怕凉以及小腹部有股凉气向胃脘部冒、腹部轻压痛等症消失,大便调,病告痊愈。

      讨论:苓桂枣甘汤的条文简约,且与苓桂术甘汤相差不大,以致很多人对苓桂术甘汤关注较多,而对本方则有所忽略,其实二方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其别,具体如下:在病位方面,苓桂枣甘汤证亦是水饮内停,但其水饮部位偏于下焦,多在肚脐以下的小腹部,故条文曰“脐下有悸”;而苓桂术甘汤证的病位在中焦,故有“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以及“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等症在药物组成方面,苓桂枣甘汤与苓桂术甘汤相比,虽只以大枣与白术之差,但于主治则大异其趣苓桂枣甘汤中茯苓量用半斤,《本经》言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大量用,不仅能主胸胁逆气、惊邪恐悸,亦能散饮逐水、利小便,特别是重用则偏走于下,急泻下焦之水饮湿气《神农本草经》曰大枣:“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苓桂枣甘汤中重用大枣15枚,既能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又能治大惊悸,且大枣则还可腹挛急,故本方有明显的下腹部“按之则痛”总之,苓桂枣甘汤主之水饮内停偏于下焦,如小腹部怕凉、胀满、大便稀溏,或腹部有压痛,同时伴有气从小腹或脐下上冲等症,有本方应用的机会。

      苓桂枣甘汤证方证标准(我转的这些都是老师的辛苦的总结,我在此深深的感谢老师的无私)苓桂枣甘汤证方证标准1、特征症状(冲逆证): 感觉气从少腹上冲,呈发作性,腹中无形质可查,一般无“发作欲死”濒临死亡的恐怖感2、主要症状:脐下悸动,腹中痛或者少腹拘急,小便不利3、可伴随症状:眩晕、呕吐、心悸,或者太阳轻证,如汗出恶风,鼻鸣,鼻塞流清涕,脉浮其中一二个症状4、舌苔脉象:舌质淡,舌苔白滑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半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五枚)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这个方证病机在于脐下水饮欲上冲,大量茯苓利水,因为在条文中提到,发汗后,就是说明可能兼太阳表证在临床中也可能不见太阳表证脐下水饮欲上冲,有小腹部悸动不安,我们上次课,在太阳变证中主要讲了心阳虚的一组证候,心阳虚,心脏失养,动力不足,如果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那么治疗用桂枝甘草汤,急煎,顿服来急救心阳;如果心阳虚,是心神不能够潜敛,精神浮越而见到烦躁的,治疗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补心阳兼以潜镇安神;如果心阳虚,又有痰浊内扰,出现惊狂卧起不安的,那就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温补心阳,潜镇安神,兼以化痰浊,宁神志;如果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而出现奔豚的,治疗用桂枝加桂汤温补心阳,降逆平冲。

        这是我们上次课谈到的,关于心阳虚的一组证候那么这组证候,从心阳虚的角度来说,桂枝甘草汤证应当是最重的,为什么呢?因为它讲的是心主血脉功能的失调,出现了心慌心跳的急性发作,“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后面这三个方证,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心阳虚出现烦躁的,心阳虚出现惊狂卧起不安的,都是心主神志功能的失常,所以在用桂枝甘草的用量的时候,远远要比桂枝甘草汤那个急温心阳的那个剂量要轻得多桂枝加桂汤适应证,它是治疗奔豚的,奔豚证呢,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把它归属于神经官能证一类的证候,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也是心主神志功能的失常  我们在上次课的最后,谈到了水气病的问题,水气也罢,水邪也罢,它们都属于阴邪,凡是人体阳气虚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水气病或者水邪内生,哪一脏的阳气不足,容易导致水气病的发生呢?我们曾经谈到,下焦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肾阳虚,温煦失司的时候,就会产生水邪;脾阳对水液有运化作用,所以当脾阳虚,运化失司的时候,下焦的水邪就容易乘虚上冲;心阳对水液有镇摄作用,所以当心阳虚,镇摄无力的时候,下焦的水气,下焦的水邪也会乘虚上冲所以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内容就涉及到或者是心阳虚,或者是心脾阳虚,或者是脾阳虚,或者是肾阳虚而导致的水邪内生,水邪上泛的一组证候,我们统称为水气病。

        我们现在打开讲义第55 页,看原文的第65 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①我们以方测证,他用到了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这张方子,桂枝、甘草是温补心阳的茯苓这个药,有强心、利水、淡渗去湿的作用,因此我们以方测证,这个证候应当是心阳不足,下焦水邪欲乘虚上冲的证候但是它没有真正的发生水邪上冲,他的临床表现只是脐下悸动不宁,这是水气初动,水气刚开始发动,阳气和水邪相搏的一种表现  我过去很好奇,我想我遇到这种病人的话,我到底想看看他这种悸动是什么问题在城里这种病人不多,在几十年前,我们做医生的经常下乡,在乡下偶尔能够遇到这种病人,当我在第一次遇到一个病人他在主诉脐下悸动不宁的时候,他说;“大夫,我这个肚脐这个地方跳动”,我说你是自己感觉到跳动啊,还是能摸到跳动啊?他说我自己能感觉到跳动也能摸到跳动,跳得我心烦意乱那么我就摸一摸,这个人比较瘦,我一摸呢,摸到的是腹主动脉的搏动我说,这个腹主动脉都在搏动啊,只不过你比较瘦,一摸就摸到了,他说,“大夫,不是,我有时候会跳有时候不跳因为他有脐下悸动,再加上舌淡,苔水滑,所以我就给他用了苓桂枣甘汤来治疗吃了几天药以后,他告诉我,“大夫,吃了你的药效果很好,我这不跳了”。

      他自己已经没有跳动的感觉了,他说吃了药以后,小便也多,身上也不那么疲劳了,他也觉得肚脐儿不跳啦,可是我一摸呢,仍然能够摸到腹主动脉的搏动,我说这不是你的腹主动脉还能摸到跳动吗?他说可是我感觉不到跳动了啊,他自己也摸了,也能摸到跳动,但他已经感觉不到脐下悸动了所以,我遇到这个病例以后,我就认为,这个脐下悸动是人的组织间隙有了水液以后,它对腹主动脉传导增强的一种表现你看,我一开始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可是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遇到了一个病人,他说:“大夫,我肚脐下跳动”,我说你这个跳动有节律吗?我摸了摸看,他说我这个跳动有时候快有时候慢,有时候发作有时候不发作,而且也没有什么节律,这个人比较胖,我也摸不到腹主动脉的搏动,有一次他在跳动的时候就找我,说我这个肚脐正在跳动,结果我一摸我发现我也能摸到跳动,这个跳动只是腹直肌的不自主的跳动,可是他也是舌胖,苔水滑,小便也少,有时候下肢还肿,我也用了苓桂枣甘汤,用了一段时间呢这个症状又缓解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真的不知道这种脐下悸动是腹腔水液多了之后,对腹主动脉搏动的这种传导敏感的一种表现呢,还是腹部的肌肉或者内脏不自主的一种跳动不宁的现象,所以我现在反而得不出结论来了,所以我们就仍然按照《伤寒论》原文里边说的:“其人脐下悸”,它是个自觉症状。

      《伤寒论》原文所说这是一个什么证候呢?这是“欲作奔豚”,这是奔豚发作的前兆症状,治疗用苓桂枣甘汤,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我们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奔豚证它可以由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而造成,也可以由心阳虚或者心脾阳虚,下焦水邪上冲而造成我们现在所讲的苓桂枣甘汤的适应证,如果这个证候,奔豚已经发作的话,他应该是心阳虚下焦水邪上冲的奔豚,治疗这种奔豚,大家琢磨琢磨,能用桂枝加桂汤吗?不能用桂枝加桂汤,因为桂枝加桂汤它所治疗的奔豚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而我们现在所讲的苓桂枣甘汤证的这个奔豚,如果他已经发作过,那么这个发作是心阳虚下焦水邪上冲所以这个病人来找你看病的时候,如果他从来没有发作过奔豚,只是脐下悸动,那你就说这是欲作奔豚证如果他已经发作过奔豚,在奔豚发作之前有脐下悸动不宁,随后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典型的奔豚症状有表现,那么这个时候,你给他用什么方子治疗呢,仍然用苓桂枣甘汤就是奔豚发作前兆症状用苓桂枣甘汤,奔豚已经发作过,但是他找你看病的时候,不一定是正在发作,他已经发作过,只要病机是心阳虚水气上冲的,仍然可以用苓桂枣甘汤也就是说苓桂枣甘汤既可以治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