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3(1)学期社会实践作业.doc
5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作业一、基本要求社会实践采用社会调查的形式,利用长假、周末或课余时间,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结合课程内容对社会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满分70分加平时课堂成绩30分共100分,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0%)1、社会实践在自然班内分组进行,每组由3-5人组成,禁止跨班组合每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的社会调查活动2、实践作业选题可以参考附件所列题目范围,也可以围绕本门课程课堂教学内容自选题目,原则上应具有可操作性,报经任课老师审批后方可实施二、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1、调查报告统一使用学校的作业纸,手写稿,字数不少于3000字;本学期课程结束前一周内随堂上交给任课教师,逾期拒收2、调查报告必须提交足以证明确实参加实践的原始材料(小组会议记录、活动相片、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如无上述材料、抄袭或胡编乱造的,社会实践成绩视为“0”分本学期本门课程计0分3、社会实践成绩为“0”分的学生,必须在寒假补修社会实践,否则不允许参加下学期课程补考附件1:社会调查参考题目附件2:社会调查报告格式附件3:统一的实践作业封面 附件1:调查报告参考题目1、某地(乡镇、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现状调查。
2、某地(乡镇、村)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调查3、某地(乡镇、村)农村村级民主制度现状调查4、某地(乡镇、村)农村社会治安现状调查5、某地(乡镇、村)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现状调查6、某地(乡镇、村)农村土地流转现状调查7、某地(乡镇、村)农村青少年上网现状调查8、某地(乡镇、县)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现状调查六个项目按实际情况可任选)9、某地(乡镇、村)农民家庭收入现状的调查10、某地(乡镇、村)农村中心村建设现状的调查11、某地(乡镇、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12、某地(乡镇、村)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13、某地(乡镇、村)农村公共卫生环境现状调查14、某地(乡镇、村)农村经济发展与环保现状调查15、某地(乡镇、村)农村发展中人民文化生活建设的调查16、某地(乡镇、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调查17、某地(乡镇、村)农民外出打工现状及劳动权益等问题调查18、对当地城市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抽样调查及思考19、当地城市社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20、对当地城市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21、农民城镇化后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变迁状况的调查与思考22、城市社区居民业余生活状况的调查——以XX社区为例23、城市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状况调查——以XX社区为例24、城市流动商贩生存权益保护与市政管理的问题调查25、对某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的情况调查。
26、当地城市低保居民工作、生活状况调研27、大学校园中学生自组织与和谐校园建设的调查分析28、基于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调查研究29、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调查研究30、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实状况及发展瓶颈31、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构建中的问题探究32、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研究33、××地区农民收入来源与消费支出类型调查研究34、农村适龄青年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地区为例35、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调查36、农民工闲暇时间支配状况调查37、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愿望调查38、农村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状况调查39、农村业余文化状况调查40、革命老区生产方式发展变化调查41、革命老区人民生活状况调查42、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调查43、社会实践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44、农村养老模式调查研究45、社会实践地区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调查研究 46、(农村/城市)家庭支出与医疗保障问题调查47、社会实践地区“三农问题” 调查研究48、XX村(乡、镇)农民外出打工决策分析49、社会实践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查50、社会实践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附件2:调查报告格式一、标题要求:关于××××的调查报告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 查 人: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附原始材料附件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实践作业报告名称: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评阅教师: 任课教师姓名 提交时间: (学期) 2012—2013—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