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高考理综卷新课标ii卷生物部分及标准答案解析.doc
5页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新课标Ⅱ) 生物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1.【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17oC条件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C、D错误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oC,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oC,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端粒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记忆及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难度较小依据端粒学说,端粒酶存在于染色体的两端,以此排除A选项(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依据端粒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判定端粒酶应该是逆转录酶而非RNA聚合酶,故B错;正常细胞的端粒DNA序列在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D项错误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质形成囊泡移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排除细胞的现象A、C、D项皆属于胞吐作用;B项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核孔,不形成囊泡,不属于胞吐作用.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本题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A正确;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相对稳定阶段,能量的输入和散失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正确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考查免疫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难度中等抗体只能在体液中与抗原结合,无法进入细胞内消灭病原体,A错误;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是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对细胞的黏附或形成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而溶酶体杀灭病菌是靠酶将其分解,B错误;Rous肉瘤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后,能将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是致癌因子,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诱发人细胞癌变,属于致癌因子,C错误;人感染HIV后体内该病毒浓度与T细胞数量呈负相关,与发病程度呈正相关,D正确。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选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染色体变异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A正确,B、C、D错误二.必答题(共39分)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及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试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组别乙烯释放量(uL·kg-1·h-1)20d35d40d45dA0271715B0952C0000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X基因和Y基因 ① (2`) ,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② (3`) 。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A ① (2`) 组,其原因是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的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② (3`)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B ③ (2`) 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1)B组果实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乙烯释放量比对照组在相应天数要少,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C组乙烯释放量为零,说明反义X或Y基因抑制X基因或Y基因表达后,就影响了乙烯的合成,因此,对照组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Y ;B组除X、Y基因 以外还有反义X基因与乙烯含量有关2)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组在相同天数释放的乙烯最多,因此三组果实中A组成熟最早;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存储时间较长的应该是B组,因为A组35天后释放较多的乙烯,B组释放乙烯量少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 下丘脑(1`) ①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垂体(1`)②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细胞代谢(2`) ①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发育和功能(2`)②。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③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1`)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_高效(2`)___答出一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作用特点,难度较小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别是由下丘脑、垂体分泌的2)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3)激素的作用方式特点主要包括: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2.2头·km-2 (2`) ①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2头·km-2 (2`) ②时,某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树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由于乙种动物以甲各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3`)。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大于(1`)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及能量流动,难度中等1) ①该生态系统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550头/250km2=2.2头/km2 ;②当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此时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500头/250km2=2头/km22) 捕食者数量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反之亦然丙捕食乙,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的数量减少;乙捕食甲,乙的数量减少,导致甲的数量增加乙种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丙种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逐级递减的,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32.(10分) 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为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是XAY或A a,外祖母的基因是XAX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不能(1`)。
女子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祖母(2`) ① (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 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于祖母(3`) ② ;此外, 不能(1`) ③ (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解析】该题考查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难度较大该女孩的其中一XA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A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A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A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三.选做题(共15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1)胡梦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β-胡萝卜素_(2`)_(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亲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_维生素A(2`)_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夜盲症_(2`)_,胡萝卜素是__非挥发性_(2`)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需要(2`)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鲜活的盐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乙酸乙酯(2`)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3`)___解析】该题考查胡萝卜素的相关知识及与其萃取有关的知识,难度较小⑴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被氧化成两分子的维生素A;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
